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经历了直销界的几番动荡,对于选择直销公司,采取谨慎的态度,而对于我心中的直销公司,最重要的有以下六个“硬指标”:  相似文献   

2.
《全国商情》2009,(8):73-74
马来西亚素来被称为“直销王国”,经过将近30年发展,马来西亚直销行业相比于中国更加成熟和完善,不少知名直销企业陆续在这片市场开拓业务。对于一些希望开拓这块市场的新直销公司来说,如何掌握“攻略”呢?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直销行业第一批先行者,我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探索直销,可以说是经历了理论和实践的并行探索,见证了中国直销行业的发展,所以对于“我们需要怎样的直销公司”这样的话题,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4.
我们需要怎样的直销公司?写这个选题起初并没有思路,但经过了一番认真的思考,理出些心绪来,忽然发现,回答“我们需要怎样的直销公司”这个问题,就像是笔者写这篇稿子的初衷一样,是出于诚信及一个从业者对直销行业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就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直销公司的问题,笔者想了又想,相对于企业的品牌、实力、运作经验、管理团队、产品等因素,我的回答还须从《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中寻找答案。笔者理想中的直销企业,首先应当有直销经营许可证,这是一个先决条件,更是决定企业能否长期经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常远山 《全国商情》2009,(12):68-70
作为新营销研究者,承蒙厚爱,笔者不时受邀参加国内很多直销公司的开业典礼。在这过程中,笔者却发现了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现象:行业的一批直销商几乎出现在笔者参加的各家直销公司的开业典礼上。次数多了,自然混个险熟,照面后出于无奈或是自嘲,彼此哑然失笑:“原来你也在这里”。  相似文献   

7.
我从4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马来西亚的直销概况。第一,国外直销公司的进入。1976年,世界性的网络销售公司进入马来西亚,但是几年后,“老鼠会”就随之产生,市场一片混乱,这种情况促成了直销法的讨论制定。第二,马来西亚直销法的修订及管理监督。1993年马来西亚制定直销法,之后的3年时间里,网络销售快速生长,合法的直销公司大概有900多家。2005年,全国直销业销售额达到50亿马币。第三,马来西亚的直销相关团体。在马来西亚,DSAM(直销协会)、MLMIA(网络销售协会)和消费者起诉协会都对行业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第四,马来西亚直销的前景。现在马来西亚百姓对直销已经完全认同和接受了,市场开发相对较为容易,马来西亚直销行业已经开始走向专业化。  相似文献   

8.
逸风 《全国商情》2007,(9):78-79
懂行的直销人都明白,直销仅仅是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创业平台而已。“二八定律”和直销行业的现状都说明了一个事实:直销行业参与的人很多,而真正成功的人却很少。许多人在离开直销行业的时候总是抱怨“直销太难做”,“公司没选对”、“进入的时机不恰当”等等。其实,直销行业同其他任何行业一样,都是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的,这不是行业的问题,而是从业者自身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全国商情》2010,(7):8-8
《直销管理条例》实施6周年之际,25家内外资直销公司获得了直销牌照,10多家企业向商务部提出了直销申请,上千家以直销模式经营的企业也徘徊在合法直销的大门外,这一进程表明直销行业在中国大陆的进一步发展已不可逆转。如果政府直销监管部门能够转变思维方式,消除目前直销监管环境存在的种种弊端,相信这个行业将会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甄刚 《全国商情》2009,(9):70-70
虽然“制度”二字在目前的中国直销界是个禁忌词,但是对于“制度”的研究和创新却是直销人孜孜以求的目标。本文所提到的、如今被众多公司采用的“多向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最大腿”不算业绩,其余“腿”都算业绩,这种制度在目前的直销学术上还没有统一名称,笔者在这里把它称为“多向制”。  相似文献   

11.
谈到直销首先就要说到培训,说到培训必然要从教育讲起。 20年来,中国的直销培训虽然搞得如火如荼,百花齐放。但是笔者认为,这离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的要求或者说需求相差甚远。回首过去,再看看现在,再想想将来,目前的所谓的培训还远远不够。笔者认为,直销行业的关键不是培训,应该是教育。  相似文献   

12.
本期《全国商情·分销时代》推出了这样一个话题: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直销公司?该话题问得及时提得准确。此问题不仅要问业界同仁,而且要引起中国直销专家、学者,以及整个行业的关注。笔者也想借贵刊一角,发表自己的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13.
刘兆静 《全国商情》2011,(10):24-27
美国是直销的发源地,不论公司、品牌、制度,美国直销一直在世界上扮演直销的领航角色。在美国,很多世界瞩目的大公司也是因直销而诞生的,如安利、雅芳、仙妮蕾德、玫琳凯、特百惠……而这些公司现在也广泛地活跃在世界各地,开疆拓土,继续着他们的事业。直销在美国的成功,深深地影响、激励着美国人的创业热情。多年前,美国的直销市场多半还是肥皂、清洁剂及维他命丸的天下。而如今,直销公司几乎无所不卖。从日用品、化妆品、服装到长途电话服务,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14.
王义 《全国商情》2007,(2):52-53
2006年是我国《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颁布并实施后的第一年,两部法规的出台对维护正当直销活动、打击非法传销、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直销模式提供了法律保障,使直销业在法律上享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时标志着政府对直销从此开始进入法制监管的时代。对于直销员来讲,他们也有了判断直销企业、选择直销企业的依据和标准,有了识别正当和不正当、合法与非法的武器。对消费者而言,两《条例》的出台更是切实地保护了他们的利益。此外,两部法规的颁布结束了中国直销业长期鱼龙混杂的局面,使行业良性发展成为一种可能,也标志着中国直销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直销公司?这似乎是直销界每天都在探讨和沟通的话题。从社会需求角度来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七条标准应该完全可以概括,如果能够满足这七条标准,那么,诸如此类的直销公司当然是政府和大众所欢迎和认可的。但是,这样的直销公司是否适合经销商的选择,是否适合职业经理人的选择,我以为,还必须有其他标准。  相似文献   

16.
《全国商情》2010,(1):108-108
我认为直销公司之间没有竞争,竞争只存在于行业与行业之间。相对于传统行业,直销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值只有2%,所以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大众接受直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全国商情》2010,(2):108-108
我认为直销公司之间没有竞争,竞争只存在于行业与行业之间。相对于传统行业,直销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值只有2%,所以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大众接受直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全国商情》2010,(7):12-12
众所周知,目前直销行业的现状是传销与直销并存,获牌直销企业与准直销企业并存。在鱼龙混杂的环境下,作为企业管理者,笔者深刻感觉到,中国直销行业的监管需要走过一段漫长的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基本国情需要直销模式 (一)晚来不等于不来或不能来 直销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销售的营销方式,应当说是非常适合于在中国发展的。世界上一些大的直销公司,争相把主要力量转移到中国,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的市场非常适宜于发展直销。  相似文献   

20.
潘思言 《大众商务》2004,(12):47-48
直销行业的高速成长有其内在的必然因素,而这些因素又将继续推动直销行业一路前行。正如有关权威专家透露,将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直销法无疑会成为直销行业发展的助推器。在此非常时刻,本刊记者采访了有关直销专家、查阅了大量资料,试图就直销业高速成长的原因作以剖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