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由于受到人口基数、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等诸因素的影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预计未来20年,中国16岁以上的人口将以年均550万人规模增长。城乡新增劳动力加上现有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每年城镇需要安排2200至2300万人就业,而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仅700至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1400万到1500万个。同时,农村还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我国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相似文献   

2.
人社部信息显示,“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3.7亿人左右,劳动力资源将达到峰值,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城镇平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大约为2500万人,与“十一五”相比,不是少了,而是多了。综合考虑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城镇化加速、服务业加快发展等有利因素,以及出口趋缓、结构调整产生新的失业等不利因素,即使经过努力城镇新增就业规模继续保持在900万人以上,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两项加起来大概在1200万左右,供求缺口还是很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就业》2011,(1):38-39
江苏省宿迁市下辖三县五区,社会人口543万人,劳动力266万人,其中乡村劳动力202万人。“十一五”期间,宿迁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扩大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下发了一系列促进就业文件,形成了覆盖范围更广、扶持力度更大、惠及城乡广大劳动者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实现了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五年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8l万人,  相似文献   

4.
王亚平  郁立 《中国就业》2006,(12):18-20
黄冈是鄂东农业大市,全市农业人口595万人,农村劳动力297万人。目前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8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1%.其中外出务工112万人,每年劳务经济纯收入达到64亿多元,是全市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4倍多,占当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50%。劳务输出造就了一批百万、千万富翁。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外出致富创业人、回乡办厂带头人、贡献突出技能人有13万多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兴办各类经济实体20多万个。“英山裁缝”、“麻城海员”、“团风泥匠”、“黄州电工”等一个个技术含量高的劳务品牌,叫响全国。  相似文献   

5.
北班 《企业世界》2005,(9):39-39
1.新增就业群体就业问题。2004年我国16岁及以上人口数比上年增加1660人,劳动力供给压力仍较大从城镇新增就业群体规模看,2004年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城镇退伍转业军人、“农转非”劳动力分别为775万人、35万人和270万人,合计1080万人,约占城镇劳动力供给总最的30.8%。新增就业群体的增长逐渐成为失业的主要来源,2004年约有310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占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的37.5%。  相似文献   

6.
我的研究领域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对中国的宏观调控所面临的问题很感兴趣。从表面上看,中国经济并没有受到通货膨胀的威胁,因此从理论上来讲,高增长应该不是问题。但是,为什么中国领导人要大力推行宏观调控?从西方的经济学观点看,控制经济过热,是因为过热的经济会造成劳动力紧张,从而导致工资上涨而带动通货膨胀。但是在中国,失业始终是第一位的大问题,中国现有的城镇失业人口,加上农村剩余的劳动力高达2亿多人口。在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即使每年增长10%,还需要20年才能消化掉中国的剩余劳动力。显然,单纯地用西方经济学的原理无法解释中国政府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亦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时期,合肥市GDP年均增长17.9%,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总量位次由全国十五末第18位升至第15位。良好的经济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就业,累计投入就业资金15亿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万人、困难人员就业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0万余人,  相似文献   

9.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1、城镇就业增长受到明显抑制,就业压力增大。中国作为世界上第_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大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据测算,我国目前包括当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和上一年结转下来未能就业的有2400万人,而每年提供城镇就业岗位只有1200多万个,再加上每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大约800万人,劳动就业的供需缺口依然十分庞大。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之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从总的方面来看,基本保持着稳定甚至在某些方面略有改善的状态。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冲击下,  相似文献   

10.
毕华 《中国就业》2010,(1):35-36
鄂州市城乡劳动者就业的基本现状 2008年末,鄂州市总人口106.73万,其中农业人口66.2万,非农业人口40.53万;共有劳动力66.94万,其中农业劳动力403万,城镇劳动力26.64万。全市从业人员总数60.6万,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5.44万,农村从业人员33.5万;全市尚有城镇失业人员1.2万,农村有6.8万富余劳动力有待转移。  相似文献   

11.
一、长期发展劳务经济的战略规划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清江中下游,全县国土面积3430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54个行政村,总人口41.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占86.1%,农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1%,农民人平纯收入2095元,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农民收入低,“三农”问题比较突出。长阳农村劳动力资源20.29万人,农村实有耕地47.57万亩,按当前生产力水平下所需劳动力计算,农村富余劳动力达9.82万人。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未来人口和人力资本多区域预测”课题成果发布会上获悉:20年内,北京的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到2020年,北京市人口规模可能达到2000万人。在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召开的《北京市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指出,在过去的50年间,北京市人口总量的增长超过千万人。外来流动人口和户籍迁入人口的增加是主要来源,而本市人口自然增长对人口增长的贡献不大。报告认为,如果北京市人口规模在2020年达到1800万或2000万人,那么未来20年内,北京市净迁移人口规模应该控制在400万-500万之间。  相似文献   

13.
加快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地处豫北平原的河南省新乡市,总人口560万,其中农业人口378万,而农村劳动力总数占230万人。全市自实施“引资、项目”双带动战略以来,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3.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亿元,全市城镇从业人员达到5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5万人,其中“4050”人员2.5万人,劳务输出完成90.8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53元。  相似文献   

14.
王兆宪 《活力》2003,(10):12-13
富裕县地处世界奶牛生产带。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牧业县。几年来。富裕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把发展奶牛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不断加大奶源基地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了富民强县的战略目标。全县农村人口1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农村劳动力9.1万人。截至目前,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5932人,同比增长18%,其中:依托奶牛业转移4210人,同比增长32%;人均增收2130元,同比增长12%。  相似文献   

15.
按照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库区城镇调查失业率年均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的目标,根据万州区“十一五”期间GDP的增长速度和每年新增劳动力的预测,考虑到万州区目前现有失业人员5.06万人和城镇调查失业率16.14%的实际情况,初步设想采取多种形式,力争每年解决2万人的就业问题,失业率年均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到“十一五”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到8%以内。开展与主城区的劳务对接工作是解决万州区就业问题、降低城镇失业率的重要途径。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6.
曾经为中国经济带来高速增长的有利人口结构即将发生转变。尽管业界关于“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有多种说法,但对于这一趋势的出现已形成共识。那么,一旦“人口红利”消失,是否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未雨绸缪,寻找新的增长模式?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恐惧“人口红利”的消失吗?劳动力比较优势真的就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惟一的可依赖优势吗?本期专题为读者提供了多种视角观察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7.
张车伟 《中国就业》2011,(1):12-13,26
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回顾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各项成就,就业的成绩单应该说令人满意。城镇新增就业数量年均超过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维持在4.2%左右的水平,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顺利,整体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总体来看,“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就业目标都得以很好完成。尤其是这些成绩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的不利局面下取得的,就显得更加可贵。  相似文献   

18.
陈世家 《中国就业》2007,(12):23-25
大冶市是一个矿产资源型城市,人口8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5万人,非农业人口29.8万人。近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6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116.19亿元,财政收入达11.3亿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出现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这些人员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就业技能单一。总体来看,我市就业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是民生之本”,  相似文献   

19.
长江岛城扬中,人口30万,2011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9190人,新增劳动力转移1926人,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7630人,扶持创业1912人,创业带动就业9582人,发放创业贷款1455万元,新建创业孵化基地35.2万平方米,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达100%,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1.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达95%……一个人人能就业,个个想创业的就业创业新局面,如同一幅动人的画卷,正在岛城扬中铺陈开来。  相似文献   

20.
滨海之城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总人口276万人。它做为全国首批100家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2003年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列为“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城市。[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