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保证高水分玉米的安全储存,减少因晾晒而出现的劳动强度大、损失大、费用高等问题.山东泰山国家粮食储备库于2008年对1#仓高水分玉米进行机械通风降水试验。  相似文献   

2.
对高水分粮食进行就仓降水处理是解决高水分粮食安全储藏、降低储粮费用最有效的方法。当前所使用的3种高水分粮食降水应用技术分别是人工摊晾日晒法、烘干机处理法和就仓干燥处理法,根据新疆当地气候特点,在高水分玉米入仓前合理布置风网,利用离心式风机进行机械通风,不仅可以降低储粮温度和含水量,有效的抑制虫、霉,还能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翻倒作业和烘干晾晒费用,保持储粮品质。  相似文献   

3.
玉米耐储性差,是难保管的品种之一,原始水分含量高,成熟度不均匀,未熟粒和破损粒较多,它们极易遭受虫霉的危害,胚部大,呼吸强度大,胚部脂肪含量高,容易酸败.胚部带菌容易霉变。同时,玉米籽粒大,相对表面面积小,降水速度慢。为解决高水分玉米安全储藏的难题,我们利用现有的高大平房仓通风系统,对高水分玉米进行降水试验,达到降低玉米水分,节省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周健  孙杰 《齐鲁粮食》2003,(1):60-61
近年来大批高水分玉米进入市场,给安全储粮带来很多隐患。利用机械通风技术达到降温降水、调质的目的,使散装高水分玉米在房式仓中安全度夏,安全储藏,既省时、省力、降低费用、减少损失,又提高了企业效益。山东鲁中国家粮食储备库通过机械通风储粮新技术对高大平房仓散装储藏高水分玉米(14.7%)安全度夏问题进行了应用性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5.
面对春季玉米局部高水分情况,采用单一和多种通风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仓内局部高水分玉米进行通风降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春季粮堆通风降水时,上行式、下行式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实现春季粮堆降水,在避免温差过大造成粮堆结露的同时,还能避免通风造成的粮食水分损失过大而引起粮食质量下降的情况;单一上行式通风方式能快速降低粮堆下层和中层粮食水分,但对上层粮堆降水效果不显著,而且如若通风不均还会造成粮堆局部取样点水分变化不均匀,不一致。试验结果为今后春季高温通风降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青国家粮食储备库利用机械通风系统,对高大平房仓散装高水分玉米进行了降温降水应用,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选择不同功率的轴流风机对分别存放玉米的高大平房仓,在相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实施通风降温降水作业,评估不同功率的轴流风机对粮堆降温效果、粮堆水分分布均匀情况及能耗情况。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功率的轴流风机通风降温,均取得较好的降温效果;与2.2k W功率轴流风机通风效果比较,1.1k W小功率轴流风机通风后,玉米水分损耗减少更少,通风失水率、单位水耗、通风失水速率较小,使用时间较长,但总体能耗无显著性差异。因此,长时间利用小功率轴流风机更易降低高大平房仓储藏玉米的温度和减少玉米水分因通风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目前,市场上对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玉米水分普遍很高,符合储藏的玉米资源很少。一些基层仓储企业(如粮所)的仓房不完全具备机械通风的条件.想收购高水分玉米又没有安全保障。针对这一问题,山东良友储备粮承储有限公司临邑直属库利用22号仓,开展了对高水分玉米短期储藏实验,主要研究高水分玉米储藏发热高温极限及安全储藏时间等,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对1193吨高水分玉米在6-9月的123天内,先后用30.2吨生石灰吸湿,配合机械通风,内循环降水,使玉米水分下降到安全水分以内,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0.
高水分晚籼稻谷降水控温过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收获的晚籼稻谷水分较高,采取包打围方式临时储存,并利用通风网络(三机三凤道)先行降水后,再转仓到高大平房仓进行第二次通风降水,夏季采取仓内空调制冷、仓外谷物冷却机补充冷源的方式,使晚籼稻谷由原始平均水分16.5%降至14.5%,且安全过夏。与烘干或整硒费用相比,能增收节支,实现了高水分稻谷控温储藏,提高了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玉米收购期间,经常遇到收购的玉米因水分偏高,需经翻晒或烘干后才能入仓的问题,既增大工作量,又影响进度。为此,我们设想将高水分玉米直接入仓,利用机械通风技术进行降水,使其降到安全水分以下,再实施常规存储保管的思路。经实验,我们的思路是可行的,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通风垛     
<正>为解决农民交粮水分时常超标的难题,尚金锁带领柏粮的仓储人员经过5年的反复试验,成功研究出"高水分玉米自然通风降水技术",也就是常说的"通风垛"。根据不同水分、不同储存环境,采取不同整理、标包、码垛形式,适时地通风苫盖,不用晾晒,不用烘干,达到降水、保鲜、保质的目的,填补了国内空白。有顺口溜说:  相似文献   

13.
在冬季利用排风扇通风降水进行高水分粮储藏试验,成功地使高水分晚灿稻谷安全度夏,不仅确保了储藏安全,而且也保持了储粮品质新鲜。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高水分粮或部分高水分粮混仓存放的现状,通过大功率风机实施快速均温、均水通风后,再采用小功率粮面排风扇进行负压降水、降温通风,达到降水目的,确保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15.
胶东地区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玉米在10月份收获后,由于气温较低、降水困难,水分一般都在16%左右,而玉米的轮换通常在同期进行,为保证玉米的安全储存,烟台市粮油储备库采取机械通风降水和化学储藏相结合的方法,使库存的玉米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6.
华南地区玉米保管正面临着新的储粮环境的挑战:在夏秋和暖冬交迭的季节,高水分玉米的密闭储藏具有非连续性,在尚不具备谷物冷却和机械通风的条件下,确保高水分(15.0%)玉米安全入冬已经成为玉米保管工作中的新课题。本库通过对实验堆高水分玉米在入冬时期适时采取熏蒸、散气措施,并结合排气风扇加强通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玉米的储藏安全。  相似文献   

17.
将新收获的水分高低不均的稻谷,在未采用机械烘干的情况下,通过分布采取场地晾晒、罩棚内通风降水和仓内就仓干燥3个降水措施,可以将水分高低不均的稻谷水分降至14.5%~15.5%,降水效果较理想。本试验为直接收购高水分粮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达到了降水、消除储粮安全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油菜籽1959吨,水分在14-30%,通过机械通风降水,水分降至9.8-14.5%,实现了安全贮存和保持了出油率。平均电耗为0.9-1.9度/降水1%·吨,费用较低,有效地解决了油菜籽收购、贮存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风能迅速利用自然冷空气使粮食降温降水。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与气温相近的低温。从而较快地产生生物学效应。使粮堆温度均匀一致。增强粮食稳定性。防止水分转移,消除局部水分增高发热的危险。然而在机械通风降温过程中,常伴随着储粮水分的损失.加大了储粮的自然损耗。同时过低的水分影响了粮食的外观质量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粮食在储藏期间,在冬季利用离心风机机械通风降温造成的水分减量是粮食保管损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单位能耗较高。为了降低水分损耗和节能减排,采用小功率轴流风机进行冬季降温通风蓄冷试验。试验表明,利用仓房轴流风机进行缓速通风,既达到了通风降温的目的,又降低了储粮损耗和通风费用,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