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允媛 《西部大开发》2010,(2):15-15,10
无形资产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极其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获得超额利润的重要源泉。随着无形资产在企业发展中重要性的增强,无形资产的交易日益活跃,因此对无形资产评估已经成为资产评估中日益重要且最具发展潜力的部分。但是无形资产评估在我国也存在着众多问题,为了有效发挥资产评估的巨大作用,本文指出了无形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企业资产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和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是企业实物资产、货币资金、无形资产的总和。  相似文献   

3.
发展企业无形资产是搞活市场的必由之路肖辉顺概念和范围企业资产是企业赖以发展的可靠基础。企业资产又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大块。所谓有形资产,是企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总和,它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必备条件,是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物化、量化的资产。...  相似文献   

4.
周园 《辽宁经济》1999,(10):14-14
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现,既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又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为迎接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不断提高企业无形资产的使用效果,保证无形资产投资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一、无形资产投资的管理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产品不断更新的今天,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不再是有形资产而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丰富程度和质量高低关系到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是否能够获胜;企业拥有无形资产的状况关系到企业发展的成败。为此,企业必须重视无形资产的投资,积极形成无形资产,扩大无形资产的积累,增强企业技术实…  相似文献   

5.
以知识形态为主的无形资产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强化无形资产内部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企业建立无形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阐明了建立无形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全面系统地提高了无形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各项内容。  相似文献   

6.
无形资产摊销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形资产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得到承认和广泛重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法规的建立,以及企业管理的不断完善,无形资产的内容已延伸到设计权、租赁权、工艺与配方和电子计算机软件等领域。因此,加强无形资产的核算也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摊销、披露的规范仅仅是宏观性的,因不同企业存在各种不同情况,需要探讨研究的问题还很多,现仅就无形资产摊销方法问题谈谈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7.
任润竭 《中国经贸》2014,(20):108-109
知识经济背景下,影响我国企业发展的因素不断增多,其中人们最为关注的就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它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资产,是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重要保障,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与有形资产相比,无形资产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发挥无形资产的内在价值,就必须加强新知识经济下对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就新知识经济下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相关知识展开论述,旨在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商誉丁骏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商誉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这种资产来源于企业由于经营有方,或所处优越的地理位置等条件,它能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但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讲,如果企业持续经营、并不准备合并,那么象...  相似文献   

9.
企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资产是其生存的根本。企业无形资产虽然没有实物形态,但是其重要性却在日渐凸显,逐渐开始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但是,对于企业无形资产会计工作的不足成为制约无形资产促进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将对企业无形资产及其会计工作基本情况进行系统研究,找到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的对策,希望能对企业加强无形资产会计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无形资产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企业无形资产的取得途径主要有外来和自创两种,外来无形资产包括外单位捐赠给企业的、企业购人的、外单位投资投入等几种形式取得的无形资产;自创无形资产是指本企业自行研制创造而获得的,如自创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等。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结构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并且在企业发展中居于支配性地位。因此,对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在会计理论界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建立实际上是一种理念,一种意识的形成。企业文化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内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维持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平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文化正是它进步的内在动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很多内容对现代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连庆 《理论观察》2011,(4):107-108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具有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科学发展要求,企业的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要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就是以员工为落脚点.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的作用不容小视,它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企业的管理层而言,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开展管理工作,同时它还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其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本文介绍了企业文化及其特点,并阐述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企业在发展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提高企业文化的战略地位,促进企业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4.
牛秋媛 《中国经贸》2012,(20):178-178
摘要本文分析了无形资产的范围及其无形资产的运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无形资产的是如何界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资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分为技术类无形资产,比如专利权;营销类的无形资产,比如商标权、企业荣誉等等;管理类的无形资产,比如管理模式、管理上使用的软件等。无形资产在企业日常运行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各界已经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无形资产的研究还是相当匮乏的。  相似文献   

15.
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真正融入了世界经济之中.这既是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使得我国企业在面临世界市场的同时.也融入了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而今天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同于以往的产品质量等有形资产的竞争,同时更多的是无形资产的竞争,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企业的巨大战略资源。如何有效地提高无形资产运营效率,是众多企业面临的无法回避的抉择.无形资产的战略决策是每一个企业寻求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胡斌 《中国经贸》2009,(16):160-16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传统会计产生并发展于工业经济时代,它以有形资产为核心,而在无形资产占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若仍以确认计量有形资产的规则去套用无形资产,则有张冠李戴之嫌,将会导致决策失误和受托责任考核的混乱.本文首先对无形资产会计的问题进行了简单说明,然后重点对对无形资产会计改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它包括专利权、非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特许权。《无形资产准则》从2001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的相关企业开始实施。这是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企业无形资产核算及相关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统一的会计行为准则。在《无形资产准则》中首次提出了计提减值准备,是谨慎性原则在无形资产处理上的体现。如果无形资产将来为企业创造的经济利益不足以补偿无形资产成本,则说明无形资产发生了减值。具体表现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了其可回收金额。  相似文献   

18.
蒙少丽 《魅力中国》2013,(31):72-73
随着技术创新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光彤资产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加强企业无彤资产的开发与管理,有效地经营无形资产,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无形资产的了解。分析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出强化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浅谈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计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计量存在的会计问题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无论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在会计计量上都有了更高的创新。无形资产相对于有形资产来说,在会计计量上是不同的,尤其在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其计量相对于普通企业无形资产来说是不相同的。但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计量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成诚  廖俊 《中国经贸》2014,(19):65-65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出促进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但由于无形资产价值的评估难问题,使得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的评估,这成为制约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四种评估方法及其局限性,以期给文化企业的价值评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