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食品的安全不仅和质量有关系,也和生产日期有很大的关系.人们判定某一种食品过没过保质期、安不安全,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就是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然而,在食品的"生日"问题上,一些无良商家却有意和消费者"躲猫猫"——有的只标明保质期,不注明生产日期;有的生产日期一栏写着"见商品包装",可看包装标签上,没有生产日期,只有包装日期、有效期等信息;有的用包装日期取代生产日期,且包装日期始终是顾客购买当天;一些不法商家甚至将一些过了期的食品,更改其标签重新包装?以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有些食品在外包装上印有新鲜的水果、葱郁的果园等图片。消费者不要认为这就是食品的"出生"地,而是要留意食品的真正生产地。营养"多而全"用词不规范。有些食品喜欢在包装上用"营养全"、"加强型"、"高浓度"等字眼。消费者不要被商家所误导,最主要是关注有效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过度包装"的标准答案从2 200元一包的"沉香榨菜"到30万元一瓶的"巴拿马金奖五粮液",提起过度包装,人们的第一印象总是会与天价商品联系在一起."过度包装就是豪华包装吧"、 "礼包体积特别大、赠品也比较多"、"就是贵呗,像之前的天价月饼、天价粽子、天价酒都是过度包装"……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市民对于过度包装普遍没有清晰的概念,更多的只是一些感性认识.那么,什么才是过度包装?消费者又该如何辨别?时至今日,这些问题都有了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4.
《监督与选择》2004,(11):B003-B003
用塑科袋包装食品是司空见惯的事,可是人们时常忽视有的塑科对人体有毒这样一个事实,随手抄起一只塑料袋就用来装食品。  相似文献   

5.
现状: 每年浪费2 000亿元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的增长,商家也抓住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用精美的包装、昂贵的价格打动消费者的"虚荣心"或是满足所谓的"面子". 一提到过度包装,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月饼".其实,除了月饼过度包装现象严重,其他很多商品均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如端午节的粽子、情人节巧克力、化妆品甚至药品包装等等.  相似文献   

6.
3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标准自2010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标准规定了限制食品和化妆品过度包装的基本要求、限量要求和限量指标计算方法,对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的空隙率、层数和成本等三个指标做出了强制性规定,其发布实施为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过度包装的虚华外衣,将在新国标的规范下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7.
商品质量是商品的生命,也是消费者最基本最重要的权益。尤其是食品、药品、保健品之类,其质量好坏更是人命攸关的大事。但时下一些食品的"保质期"质量难保,让人放心不下,忧心忡忡。《产品质量法》第15条明确规定,限期使用产品必须标明"生产日期"。而在限期使用产品尤其是食品、保健品方面,少数经营者采用种种手法蒙混、欺骗消费者。常见的情形是:一些产品有"保质期",却无生产日期;有生产日期,却无保质期限;有的则别出心裁地把生产日期推后,产品"提前"出生,这样打起了"时间差",无形中"延长"了保质期;有的则明目张胆地重贴标签,更换生产日期或保质期;有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模糊不清,无法辨认,打起了马虎眼;也有的干脆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也无包装期,成了标准的"三无"产品,让消费者如坠五里雾中,分不清东南西北,凡此种种,"保质期"成了名副其实的"保质欺"。  相似文献   

8.
当下社会,好像做什么都要过度。食用品,就有包装过度。茶叶,偌大个沉甸甸的纸箱子里套个木箱子,木箱子里再套几个铁箱子,打开铁箱子里面还有包装袋,扒哧扒哧包装袋,其实也就三两茶叶,真可谓"一斤螺肉八斤壳"。小食品,过去论斤包装,现在论粒儿包装,一粒蚕豆大的牛肉干就是一个独立包装,食用时让人觉得这根本不是吃牛肉,仿佛是吃神仙肉,金贵得不行。搞汽车促销要靠惊艳美女包装,这本已过度,但更过度的  相似文献   

9.
如今的某些盒装、听装、瓶装、袋装饮料食品和滋补品,其外包装材质优良,图文清晰,颇为美观,有的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然而,美中不是的是不少包装都有一个共同的缺憾——不是未印生产日期,就是将生产日期印得模糊不清,令购物者盯着“保质期……”是买呢,还是不买呢?  相似文献   

10.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获悉,自明年1月1日起。部分"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将被强制要求加贴QS标志。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第一批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目录,记者看到,包装食品、  相似文献   

11.
构建问题食品集中处理机制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综合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期食品和不合格食品的回收处理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但<食品安全法>只是在"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章节中对不合格食品的处理措施进行了相关规定,即"在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过程中,由各个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相应职责分工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不合格食品予以召回、停止经营并销毁".而对于过期食品以及一般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的回收处理并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造成监管上存在一定漏洞,导致一些问题食品经常被食品生产企业违法利用或者被食品销售企业重新包装进行销售现象的产生.本文所指"问题食品"是指依法不应继续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食品,包括过期食品和经食品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判定为不合格的食品,区别于一般表述中"问题食品"单指不合格食品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产品包装从“不善”到“过度” 20多年前,我国的商品还因为“傻大黑粗”而在对外贸易中吃过不少哑巴亏,每年因不懂产品包装而造成巨大的损失,所谓“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可是,我国包装业刚从“不懂包装”中摆脱出来没多久,现在又陷入了“过度包装”的新患。当前部分商品出现过度包装,  相似文献   

13.
干菊花作为药食两用的价值不应该被其"毒性"所束缚,相关数据显示有独立包装和产品信息的菊花,多菌灵含量未超标,无品牌的散装菊花可能存在问题。因此,在购买干菊花时一定要注意识别品质安全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包装业务向循环经济转型,万容科技实现了180度大转身。在进入绿色产业之前,万容科技公司所从事的恰恰是绿色的反面——被认为高污染、产生白色垃圾的包装行业,主营纸杯制造。在鼎盛时期,彼时名字尚为"万容包装"的这家公司做到了行业"隐形冠军"的位置,客户中许多是肯德基这样的跨国公司,以及如  相似文献   

15.
<正>包装食品中的小包干燥剂,看上一眼后随手丢掉,这是多数人最平常不过的做法。然而,每每听到干燥剂破损后被误食灼伤食道或其粉末入眼灼伤眼角膜等新闻后,人们难免心生后怕。食品干燥剂,危害指数到底有多大?石灰干燥剂占主流破损后威力最强大膨化食品、海苔、干果、口香糖……在人们所熟知的各种包装食品中,不少都会在包装中加入干燥剂,以防食品受潮。在记者针对消费者所做的走访了解中,绝大多数消费者对于包装食品中的干燥剂都有"不能食用"的认知,但也都明确表示原因未知。  相似文献   

16.
正从"PVC保鲜膜致癌风波"到"一次性餐具污染事件",再到雀巢液态婴儿奶被包装印刷油墨污染在欧洲多国被召回……食品包装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屡有发生,引发消费者担忧。但凡食品出了问题,消费者很少会关注到食品的外包装,首先要谴责的就是生产商。实际上,外包装也是食品安全相当重要的环节,食品包装被称做是"特殊食品添加剂"。据介绍,目前福建省获得QS认证(生产许可)的食品包装企业有四五百家,而冲击获证食品包装企业的违规食品包装企业却无从计算,所谓"违规",指的是它们没有获得QS认证标识。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转基因"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了,转基因食品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是否推广转基因始终争执不下。有的人相信转基因食品安全可靠,有的人不论相关机构怎么证明都不愿吃转基因食品。不过,面对身边琳琅满目的食品,许多关心健康的消费者发愁,怎么知道究竟是不是转基因?生活中有无可能完全避免  相似文献   

18.
台湾休闲食品以其味美营养、包装精致优势深受大陆年轻人群的青睐,并成为各大电商的"抢手货"。然而,在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14年12月不合格食品信息名单中,共计61批次不合格食品产自台湾,占据12月不合格进口食品总数的17.2%,主要以燕麦、饼干类休闲食品为主,其中统一方便面有5款产品上榜。在这份"黑名单"中,不乏一些"办公室族"耳熟能详的品牌食品,如张君雅小妹妹墨西  相似文献   

19.
正备受社会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案于2013年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新法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新商标法中最让人关注的,就是给"驰名商标"戴上了紧箍咒,即增加禁止宣传和使用"驰名商标"的规定。新商标法第十四条第五款规定,"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但是,对于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并于2014年5月1日以前已经进入流通领  相似文献   

20.
正"五毛食品"因廉价而成为山里娃的日常零食,随着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屡屡发生,"五毛食品"的安全问题已逐渐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近期,各地监管部门纷纷开展农村儿童食品市场监管专项整治,并重点对农村学校周边食品市场进行整治,其中这类"五毛食品"便是抽查整治重点。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周边,特别是在边远山区、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周边,长期以来泛滥着一类小食品,在孩子们的生活中,这种廉价小食品的诱惑力相当强大而难以抗拒。人们通常把这种廉价小食品称为"五毛食品"。这类小食品的外包装上,多为孩子喜闻乐见的"小燕子""喜羊羊""奥特曼"等卡通形象,除了低廉的价格之外,这类山寨食品一般都有卡通的包装、萌萌的名称、模糊的标识……其实,很多都是假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