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刊讯]《志在探索——万典武的经济研究工作》一书最近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万典武老先生的老伴、老同事、老战友卢朝荣副教授主编同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新书,这本书与2001年万典武先生撰写的《情系当年》不一样,那本书记述了万典武老人从幼年到老年的生活经历,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一百余年里,中国两次吃了日本人的大亏,遗憾的是,我们对日本的认识可以说至今依旧是模糊不清的。读一读《暧昧的日本人》这本书,看一看日本人与中国人的有趣对比,也许有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日本。日本最著名的神话故事是《桃太郎》,说的是一个名叫桃太郎的英...  相似文献   

3.
且慢说“不”●侯兴国自从《中国可以说不》这本书问世之后,“不”字就令一些人情有独钟,动不动就在实际工作中套用、滥用。在经济领域,这种现象也时时可见。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制定了一些法规规定,要求企事业单位的财经工作遵循执行;为了在国家...  相似文献   

4.
许多人都可能读过Peters和Waterman合写的《追求卓越》一书。这本书在中国之外的其它国家和地区销量至少有六七百万册.而在中国至少有六七个版本印量也应在百万之上,Peters和Waterman两位先生曾是麦肯锡的管理顾问.这本书的原材料也来自于由两个人主持的一个大型研究项目.以探讨当时美国最成功的大企业成功的奥秘。当时.作者和读者都深信.这些成功的企业会长期地成功下去。  相似文献   

5.
朱兆瑞拿到第一笔100万美金的投资,只花了41个小时。投资方是《3000美金,我周游了世界》这本书的读者介绍的。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中国会展》编辑部: 你们好! 我们公司从《中国会展》创刊就开始订阅贵杂志,可以说是杂志最老的一批读者。《中国会展》是行业的一个标杆,对我们公司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尔基说,一个人能够识字读书,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我为自己能够识字读书,所以读了《三杯茶》而欣慰而自豪。那是怎样一种穿透骨髓、浸润灵魂的强烈震撼和品格滋养!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本书带给我的心灵体验,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铺天盖地般缠绕身心的感染和震颤!  相似文献   

8.
周文华 《中国报业》2012,(10):36-39
《中国集报之家》和《中国集报精品》两部书即将出版,这是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第二届理事会三年多以来开展“双百工程”活动的结晶。中国报业协会会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吴恒权为这两本书作序,他写道:“从这项活动(双百工程)和这两本书的出版可以看出,集报分会为报业文化发展和报纸文物收藏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沉思录》这本书最初引起我的兴趣,还是缘于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他说:“《沉思录》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到底是什么令温总理对这本书推崇备至呢?  相似文献   

10.
在我的案头上放着两本书,一本是西隐先生著的《中国高层文胆》,一本是金志国先生著的《一杯沧海》。这两本书成了我这几天反复咀嚼的精神食粮。西隐先生著的《中国高层文胆》里,介绍的第一人就是中国军事战略理论推演圣手——刘亚洲。金志国先生著的《一杯沧海》,是介绍金志国先生三十多年,在青啤的感受和记录,说到家是他人生的阶段式总结。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标准     
许多人都可能读过Peters和Waterman合写的《追求卓越》一书。这本书在中国之外的其它国家和地区销量至少有六七百万册而在中国至少有六七个版本.印量也应在百万之上。Peters和Weterman两位先生曾是麦肯锡的管理顾问。这本书的原材料也来自于由两个人主持的一个大型研究项目。以探讨当时美国最成功的大企业成功的奥秘。当时作者和读者都深信.这些成功的企业会长期地成功下去。  相似文献   

12.
《苏宁:成长的真谛》是一部让管理学研究者,企业经营管理者眼睛为之一亮的著作——对于读者而言,从书名上就可以感受得到这本书所探讨问题的意义所在:即通过解剖中国企业群体中的佼佼者来探索中国企业持续成长的一般规律,这种研究方式既让理论从天上落下,又让具体实践得到了升华。于是,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这本书向广大的管理研究者和企业经营者揭示了中国企业持续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难解之题,同时也给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广大的理论研究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们当能从中获得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 关于这本书,各种媒体已经说的够多了,但是我们还是愿意为读者推荐,原因是,IBM正在中国开展大动作,比如全力挺进中国的电子商务领域,而且它在中国的业绩正在上升。 了解这本书可能会有助读者更好的了  相似文献   

14.
本刊从这期开始连载沪上著名作家童孟侯先生的《魅惑钻石》。“用一本10多万字的?另类写作一专门讲述钻石,以及和钻石有关的人和事.无非是想引起读者对钻石的好奇和喜欢。”这是童先生在《魅惑钻石》“后记”中的“开场白”,将他的这段话移植于此.编者的用意似可不必再加解释了,童先生在“后记”中还有一句妙言:“我还要向这辈子不会再有能力购买钻石的人和已经掘有许多大钻美钻的人致歉?因为我的这本书不适合你们阅读。”这话.说得便有点“刻薄”了,读者不必介意.这是童先生作文的一贯风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张颐武 《市场周刊》2009,(1):107-107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发展史》近日已经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既让我们这些参与这本书的人感到欣幸,也让我们感到期待。欣幸的是我们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期待读者的批评和反馈,这种批评和反馈也会让我们更加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6.
梓林自从1999年出版《商海拾贝》.2000年出版《企业游戏》以来.现在已经出到第六本书。我曾经问过他.在你写的这几本书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本7他不加思索地回答说,是《潜海&#183;观潮》。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企业游戏》。正是因为这本书,我认识了梓林。现在,他又要出《企业游戏隐规则》,照我看,这是《企业游戏》的续集,是对企业文化的进一步深刻思考.也是更为简洁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美国从事个性分析的专家罗伯特·菲力浦有一次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个因自己开办的企业倒闭而负债累累、离开妻女到处流浪的乞丐。那人进门打招呼说:"我来这儿,是想见见这本书的作者。"说话时,他已经从口袋里拿出一本《自信心》。这本书是罗伯特许多年前写的。乞丐继续说:"一定是命运之神在昨天下午把这本书放入我的口袋中  相似文献   

18.
《成功营销》2008,(2):109-109
前瞻观点:无论是《财经》还是其他杂志,贵就贵在一个坚持,我们不会因为读者或客户的要求而去做一味的迎合,而是要去开辟。比如说客户经常会有整合传播的需要,我们可以建议他与网站,子刊,甚至会议,活动之类的打包,因为每个产品都是一个风格不一样的平台,而它们又都是在财经母品牌下的子品牌,所以整体品牌的关联度是很强的。 2007年影响力:《财经》杂志以13.4%的平均每期阅读率居财经管理类杂志之首,《财经》的忠实读者比例达到了52.7%,阅读了几乎所有版面和大部分版面的读者占到了《财经》商务人群读者总数的67.9%,位居同类杂志的首位。表明该刊读者对刊物内容的认可度非常高。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中国会展》2013,(1):68-68
《中国会展》编辑部:你们好!我是一名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会展专业在校大学生,通过最近几期刚刚接触到你们的杂志。作为一名新读者,我有一些想法想跟你们交流一下。我在阅读《中国会展》时发现,贵刊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Logo”。很多优秀的刊物都有一个明确属于自己的“Logo”,可以说,这是一本刊物的品牌灵魂,对于提升贵刊的美誉...  相似文献   

20.
去年年底,一位同事突然很严肃的问我,如果对一个人,一半的人说好,一半人说不好,这是什么状况。他刚刚看了《中国大趋势》,奈斯比特想通过这本书让世界看懂中国,但是一个中国人却看不懂奈斯比特所描述的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