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我国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发展与转变发展方式高度一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在自主创新能力、能源发展战略、森林资源发展和湿地保护诸方面,仍面临着严峻挑战,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控制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我们应立足国情,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增强碳汇为重点,以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在工业化完成阶段尽快从相对减排走向绝对减排。 相似文献
3.
2000年6月,37岁的烟台大学副校长、经济学教授王天义就任济南市副市长,分管外经、外贸、外事、旅游、侨务、口岸等项工作。 这位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学士、工商管理硕士、经济学博士,在经过了1997至1998年的美国访问学者生涯后,愈发显得文质彬彬。 最近,记者就中国加入WTO后的一些热点问题对这位学者型的副市长进行了专访,从中让我们对这位“博士市长”的“入世”观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论次贷危机对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祸兮福所倚.利空出尽就是利好来临之时.自2007年夏季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均充斥着悲观情绪.次贷危机的确是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然而即使最严重的危机也有结束之时.明智的投资者在看问题方面通常具有前瞻性,即先市场一步落子布局.毫无疑问,次贷危机已经造成全球范围内的资产价格重估,发达国家资产价格泡沫被充分挤压,从而提供了难得的投资机遇.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主要是想谈一些融资的问题,怎么为中美经济融资.为什么谈融资的问题呢?我们发觉在现代市场经济里面,所有各种各样的政治、社会、经济矛盾最后都会集中表现在金融领域里面.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发展离不开数字治理,大国数字治理博弈是科技之争、规则之争,也是主导权之争.目前,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国际规则和各国相互协调的数字治理体系,各国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选择不同的数字治理模式,使得全球数字治理呈现碎片化、分裂化特点.各国数字治理的立场分歧主要体现在数据自由开放与保护、数字安全、价值理念、执法方式等方面.美欧各自主导了全球两大数字治理体系,并力图推动其成为全球范本,给我国数字治理带来了全新挑战.要明确我国数字治理的总体思路、发展方向与指导原则,大力提升国家数字治理能力水平,推动数字领域高水平开放,积极参与双/多边数字治理规则谈判与国际合作,形成适合我国当前发展并引领未来的数字治理体系与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的概念提出以来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来迎接经济的到来,对中国来说,不论从经济的短期或长期看,新经济都是中国需要抓住的一个机会,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长期问题是开发人资本,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并不断寻找替代,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并不断寻找替代,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问题,则是原有的经济结构在调整中遇到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8.
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议题,举世关注.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能源消费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国,中美能否在气候变化领域进行有效合作不仅对中美两国关系和双边利益会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深刻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全球利益.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世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由此世界经济出现了从“工业化”向“服务化”转变。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这一进程给英国妇女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工业化为英国妇女提供了投身社会化生产的环境,为妇女解放提供了前提,为女权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妇女就业的边缘化低层化,工作稳定性差,工作强度大报酬偏低等,都是妇女获得经济独立时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11.
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美国失业率大幅攀升,实体经济陷入衰退。危机不仅反映了美国过度消费、严重依赖虚拟经济的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同时也预示着二战之后形成的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将出现大的调整,美国将可能会逐渐丧失其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关于对外开放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发展经济学里有很多成熟的理论,包括资金、市场、技术、就业等方面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我主要想谈一下过去三十年对外开放对我们这样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开放给我们的发展带来的特殊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能源工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能源工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2004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9.7亿吨标准煤,约占世界能源生产总量的11%,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我国电力装机总量达到4.4亿千瓦,居世界第二位,一年新增装机5050万千瓦,相当于一年新增一个英国和两个瑞典的装机容量,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最快的电力建设速度;我国连续三年发电量增长均超过14%,尽管很多地方出现了电力短缺,但能源工业支撑了连续多年的经济增长超过9%,这已经是世界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渤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时逢经济一体化,经济合作面临良好机遇。但三大相互独立的经济板块及内部一体化尚未形成,港口间竞争大于协作,致使其经济合作面临挑战。因而,需要明确环渤海的整体功能定位,强化它们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入世十周年之际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认真履行承诺;学习规则、掌握规则,运用规则来应对国际上的贸易摩擦,解决争端;参与规则的制定等。当前中国政府和企业都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关于应对挑战,文章建议做到如下六点: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和运用规则,积极参加国际博弈;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推动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开展新一轮世贸组织规则培训。 相似文献
17.
巴西近几年经济增长迅速,经济结构接近发达国家,国内消费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受金融危机影响小,经济政策成熟稳定,发展前景看好。巴西具有丰富的能源、矿产、农业资源与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与中国经济高度互补,是中国十分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两国经贸合作具有巨大发展空间。中国企业应抓住机遇,在能源、矿产、农业、基础设施、生物燃料等领域与巴西展开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一、两岸经济关系“政治冷、经济热”可说是近年来两岸关系的主要特征。即使政治上存在着僵局,祖国大陆和台湾在过去15年间依旧发展了密切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的间接贸易,在1987年还不足10亿美元,但是到2002年已经超过400亿美元。台湾出口对中国和香港市场的依赖程度,也从1987年的不到8%,急遽增加为2002年的30%。近年来,两岸间的贸易已经成为台湾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从1993年开始,对祖国大陆的贸易顺差已经年年超过台湾贸易顺差的总额,祖国大陆在2002年已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祖国大陆和台湾成为世界贸易组…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