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阎安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11):85-88
本文探讨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程及人与自然不能协调发展的原因,并指出人类要维持自己在自然界中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全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论“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探讨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并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归纳为树立一个观念、确立一大战略、形成三种思想、采取五大措施和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进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向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战略选择,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媒体的舆论引导作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动员群众的强有力工具,其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更是有着义不容辞的重要作用。媒体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命题中进行舆论介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国道家传统哲学和马克思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探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7.
试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产生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深入探寻了西方社会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产生过程,以及我国在此基础上进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创新及其实践,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贯彻落实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环境等具有外部性、公共品的性质特征决定其市场提供的缺陷,政府的介入必不可少。通过对财政支出在比重、规模上对环保、节能等方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投入进行实证研究,对比分析政府资金跟其他资金的投入情况,粗略归纳估算历年我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财政支出的总额,运用回归模型模拟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最后规范分析我国现行财政支出政策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从财政的角度能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就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倡导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尊重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健全社会组织机制,完善社会管理,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48岁之前的徐守盛,一直生活在江南水乡—江苏。48岁之后的徐守盛来到了甘肃,那一年是2001年。2007年1月,徐守盛任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上任伊始,他就面临着完成中央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徐守盛承诺完不成任务就辞职。经过近三年的努力,5年的任务提前完成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基于经济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具有必然性,但一些现实因素影响制约着这种关系的建设,就目前面议,经济增长与发展对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是把双刃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对策,趋利避害,既致力于发展经济,又努力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男女平等,是指男女之间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即女性应享有与男性平等的人格和尊严,与男性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家庭等各方面享有权利和机会的平等。实现男女平等,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在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我国政府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2005年,我国重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 相似文献
13.
古往今来,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热爱和平、祈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在进入新世纪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党中央及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任务,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无锡作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快的地区。更应把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基本现代化作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在实践中探索,在理论上创新。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国广大山区由于自然、区位、交通、人口、资源等原因,在地形上是隆起区,在经济上相对来讲是低谷区,山区建设和谐社会既有特殊性,又有复杂性,更具艰巨性。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为山区加快发展步伐、建设和谐社会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5.
苑晓琳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33):10-10
作为国家基础性又具有社会公用性质的电力企业,建立和谐企业,既是响应党中央号召,责无旁贷,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更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陆爱华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14):1-1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要求,煤矿企业的发展必须做到从传统粗放型产业逐步转为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的生态产业。由于历史的原因环境工程的欠账太多,遗留下较多的问题尚待解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一、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1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正确认识和解决煤炭资源在生产和消费中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维护我国环境安全、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至关重要。据资料介绍,我国煤炭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历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18.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始终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走生态优先、低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思想实际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要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从学理上基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目标等把握其内涵框架,着力从顶层制度设计、城乡融合发展、绿色技术创新、绿色金融体系等方面探索其实践路径,破解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桎梏难题。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明理念,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理论表达。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理论基础,文章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于生态文明内涵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