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看不见的手”与市场经济规则张晋林(一)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市场机制作用的代名词。斯密认为,具有理性时,经济人的行为是受自我利...  相似文献   

2.
青岛经验大企业集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依赖“看不见的手(市场)”与“看得见的手(政府)”的联合推动。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行政效能,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亚当·斯密的两部著作给我们留下了“斯密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很多,我个人认为斯密思想从人性的“利己”和“利他”两个方面出发,用“看不见的手”来协调“利己”和“利他”的关系,阐述了主观上的利己主义必然会导致客观上的利他主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增值税转型过程中寻租行为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租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的一个重要成果。寻租活动被称为人类社会的“负和博弈”,它不但造成寻租行为本身的资源非生产性消耗,而且还会导致效率扭曲,这种效率损失被称为“看得见的脚”踩住了“看不见的手”。纵观历史,由于征税活动中国家征税与纳税人纳税是一种经济利益单向转移活动.  相似文献   

5.
勇于思考者并不一定能给出最正确的答案,但惰于思考者是一定不能给予企业的未来。美国管理学家钱德勒在其《看得见的手》一书中描述了美国商业发展史,提出了“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替代作用。指出:“现代工商企业已成为美国经济中最强大的机构,经理人员则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决策集团。因此,在美国,随着现代工  相似文献   

6.
计划与激励:经济机制设计理论的模型方法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伴随着市场经济概念日益深入人心,在我国“计划”二字似乎不再引起人们的兴趣。然而正当我们带着几分欣喜几分好奇兼收并蓄亚当·斯密三百年前的“看不见的手”的时候,在太平洋彼岸,钱德勒的《看得见的手》却在反思美国经济发展中深刻的管理革命——计划所带来的种种效益。况且,人们在极力主张建立市场机制的同时,总要提及“对于市场失灵,则要靠国家的计划手段(包括行政指导和政府干预)来弥补”。这样,对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中,市场经济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会的需求.同时,还有一只看得见的手在市场经济运作中声张宏观调控、秩序以及效率,这只看得见的手就是政府及其职能.有关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的课题,自市场经济产生以后就一直为各时代的经济学家与政治家所关注.综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政府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在一个重大的转型时期,又面临着入世的种种挑战,只有正确地把握好政府干预的度,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早在200多年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提出了“看不见的手”这一著名经济学原理,认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隐藏在市场机制背后的价值规律,她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遥控着市场中芸芸众生的生死存亡。对于这一点,即使没有学过经济学知识的人,单凭对市场的感性认识,恐怕也不难理解这一点。反观这条经济学原理,从人生的角度去理解,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另外一条很有  相似文献   

9.
证券监管的『掠夺之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的监管是国家规范证券市场的有效手段。我国证券市场起步比较晚,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容易造成证券市场的失灵。证券监管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作为社会公众利益代表的政府就要用"看得见的手"来弥补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缺陷,对经济活动和市场进行干预和监管。通过监管,减少市场摩擦,降低交易成本,防止垄断、操纵市场和欺诈行为的发生,减少市场风险,维护市场秩序。我们把政  相似文献   

10.
如今的房产商真的需要一剂泻药,这泻药来自经济的规律,来自民间的力量。政府救市是看得见的手,市场却有属于自己看不见的手。  相似文献   

11.
如今的房产商真的需要一剂泻药,这泻药来自经济的规律,来自民间的力量。政府救市是看得见的手,市场却有属于自己看不见的手。  相似文献   

12.
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下的竞争机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行政改革的核心主题。其本质就是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共行政的领域,在于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克服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失灵。改变了政府供给公共服务、市场供给私人物品和服务的两元分离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韩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政策措施孙晓芹在西方人眼中,市场经济发达的韩国,与其说更接近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倒不如说更具有计划调控的“统制”色彩。在韩国企业攻占一个又一个海外市场的背后,都有政府“看不见的手”在推动。1.“出口导向”型的鼓励政策。60年代,以...  相似文献   

14.
从计划到战略: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政府统筹发展模式转型的依据与意义 任何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都需要宏观调控.但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分工的复杂程度以及不同经济制度的运作需要相联系,政府统筹发展的具体模式或其在各个时期的基本实现方式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自由经济"倾向于依靠"看不见的手"--市场自发力量来调节,这在比较简单的分工与交换条件下尚可为之."命令经济"则倾向于依靠"看得见的手"--自觉的计划手段来调节,这在高度社会化大生产和单一公有制条件下也许可行.然而现代经济社会常常呈不平衡和交织发展状态,"多元混合经济"在我们这个时代更具代表性.最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混合经济体的发展统筹模式,应是兼用"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现代战略管理(参见图1).  相似文献   

15.
政府要尽快采取措施用“看得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构建人才资源多方互动的机制。要科学界定人才标准,促使官本位向人才能力本位转变。  相似文献   

16.
金飞 《企业导报》2014,(17):14-15
十八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可见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关系,政府既不是守夜人,也不能自由放任市场的发展,政府应该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努力改善政府的经济职能,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控制好政府的无为之手、扶持之手和掠夺之手,以政府的宏观调控为主要手段,建立有限政府,避免政府过多的干预市场,确保市场经济的有效和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过去,我们往往把计划与市场相对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对外国经济实践与理论的研究,人们发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并不缺乏计划,除了政府的宏观计划外,大量的计划协调职能是由企业来完成的。企业范围之大反映了计划协调资源的范围之广和程度之深。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把这称作“看得见的手”。西方学者也再不把企业这一微观单位当作一个“黑箱”而忽视其内部机构,等级制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发展中,人们常常只注意文化变革对增强经济活力的作用,而忽略了文化在现实秩序中的作用。人们更多的是把秩序的形成托付于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在现实世界当中,“看不见的手”并非虚无缥缈,它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运行机制。活力与秩序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增强活力,行动扩张,常常会增加社会冲突,破坏原有秩序,使社会经济受到失序甚至无序的威胁;而维持秩序通常要求对人们的行为加以某种限定,从而可能反过来抑制活力。文化,特别是企业文化,作为构成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寻求的是活力与秩序的统…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控制环境中人与制度之间的控制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经济学中亚当.斯密将市场比作一只"看不见的手",而内部控制环境即在内部控制中扮演着这样一个角色.内部控制受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员工的影响,它最终是通过人的行为而完成,在整个过程中员工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行为方式对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世界变化万千,理论与时俱进。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曾几何时,房地产市场热门话题宝座“空置房论”让给“房价论”。以近期天津楼市升温中笔者感觉“看得见的手”似乎正在和“看不见的手”握手——拆迁、供需、价格三者之间有一条看不见的纽带。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透过经济现象探索内在的经济规律是理论工作者的天职。基于此,笔者抛出这块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