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的脚步渐行渐远,但农机进出口市场放缓的脚步依然没有从我们的记忆中淡去;2013年,我们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出口形势,我国农机企业将怎样面对?这成为我国农机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出口交货值增势强劲,出口品种冷热不均在世界经济形势严峻,需求疲软,我国工业出口增幅明显放缓的大环境下,我国农机出口交货值却逆势增长,一枝独秀,呈现大幅度增长的特点。统计显示,2012年1-11月份,我国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260.7亿元,同比增长27.14%,全年有望突破270亿元元出口大关。从农机品类的出口交货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机市场在经历了2012年总量增长、增幅趋缓、需求震荡的纠结之后,已经到来的2013年又会以怎样的轨迹运行呢?这成为政府、行业、企业乃至投资机构的重大关切,我们的答案是:2013年值得期待。这种判断基于我国2013年农机市场面临着良好的政策环境、巨大的保有量、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者经营回报以及利好的出口环境等五大因素,这五大因素就像“五指山”一样,将托起2013年的农机市场。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研究外部需求冲击对中国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部需求冲击显著抑制了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外部需求冲击促使企业更多地选择出口目的地进入固定成本较低的市场,从而抑制了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外部需求冲击对不同要素密集型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呈现出动态演进的特征,从2000—2006年期间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显著抑制作用转向了2007—2013年期间对资本密集型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显著抑制作用;外部需求冲击显著抑制了出口规模较大企业的出口市场多元化,对出口规模较小企业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本文研究对于如何积极应对外部需求冲击以促进中国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加入WTO后,我国农机市场更加密切了与国际市场的连接,这为价格性能比较高的我国拖拉机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据机械工业统计学会拖拉机分会提供的资料表明,2002年1~11月,我国拖拉机行业共实现出口交货值7307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2%,创拖拉机行业出口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据对6个手扶拖拉机生产企业的统计,2002年共实现出口交货值45083万元,同比增长11.9%。手扶拖拉机是我国拖拉机出口的主力军,在东南亚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并且市场逐步扩大到南美、非洲等地区,占我国拖拉机出口总额的比例在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最大农机销售企业——佳木斯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依托农机名家名品优势,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胆开拓俄罗斯市场,对俄农机出口取得突破性成果,累计出口各类农机具400多台套,为国家创汇500多万美元,实现对俄农机贸易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农机出口企业。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机产品出口市场份额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我国农机产品出口贸易呈快速增长的趋势。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我国农机产品出口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分析在我国农机产品出口中市场规模效应、市场分布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各自的作用及贡献。本文选择了11个我国农机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采用1997-1998年、1999-2000年和2001-2002年三期的贸易额数据对我国农机产品出口市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机产品出口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农机产品竞争力提高引起的,市场规模的扩大对我国农机出口有着积极的作用,市场分布效应对农机出口的作用由负面作用转为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导致外部市场需求遭受剧烈冲击,凸显中国企业在外部冲击下保持出口强韧性的重要性.文章将企业出口韧性界定为风险抵御能力和出口恢复能力两方面,探究出口多元化策略对中国企业出口韧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出口多元化水平越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出口恢复速度特别是从冲击中企稳的速度越快;相较于产品多元化,市场多元化策略更有利于企业出口韧性的提高;多元化策略能够熨平外部需求下降对企业出口的负面影响,但不利于外部需求上升对企业出口恢复的拉动;多元化水平高的企业更容易在危机中调整出口组合;多元化策略尤其是产品多元化关联性越弱,对企业出口韧性的促进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8.
范力军 《价格月刊》2016,(10):66-69
随着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市场出现失灵、消费需求与安全需求的差异等原因,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SPS措施日益增多,多次拒绝进口我国农产品,给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究其原因,有国际农产品市场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的原因,检验检疫技术越来越科学、严格的原因,也有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加工技术落后、质量与安全标准不高的原因.应该全方位应对SPS措施,在企业层面,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不断丰富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在政府层面,完善我国农产品技术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国际SPS措施的预警工作;在行业协会层面,加强企业应对SPS的组织协调,建立更加高效的信息收集分析体系,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  相似文献   

9.
祝维亮  周胤 《致富时代》2011,(12):132-132
“纺织品出口转内销”是长期存在于纺织品出口业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我国中小纺织品出口企业在面对出口环境恶化这一巨大挑战时所采取的一种有效应对手段。尽管如此,在目前主要出口市场纺织品需求大幅萎缩的局势下,仍有许多中小纺织品出口企业对进入内销市场持观望态度。为此,该文分析了中小纺织品出口企业进入内销市场的可行性,旨在为中小纺织品出口企业发展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机经 《农机市场》2003,(5):16-16
去年以来,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出口增加,进口市场走势平稳,农机出口市场遍布全球,对美、日等国家的出口已经上亿美元,农机进出口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有关人士对我国目前农业机械进出口贸易所做出的客观评价。 据分析,在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在内的消费大国高档商品进口数量减少的同时,我国农机产品则由于价廉物美而迅速抢占了市场,使我国农机出口在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海量匹配数据,发现在新的产品-市场组合出口中,超过一半的中国企业在出口一年后便退出市场,同时高达75%的企业出口生存时间不超过3年,充分暴露出中国企业在出口市场退出率高、生存时间短的特点。基于此,本文从以往出口经验角度探寻延长我国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途径,结果表明:相同组合和相同产品的出口经验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出口生存时间,且前者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后者;相同市场出口经验对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作用为负,意味着我国企业应遵循以产品为轴心的国际市场扩张战略;基于产品差异性的分组检验发现,以往经验对出口异质性产品企业生存时间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机械工业增幅放缓的大环境下,2012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农机市场也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出现了农机工业总产值增幅放缓,拖拉机市场萎靡、农机具市场遭遇寒流等各种不利苗头。但这种大环境并没有改变我国收获机械市场高歌猛进的走势。总量攀升,区域需求调整,出口强劲构成了精彩纷呈的画卷。展望2013年,市场或将出现拐点,高位运行,增幅下滑或将成为2013年收割机市场的基调。市场需求高涨,拐点乍  相似文献   

13.
许国明 《农机市场》2002,(12):12-12
今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这为我国农机出口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据机械工业统计学会拖拉机分会对19个企业的统计,今年1~9月共实现出口交货值50890万元,与去年同期的50784万元相比保持平稳,但从出口品种来看,呈现中小马力产品上升大功率产品下降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由于近几年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对玩具需求疲软,且玩具技术壁垒不断增强,我国玩具出口企业纷纷将目光瞄准新兴市场。其中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俄罗斯市场成为我国玩具出口的重中之重。由于俄罗斯长期以来注重发展重工业,其轻工产品需求缺口较大,因此物美价廉的中国玩具在当地很受欢迎,需求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扩展的新新贸易理论模型,考察了扩大内需战略以及金融业发展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随后利用我国31个省市区1999-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需求规模是促进出口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现阶段本土市场效应开始慢慢发挥作用;金融业的发展不仅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缓解企业流动性压力,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生产率,进而促进出口,还能通过调节居民的收入水平,强化需求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开放程度的提高和政府干预的减少可以显著地促进对外出口。由于存在严重的资源错配,目前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尚无法促进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6.
文章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研究不同出口贸易方式、出口强度对企业研发选择与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企业选择研发的概率高于不出口企业。出口企业中,一般贸易企业选择研发的概率高于混合贸易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混合贸易企业选择研发的概率高于加工贸易企业。研究还发现,研发在短期内并不能促进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原因是研发存在滞后效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对生产率提升产生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无论哪种类型出口企业,低出口强度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出口强度;高出口强度企业拓展国内市场,降低出口强度都将提高研发概率与绩效。这表明,出口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积极拓展市场范围,充分发挥市场拓展与研发的协同效应,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利用1999-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分析了出口工资溢价与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存在着显著的工资溢价;具有较高工资水平的企业自我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进入出口市场后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工资水平。研究证实了出口工资溢价是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理解出口和工资溢价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8.
叶红 《农机市场》2011,(12):10-13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1年农机市场,在惠农政策、国际环境、供需等各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可谓精彩纷呈,波澜壮阔。演绎出需求与效益共同增长,国内与出口市场齐头并进的辉煌画卷。其中的产值、需求、利润……成为今年农机市场响亮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市场一体化如何影响企业出口决策以及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差距进行检验。理论上,本文在Melitz(2003)的基础上,考虑市场不完全一体化的情况,发现市场一体化的程度一方面影响了企业的出口决策,另一方面影响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之间的生产率差距。实证上,本文使用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2004年投资环境调查数据计算地区-行业层面的市场一体化程度,并与我国的工业企业库进行合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面临市场一体化程度越低,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出口,出口企业生产率与非出口企业生产率差距越小。  相似文献   

20.
一直 《农机市场》2010,(1):39-41
世界范围内金融风暴对我国农机出口产生的巨大冲击波,依然困扰着我国农机出口的脚步。面对错综复杂的2010年农机出口形势,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