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跨国公司R&D全球化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与开发(R&D)是企业的核心功能与创新源泉.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技术R&D的形式、战略也发生了相应地变化,西方巨型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新产品研发的成本和风险,谋求产品价值链各环节的总体最大收益,逐步淡化以母国为R&D中心的传统布局,代之以全球范围内R&D资源的战略配置,逐步实现R&D的网络化、全球化.  相似文献   

2.
论跨国公司R&D的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的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上,跨国公司R&D的全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为海外研发投资的不断增加,研发机构不断增多,海外研发的贡献率和专利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联盟不断增加等方面.本文还分析了这种趋势对于中国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3.
张仁开 《经济前沿》2004,(11):29-32
深圳创新氛围浓郁、对外联系便捷、配套设施齐全、外向型经济发达,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对华R&D投资的重要地区之一。跨国公司在深圳的R&D投资呈现诸多特征,如R&D机构的规模和本地化水平偏低;投资动机多样;投资方式灵活;行业和地区分布集中;影响深入广泛等。跨国公司在深圳的R&D投资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效应。今后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在深圳投资R&D的策略是:端正态度,主动应对;积极引进,合理引导;更新观念,完善服务;转变机制,优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唐峰  张劲 《经济论坛》2007,(24):58-59
跨国公司R&D全球化就是指跨国公司的研究开发活动扩散到母国以外的其他区位,利用多个国家的科技资源,跨国界地开展研究开发活动。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R&D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技术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技术流动可以分为商业性和非商业性的两种,前者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主要是通过国际会议、大众媒体、讲学、座谈、科研人员流动、科技资料情报交流或者出于政治、军事或经济等方面的考虑进行了技术援助,在国际技术流动中这只居于次要的从属地位,而后者即所谓的世界技术贸易。二战前,世界技术贸易发展十分缓慢,其规模与世界商品贸易相比而言太小,在整个国际经济效中只占很小的比重。二战以后,世界技术贸易发展十分迅猛,1965年世界技术贸易发展十分迅猛,1965年世界技术贸易总额只有30.5亿美元,但是到了1989年却高达1000亿美元。到1995年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2500亿美元。从1965年到1995年,短短3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5.8%左右,而同期世界商品贸易年平均增长率只有6.3%左右。总观二战到现在的世界技术贸易发展,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技术贸易的世界格局是以美国首,包括西欧、日本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如日本在半导体、微电子、大规模集成电路、机器人、超导以及生物等方面已经赶上并且超过了美国:西欧在机器人仿生、航空动力和航天、新材料、基因工程等方面是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然而整个的发展趋势是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7.
本文综合国内关于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理论研究,封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从事R&D投资的内、外部动因,分析了其在行业及区域分布上的特点,并提出中国政府和高科技企业应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战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在沪R&D投资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总结了跨国公司在沪R&D投资的现状及特点,在此基础上,以东道国为视角,着重对跨国公司在沪R&D投资的区域创新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对我国科技合作的借鉴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跨国公司结成的战略联盟,成为21世纪公司变革的序曲,它主要是为了获取高新科学技术,而以新技术研究与开发(R&D)战略联盟为主要形式,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国科学技术整体实力尚不够强,而且技术力量分散.在技术合作方面要走集团化的道路,强化技术合作的深度。要通过对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的研究和借鉴,搞好我国企业、部门间高新技术的合作。一、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的特点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是跨国公司获取高精尖技术的重要战略,它是基于共同研究和开发高新技术的目的,在80年代出现的一种战略联盟;它是两个或…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掌握着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直接投资(FDI)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有助于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和管理技能,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本文就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所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中国当前利用外资的现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所谓技术溢出是指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扩散促进东道国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技术扩敞的外部效应。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十分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啦收外国直接投资公刊在华投资数额的增加,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已经有400多家在华投资。跨国公司增加在华投资不仅通过资本供给推动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对于推动技术进步,提升我国产业结构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以我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以跨国公司R&D经费占各省研发经费比重、项目所占比重以及人员所占比重度量其在华的研发活动,不同于以住的分析,考虑进溢出的滞后情况研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本地化是否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以经费度量的溢出小于以项目度量的溢出,而以项目度量的溢出又小于以人员度量的溢出,由此得出与跨国公司研发要素的交融程度越高,这种溢出就越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当代跨国公司R&D现出分散化的特点,并采用了国际许可证、国际合作、“绿地投资”和并购等方式。R&D分散化会产生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挤出”与“挤入”、技术外溢等诸多效应,并对经济全球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丽娜 《新经济》2010,(10):84-87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跨国公司从原本强烈的传统的国内指向型战略,转变为着眼于世界范围的发展策略。在整个产品生产链上,研发-生产-销售,跨国公司意识到,要想开辟新的市场,在市场份额上争取更大份额,从而取得更多利润,研发的投资越来越重要。同时也注意到全球范围内,人才,科技实力与科研基础设施的比较优势,开始在海外投资研究与开发部门,促使了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日益趋向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省域尺度上考察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的区位布局。采用2006年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数据,对影响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区位分布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吸收利用的FDI规模和市场规模是影响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区位布局的决定性因素;R&0资源的密集程度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影响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区位布局的重要因素,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布局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由于R&D活动的经济外部性,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通过多种途径产生了一种使我国技术水平提升、R&D能力增强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无锡国家高新区跨国公司R&D机构进行问卷调研,并在考察跨国公司R&D机构基本情况、R&D主要特性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刘畅 《经济研究导刊》2009,(22):135-136
随着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在华进行R&D投资,对跨国公司在华进行R&D投资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逐渐受到关注。首先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进行R&D投资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其积极影响提出能够使其更好的发挥的措施,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可以将消极影响减到最小的措施,同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璐  洪涓  郭蓉 《经济论坛》2006,(21):14-17
近年来,微软、IBM、摩托罗拉、西门子、北电网络等跨国企业纷纷根据其全球经营战略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商务部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现有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约750余家,主要分布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地,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如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根据近两年最新数据,跨国R&D投资机构在长三角地区设点的趋势越发明显,这与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产生趋同的现象(见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毋庸置疑,这和实施开放政策息息相关,而这其中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效应。显然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经济的腾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FDI对东道地区的技术提升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歧颇大。本课题选取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活跃的江苏作为研究样板,考察了苏州在近20年来的发展中,外资对于当地技术进步的作用。笔者通过大量计量方法,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对外资作了简单分类后,考察了各部分以及整体对苏州技术进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