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农民工保障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解决农民工保障问题是顺应我国社会转型要求的重要举措,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形式.解决农民工保障问题必须消除目前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同时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也不能操之过急.本文从农民工的职业待遇保障、医疗保障、劳动安全保障等六个方面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新生代农民工对于促进我国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新生代农民工是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和在城市从事工人工作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务工的现实生活中遭到不平等的待遇,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和认识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现状,也更有必要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秆业,而农民工技能水平低下、就业不稳定等问题已经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已经凸显.本文通过分析建筑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对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为我国城镇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理应加强对其权利的保护,由于农民工和城镇居民身份上的不对等,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以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为更好的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权,我们应当区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农民工队伍结构变化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层,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发展、社会进步,其内部结构出现分化,农民工的主要构成人员在文化程度、劳动技能及打工目的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多,比例逐年上升.新生代农民工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分析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及其进城打工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认识他们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变我国城乡分割二元结构,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及影响,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在当前经济大发展的阶段,世界各国的竞争都集中在科学技术和人才上,国民的文化素质成为科技进步的基础,越来越受到重视。农民工作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素质决定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表明,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6亿。农民工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他们的整体素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一、农民工整体素质状况1.农民工受教育的总体水平偏低2012年底我国农民工总数约为2.6亿,其中文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选举权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出现了农民工代表,由此,农民工选举权问题再度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农民工是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二元体制的影响以及我国选举制度的一些缺陷,农民工选举权的行使受到了一定限制,甚至遭到剥夺.而保障农民工的选举权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从代表名额的分配、选区划分和选民登记等方面加强对农民工选举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而资源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是困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最大难题之一。而大批的农民工更是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应当对农民工就业问题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突出矛盾与解决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发展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也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分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以及与上一代农民工的差异和变化,对调整、完善我国农民工就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劳动力转移增收、融入城市主流社会的关键,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而当前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转型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培训机制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娥 《农村经济》2007,(3):91-92
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使新增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一项在城镇创业、就业的技能,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通过培训农民工,可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有助于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的发展和生活,获得与城市中的其他产业工人一样的待遇.本文就如何对农民工进行培训进行了探索,提出从六个方面建立农民工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2.
就业歧视与农民工社会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业是社会保障的重要支持力量,农民工社会保障是城乡统筹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在我国现代化转型期,农民工就业歧视表现为就业各环节的歧视,对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造成了产重的不利影响,加剧了就业保障歧视.消除就业歧视影响,构建合理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建立平等就业促进机制、社会保障政策协调机制和经济发展人文引导机制,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就业发展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发展中,农民工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已成为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他们自身的素质并没有得到提升.这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也没有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提升农民工的素质,必须对农民工进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使其在文化知识、技术能力、思想素质等方面获得相应的提高,才能逐渐使农民工符合现代产业工人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据统计,当前我国有2.5亿农民工,但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不超过3000万人。调查发现,许多企业不愿意为农民工购买养老保险,农民工自己也不购买养老保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所以,本文从建立健全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出发,阐述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每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4000万,其中农民工约有8840万,他们奔波于城乡之间,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他们的职业发展却很少得到关注。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智慧潜能的开发,是中华民族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着手解决他们的教育和发展问题,全面小康的目标就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后劲。从我国发展战略的全局来看,这一问题已经到了非重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的市场机制,实施农民工继续教育工程分工、合作与交换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原则。从可行性角度看,必须考虑教育者、受教育者、政府财…  相似文献   

16.
法律援助是为经济困难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的一种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经济困难等弱势群体的诉讼能力并维护其合法权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我国,由于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欠缺,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民工已经成为最大的弱势群体之一,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占全部法律案件的比例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本文阐述了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民工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代城市农民工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农民工,作为转型期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新生社会群体,其演化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正因如此,自80年代初民工潮开始之初,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的问题就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给予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城市农民工问题进行研究。一、城市农民工出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现了大量的"返乡潮",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再次站在风口浪尖之上.从"返乡潮"现象透视出的不仅仅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更突显出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的严重性.本文从"返乡潮"这一视角入手,剖析了"返乡潮"形成的根本原因,即我国对农民工权益保障不全,主要表现在歧视农民观念的作祟、各种制度的缺失与不公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连日来,媒体报道说我国多地在酝酿取消或已经取消“农民工”称谓。但笔者认为,以一个新的称谓取代农民工称谓,本质上与“农民工”的叫法区别不大。像珠海即使将“农民工”称谓改称“特区新市民”,但实际并不能改变“农民工”身份。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目前农民工大军中的有生力量,他们的市民化问题是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新时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迎合了时代的发展,同时把城市文明传播到了新兴城镇,为解决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