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伦理基础上的商业信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正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3):59-65
商业信用是市场经济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而市场经济所独有的经济伦理对商业信用制度的构建有重大影响.经济伦理是商业信用的基础,商业信用是经济伦理的外在表现,法律是维护经济伦理和商业信用的制度保障.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利己的同时利他的双赢"及"秩序共同维护"的基本经济伦理思想,才能正确引导商业活动主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相应的法律制度,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论信用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又是法治经济。信用是法治的基础,而法治又是对信用的支持和保障。中国企业信用环境的塑造离不开法治的建设,因此,要构建企业信用环境,重要的一环就是构筑完善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4.
5.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和完善信用机制,加强对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行为规范的约束。促进信用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加强信用相关立法与执法、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加强企业内部信用制度建设等方面发展我国信用经济现状。 相似文献
6.
陈孝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4):26-30,125
市场经济是以理性化为特征的信用经济或法治经济,需要以自由、平等、信用和契约为基础来建立一种普遍性的交换关系.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尚不健全,离开道德主体人格的塑造和政府信用与企业信用关系的良性互动,要构建和谐社会的信用道德基础,只能是一句空话.要真正发挥道德的调节功能,不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道德体系,还要同提高社会参与者的整体素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发挥伦理道德这种"支持性资源"的作用,促进社会信用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转轨经济中的信用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用缺失是中国转轨经济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它是计划与市场两种作用机制、封闭与开放两种活动环境、传统与现实两种伦理原则相互作用和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普遍的信用缺失严重阻碍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并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从一定意义上说,信用重建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信用建设需要“德治”与“法治”并举,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8.
9.
信用是人类文明的果实,体现的是健全社会最基本的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必备的道德理念和法律意识,是整个社会交往赖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道德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更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不管是对个人、企业,还是对一个地区来说,良好的信誉,都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对推销产品、打开市场.发展经济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这种无形资产甚至比有形资产更为珍贵。一个人不讲信用,可能得逞于一时、一事,但最终在害人的同时,也害了自己。市场经济的法则告诉我们:诚实守信… 相似文献
10.
11.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将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法律是由国家颁布的行为规则,在法律规范中包含着国家对人们应该做什么、允许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的要求。道德则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最终决定、按照善恶标准来评价并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维持的规范、原则和意识的总称,它评价人们行为和思想的标准是善与恶,包括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它是依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法律与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主要行为规范,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统一性表现在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诚信、信任、信用的概念及关系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倡诚信道德规范,发展相互信任关系,增强社会信用意识,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保证。但是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对于诚信、信任、信用这三个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上存在混淆现象,鉴于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廓清其本质内涵及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由于经济法律规范的调整而产生的在特定主体之间形成的具有经济意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法律关系理论产生并且建立于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计划经济模式下和市场经济模式下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职能的差异,缺乏理论化、系统化的论述,使政府机构在市场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难以准确定位。一、原有经济法律关系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经济法学理论界一直认为,经济法律关系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 相似文献
15.
《道德情操论》诞生于市场经济在西方逐渐兴起的18世纪,亚当·斯密一生中对其修订过六次,它在斯密心目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同时,《道德情操论》已然成为市场经济持续良性运转不可或缺的“圣经”,在学术界堪称西方世界的经济《论语》。斯密告诉我们市场经济应该是一个充满道德、诚信、良知与责任的经济,没有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无论怎样的经济繁荣,终将引发不可避免的灾难。本文以伟大的人文关怀为主题更加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最终以“客观的旁观者”之角色,重新审视人性的本源,试图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汹涌浪潮中为道德争取一片栖身之所,将经济发展与道德维系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6.
杨海霞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26):10-10
我国是有几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历来推崇诚实守信。在当代中国,“信用”二字意义则更加重大而又深远;对国家来说,它表现为维护信誉的法律体系,对社会来说,它表现为不同区域的信用服务架构,对企业来说,它表现为交易双方的相互信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尤其是在我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之后,信用低下则必然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信用缺失则必然成为企业败死主因。信用问题涉及全社会的方方面面,笔者仅就非公有经济信用建设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18.
市场经济下,提起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反映到人们脑海中的往往是垄断、公共产品、外部经济效果等市场失灵现象以及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虽然人们都知道分配不公是市场经济的一大弊端,然而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它并不是一种“效率”或“经济”方面的缺陷,而是一种与人类道德理想不相符合的道德缺陷。本文从道德的角度,论述了市场经济下效率与人类道德理想之间的背离与亲合,从而由市场经济的道德缺陷引申出政府干预经济的另一理由———道德理由。人类进步需要效率,但人类升华却也不能放弃道德。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信用成了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日趋加快的同时,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浪潮正伴随着加入WTO后的脚步和不断深化的开放席卷全国。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国社会的各领域、各层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导致现实的社会经济中出现了信用缺失现象。信用服务业是整个经济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着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如何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刻含意,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现代信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0.
从各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都是以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基础的。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企业失信行为大量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没有真正建立和完善起来。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信用机制,加强信用管理,是加入WTO后的中国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客观上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发育程度的要求也越高。但是由于我国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信用秩序相当混乱,信用缺失现象大量存在,如大量银行贷款逾期收不回来,成为呆账、死账,使得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不断增加,企业之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