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英 《新西部(上)》2010,(2):46-46,45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展开了新一轮宏观经济调控,本文以宏观经济经典模型IS—LM模型为分析基础,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一般性分析,试图表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对解决危机下中国经济衰退可能性是否具有刺激作用,以此看待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8年是历史上不平常的一年,在美国次贷危机、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的全球经济背景下,我国国民经济又受到冰冻和地震的较大影响。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国家数次出台组合宏观调控政策,确保了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在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下,本文结合国内经济运行情况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人民币中长期升值趋势为背景,就中国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进行分析,同时,就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影响加以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进入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虽率先回升向好,宏观经济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从而引发政府审计面临诸多风险。本文从分析后危机时代我国宏观经济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后危机时代政府审计面临的审计风险,并提出规避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近期呈现明显的企稳回暖趋势,但其基础并不牢固。而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实施半年,在中国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着眼长远,在充分肯定取得的巨大成绩的同时对中国经济未来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充分估计与准备,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本文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的潜力及前景,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以及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为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与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廉价货币、宽松的信贷标准、监管的缺位以及证券化机构对于按揭贷款的巨大需求,造就了美国次债市场的最初繁荣和最终毁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次债危机肯定会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的内外部均衡。就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而言,及时警惕和反思次债危机的教训。并采取积极主动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应对危机负面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1998年1季度至2015年4季度数据,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金融危机前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其驱动作用仅次于技术冲击,明显强于货币政策冲击和财政政策冲击;与国际金融危机前相比,危机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力明显增强,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是加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驱动作用的重要推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价格水平层面,也反映在波动率层面,而在后危机时代,后者的影响更甚。  相似文献   

8.
张宇 《中国经贸》2009,(22):156-15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给全球金融市场敲响了风险的警钟。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背景与危机发生前高涨的美国经济有一定相似性,应当从中得到警示,防患于未然。本文针对金融危机爆发成因,从证券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等方面对各类经济组织基于金融危机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可行性措施,主要包括:金融机构控制风险加强监管.政府通过贸易政策和管制措施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统筹规划货币、财政、贸易宏观经济政策等。  相似文献   

9.
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下的政策工具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宏观经济模型与政策工具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了1997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和政策变量的使用,认为1997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在分析了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及2004年加强宏观调控下我国经济运行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必然性,并对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涵义及政策工具的选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我国扩大内需刺激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对比分析,试图探询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实效性及启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蔓延成为世界金融海啸,进而又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对于这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危机发展变化的现状、解决危机的措施、经济复苏的预测,政府机构和学者等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视角提出了很多种说法.文章试图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开放经济下,国际收支平衡是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的重要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蔓延的影响增加了中国对宏观经济的调控难度,使我国的宏观调控逐步由注重内部均衡越来越多地转向关注内外均衡。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当前阶段,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换档升级。在这此背景下,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市场自身缺陷、经济周期波动、地方保护主义、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创新和退出机制不完善等。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靠政府、企业、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共同努力,应该从制定规划、建立预警机制、采用合适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培育创新氛围完善金融服务等方面去应对。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步伐明显放缓,中国经济已步入收缩期。在全球金融动荡的背景下,分析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与近期走势、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进行Kalman滤波,估算我国1978—2008年的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分析我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可接受的产出缺口区间与可接受的经济增长区间,据此对2009年经济走势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为工具,分析了在外生冲击条件下.我国面临的经济环境条件变化,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开始,人民币国际化必将会对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造成影响,这已经成为众多国内学者的共识。但很少有学者运用模型来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效应。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在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宏观经济、货币、财政政策以及货币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定位及宏观经济政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研究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问题,须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有准确的定位。由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笔者主张将其定位为“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相交织的状态,同时还面临着潜在的通货膨胀的压力”。本文同时探讨了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阶段性淡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扩大有效需求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7.
欧洲债务危机影响仍未见底、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外贸出口存在下滑风险……中国经济最复杂之年如今已过去一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超过预期,中国经济当前所处国际国内环境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在上半年重要经济数据即将公布之际,记者采访了多位知名经济学家,就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8.
任文 《环球财经》2009,(6):92-97
经济形势并不那么乐观 任文: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已经开始显露出来。从今年已有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看,就业机会和消费不足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两大突出因素。当前,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在这些政策下可能有了今年前几个月银行信贷井喷的态势,这种态势是否预示着中国的宏观经济已经向好,或者说经济已经见底了?  相似文献   

19.
为抑制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的趋势,央行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实施了一系列紧缩性货币政策。本文以货币政策理论为基点,结合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特点及其政策实施效果从理论和操作实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前景作出一定预测。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如何保证充分就业一直是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考虑的重点.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外需大幅下滑,国内部分外贸加工企业出现了减产、停产,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因此下降,国内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失业问题,成为当前宏观调控政策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