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车展期间.东风商用车以时间为横轴、以产品为纵轴,全面展示东风商用车不同发展时期的代表车型,全方位、多角度向参观者呈现东风商用车40年不平凡的风雨历程和辉煌业绩。  相似文献   

2.
最新行业快报显示,东风公司的中、重型商用车销量已连续六个月分别居行业第一。其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公司上半年销车95340辆,占东风公司同期总销量的26.47%;商用车公司的中重型商用车销量占东风公司中重型商用车总销量的近九成。业内专家根据有关数据对比后认为,东风中重型商用车的销量重返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3.
据有关人士透露,7月1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东风有限”)将迎来自成立以来颠覆性的变化,日产汽车将正式从东风有限旗下的东风商用车公司撤出,其50%的股份转让给东风汽车。而商用车回归之后,东风也将随之出现一系列变化:东风商用车将拿出一部分资产与沃尔沃卡车在十堰正式合资;东风有限旗下的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也将正式分拆出来,升级为东风汽车旗下与其他合资公司平级的公司;  相似文献   

4.
5月18日,以东风天龙为代表的东风新一代重卡系列产品隆重发布。东风商用车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黄刚向新闻界介绍说,东风天龙背后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东风商用车变革的故事,这个变革包括产品技术的变革、流程和运营的变革、企业文化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缘何构建国际化轻型商用车公司?“东风汽车”总经理朱福寿说:一是国内外广阔的轻型商用车市场空间为“东风汽车”的有序扩张提供了舞台。二是“东风有限”战略规划的需要,在把东风商用车打造成世界第三知名品牌的宏伟目标中,“东风汽车”作为东风轻型商用车的责任主体,肩负重要的职责。三是“东风汽车”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截至2007年底.商用车产销250.13万辆和249.40万辆.同比增长22.21%和22.25%。尽管07年商用车市场增长迅速.但这并不意味着商用车的销售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东风商用车公司总经理童东城日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现在“卖商用车比卖轿车难”。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市场》2005,(6):18-19
编者按:一段时间以来,“东风有限”的宣传工作乏善可陈,乘用车部分宣传不系统、无重点,商用车部分更是悄然无语了,远无昔日给人以激励的红火。有人戏言,“东风有限”正在埋头苦干呢。对于那些热爱和关心东风的消费者而言,他们真是想知道“东风有限”默然的后面是什么,为此本刊特派记者采访了东风有限商用车的副总黄刚先生,以便向东风的朋友们介绍“东风有限”的所想和所为。  相似文献   

8.
“东风商用车兴,十堰基地则兴。”近日,在东风商用车公司召开的庆祝建党88周年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东风商用车公司发布了“863”振兴计划。  相似文献   

9.
2003年“东风有限”中重型商用车持续高增长,终于在连续几年低于主要竞争对手后,又重返行业第一的位置,彰显了“东风”品牌在商用车领域的领航者风范。今年一季度,继续高开高走,各项指标仍然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曾经,他野心勃勃--"东风商用车的目标是中国第一,世界前三";曾经,他雄心壮志--"我不仅是在做买卖,更是在做事业".作为东风商用车的掌门人,童东城带领东风商用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电子商务风头正健,它引发了一场零售业态的革命--无店铺销售。受此影响,华夏大地有  1100余家商务网站迅速崛起。总体来看,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网上商品价格不菲、交易品种单调和缺少企  业参与等问题,致使网上成交量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网站虽多但普遍不盈利。为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的发  展,商务网站应遵守国际惯例强化基础建设,要有一个“门对门”服务的物流配送系统,采用网络虚拟  技术整合外部资源,最重要的是要选准盈利目标。  相似文献   

15.
物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等职能,社会经济运行中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均涉及到物流.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使原来分散于不同经济领域和环节的相对独立的物流功能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统一为综合物流系统,这不仅提高了物流本身的运作效率,而且更好地适应了市场上用户对物流的要求,使物流业发展成为综合传统运输、仓储行业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中美两国经贸关系,随着20多年前《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的签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迅速发展,贸易额连年增长。进一步推动中美两国的经贸发展,显然是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呼声日高的今天,如何解读美国的投资环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