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前,连锁酒店品牌广西东呈酒店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终止IPO。截至目前,已有多家消费品公司主动撤回了A股的IPO申请,包括八马茶业、想念食品、鲜美来、沃隆食品、老乡鸡等。与此同时,多个消费品品牌成功登陆港交所。值得注意的是,同是龙头茶企的八马茶业和澜沧古茶命运却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2.
传统茶食品仅将茶叶或茶汁简单添加到食品中,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食品的风味和品质,但食品本身高糖、高热、高脂的属性并未得到很好改善。本文基于健康食品原料视角,研究了超微茶粉、茶油、功能性低聚糖和益生菌4种适于添加到茶食品中的健康食品原料,通过将这几种食品原料与茶食品加工相结合,生产出低脂、低热量、高纤维、高益生菌的新型茶食品,使茶食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营养、健康食品,旨在为茶食品生产业提供发展新思路,为茶食品吸引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 食品类GY9505134 一种多味葵花籽、瓜籽仁的制作 方法 40元 该方法是按科学配方将选用的多种调味料对葵花籽、瓜籽仁进行加工而成。该方法做出来的果仁小食品口味香浓、卫生、食用方便。GY9505135 保持鲜度的蟹的切开加工冻结 方法 80元 本发明的出品率高,保持了蟹肉的新鲜和弹性,保存期长,食用口感接近鲜活蟹。GY9505136 一种肉质化菌花粉茶的制作方  相似文献   

4.
<正> GY99030101 一种饵丝饵片的生产方法 40元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使生产出的饵丝饵片经热水冲泡后就能食用的方法,属食品加工领域。它是在配制原料时,添加经植物油热膨化处地的短饵丝,再经蒸熟切丝等工艺后,与其它调料(鸡味、麻辣味、广味)共同包装、生产出具有各种味道的饵丝饵片。这种饵丝饵片用热水冲泡后即可食用,它给旅行和家庭日常食用带来方  相似文献   

5.
无机化学     
利用浓海水生产溴素的工艺方法公开号:CN101045529公开日:2007.10.03申请人: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浓海水生产溴素的工艺方法,利用浓海水空气吹出二氧化硫吸收尾气封闭循环制溴工艺技术,采用空气吹出,二氧化硫吸收,尾气封闭循环生产溴素的工艺方法。包括有酸化、氧化、空气吹出、吸收、蒸馏五个步骤。本发明的效果是采用富集与分离工艺大幅度降低富集成本,  相似文献   

6.
快餐业一瞥     
在最近几十年的时间里,世界快餐业的发展异常迅猛。全世界快餐业年产值达900多亿美元,快餐品种达12000种以上,成为食品加工业、饮食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美国目前已有80%以上的食品企业生产和经营快餐食品,4万多家超级市场经营快餐食品,专营快餐的快餐店占饭店总数的22%,每年的快餐消费额已高达380亿美元,占全美饮食企业收入的45%;日本的快餐生产技术比较先进,快餐品种不断翻新,如快餐盒饭有1000多个品种,各种风味的快餐面在100种以上;  相似文献   

7.
无极茶道     
林语堂说:"只要有一壶茶,中国人到哪都是快乐的。"茶不关乎贵贱,有人在高档茶社品茗论道,有人在家里泡盖碗茶,喝到嘴里,感受到的幸福没有区别。的确,无论在飘雪的北国还是烟雨江南,中国人的热炕头、竹椅旁都不难看到一壶散着幽香的清茶。元代杂剧有"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相似文献   

8.
本发明涉及多层涂膜形成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3C1B体系能够形成均涂性、图像清晰度和耐水性优异的多层涂膜的方法,包括在涂覆物体上连续涂覆第一有色漆、水基第二有色漆和透明漆,并通过同时焙烘如此形成的第一有色涂层、第二有色涂层和透明涂层硬化。  相似文献   

9.
<正> 江苏省连云港极美生化食品总公司是集生产、经贸、科研、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下设生化、食品、酿造等12个生产分公司和经营单位,产品包括食品,调味品及生化制品三大类60多个品种,有40%以上的产品获奖,近10年来,该公司的固定资产增加了10倍,产值和利税实现同步翻番。总公司1994年被省商业厅授予“江苏省商办工业(利税)十强”称号,并被国家权威部门授予全国调味品酿造工业100强企业称号。同年,被省经委审定为国家中型一类企业。  相似文献   

10.
<正> 建材类 GY96091081 浸注人造板及其浸注方法 60元 本发明属于一种浸住人造板及其制造方法,它是在普通人造板中用常压法或加压法浸注入多种油性溶剂,视浸注深度分为全浸注板和部分浸注板。本发明的浸注人造板仅需在普通人造板的生产线上增加简便的浸注设备,就可生产出尺寸稳定的浸注人造板。GY96091082 人造塑面保丽板 60元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装饰用板材,尤指一种质优价廉、防水阻燃的人造塑面保丽板。其主要生产过程是:平置薄膜→铺  相似文献   

11.
《化工科技市场》2007,30(6):20-2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法降解苎麻韧皮纤维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生物脱胶后的苎麻韧皮纤维,采用木聚糖酶和酸性纤维素酶进行降解糖化后,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燃料乙醇。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备料、生物脱胶、洗麻、混合酶降解糖化、过滤、酸性纤维素酶降解糖化、发酵液配制与灭菌、发酵、分馏等工序。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服务     
<正> 本发明是在玻璃或光学塑料上设计出具有宝石色的多层介质干涉膜系,用真空镀膜法制造该膜系,成为美丽的鲜艳的宝石色。本发明还提出了显色技术和制造复色宝石的方法。可制造各种形状、大小的人造宝石,以及生产复色、变色和比天然宝石更鲜艳美丽的人造宝石,该方法价廉,可适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正> GY9601001 冷冻麦穗鱼食品的制作方法 60元 本发明是将麦穗鱼用特殊调料煮制后速冻,或油炸、烘烤后速冻制成的。不仅便于运输、保存,而且食用方便,味道可口、风味独特,可直接食用,亦可做烹调原料,特别是开发了过去人们未曾食用过的麦穗鱼资源。该产品营养丰富,出口国外,很受欢迎。 GY9601002 活力新鲜蜂王浆生产工艺 60元 活力新鲜蜂王浆生产工艺,包括三部分: (1)采用离心取浆法的活力亲身鲜蜂王浆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4.
生物化学     
一种抗氧化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氧化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将血红蛋白干粉溶于水中,然后用中性蛋白酶进行水解,再进行脱盐、浓缩、冷冻干燥等即可。本发明抗氧化活性肽抗氧化能力强;本发明纯度高,  相似文献   

15.
阻燃剂     
《化工科技市场》2004,27(9):63-64
一种粒化复合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公开号:1388208 公开日:2003.01.01申请人: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粒化复合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粒化复合阻燃剂包括粉状阻燃剂、分散剂、增效剂、偶联剂及工艺助剂;将粒化复合阻燃剂的所有组分经低速混合后,进行造粒、筛分、整粒、烘烤,得到成品。本发明粒化复合阻燃剂可广泛用于制备热塑性聚合物的复合物,加工过程简单,无粉尘污染,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  一种含溴聚磷酸酯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公开号:1406943 公开日:2003.04.02申请人:淮海工学院摘要:本…  相似文献   

16.
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前处理技术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食用的动物源性食品非常的多,包括可食用的蛋、奶、肉类、肉类制品(包括动物内脏及其制品)、水生动物制品等全部动物组织就是动物源性食品。由于这些食品受到环境的污染以及农药残留的影响,导致动物源性食品的残留,人类在食用这些食品后,身体健康方面受到损害、威胁。前处理技术是对这些食品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进行处理的过程,包括如何提取、净化、浓缩等方面。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进行了分析,包括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方法。前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固相萃取技术、凝胶渗透技术以及加速溶剂萃取技术;而检验方法主要包括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法这三种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动物源性食品残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十分悠久,近几年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茶产业要想发展,必须进行创新,茶食品是未来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简单介绍了茶食品的概念,阐述了发展茶食品的必要性,研究了茶叶在食品中的具体运用,总结出茶食品的3大种类,最后提出了茶食品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促进茶食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茶爽是安徽福康集团生产的一种休闲食品,是绿茶清口醇、也是无胶基口香糖,在上市策划过程中,对其进行了准确的定位。采取了合适的方式切入市场,倡导了一种潮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香精     
《化工科技市场》2005,28(11):71-72
一种口腔清洁香精;高浓度水溶性的柑桔类香精的生产方法;抗黄曲霉天然香精复合油及其制剂;卷烟包装铝箔纸用香精;高倍天然苹果香精的制备方法;乳化奶油香精配方;一种烤烟香精;一种用于茶叶食品的茶香精及其制备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精细化工     
旱地快速长效除草剂公开号 CN 1332964A 公开日 2002.1.30申请人许华美摘要本发明涉及农药加工领域,是一种供非耕地、林地、农作旱地除草的快速长效除草剂的加工生产方法。本发明旱地快速长效除草剂是由有机杂环类除草剂与磺酰脲类除草剂或均三氮苯类除草剂的复合剂,其特点是:可根据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