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股和A股上市资源的互动会带来两个市场的同步发展:H股市场充分活跃,A股市场逐渐改善资产配置功能和融资功能。  相似文献   

2.
2003年H股在一级市场上的筹资额与A股旗鼓相当.这并不意味着,H股市场会取代A股市场,成为中国企业上市融资的主要渠道.恰恰相反,H股市场的发展对A股市场的建设应该有非常积极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3.
A股H股收益率和波动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股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对中国吸引外资,促进国外投资者了解中国企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考虑到H股市场得到信息的快捷性和准确性,本文重点研究了A股和H股之间收益率和波动率的关系,根据A股和B股相关研究和最后数据实证分析我们发现A股和H股两个市场的收益率并没有显著差异,然而H股的波动率却显著高于A股的波动率.而后对造成此结果的原因也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迅雷 《新财富》2011,(4):36-38
近年,不少A+H股票的A股相对H股由大幅溢价转为明显折价。这一来是全流通和私募崛起带来A股市场巨变,大盘蓝筹股被低估;二来是A股投资者投机偏好的影响。投资者的不成熟,导致企业在两市不同的行为模式,A股央企最近9年平均分红率为20%,而H股央企则达36%;  相似文献   

5.
从血缘上说,A股市场和H股市场几乎有天然的渊源,地域上相近,亦有不少股票横跨A股和H股,以至于香港股市常常被作为A股市场的参照物被提起。关于A股市场的缺陷,香港市场的经验,这些话题在A股下跌到相对底部的时候被反复提起。针对这些问题,作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委员、香港大福证券董事总经理的黄绍开先生可能更有发言权,在香港证券市场驰骋超过20年,同时又经常赴内地,而且多次给证监会官员授课,对A股市场也是了然于胸。自然,在接受记采访的时候,话题就从A股和H股会否价格接轨开始了。  相似文献   

6.
尚言  王勇 《三联竞争力》2004,(2):22-22,23-27
2003年A股市场的相对疲弱更加反衬出H股的“牛”,一年之内上涨150%。有人说着价值回归,有人却在提醒泡沫再现,各路资金在这一轮财富神话中角逐  相似文献   

7.
自1993年青岛啤酒率先在A股、H股两市场交叉上市以来,两市场间的交叉上市股票价格一直存在"同股不同价"现象,即"A股溢价、H股折价"现象。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尚不成熟,未能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通过对交叉上市股票价格差异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推动我国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黄丽琳  崔轩 《北方经贸》2008,(4):102-104
文章以2004年12月15日到2007年10月10的中资H股价格指数的收盘价数据为基础,利用GRACH模型研究了H股价格指数序列的波动性。结果表明,中资H股价格指数波动具有明显的波动聚类性、持续性和非对称性,印证了利空消息比利好消息对中资H股市场具有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易宪容 《财经界(学术)》2004,(2):44-44,47-49
如果没有公司的业绩支撑,H股价格飚升除了是炒作还能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OFⅡ雷声大,雨点小,雨点小小在真正可能投资于A股市场的资金量上,雷声大大在高唱选股理念上,近来OFⅡ们纷纷表示不看好同时有H股的A股股票,不免在市场上引起一阵鼓躁,脚踏A股H股两条船的上市公司在中国股市多多少少有些贵族派头,这些公司大多是国内各行业举足轻巨的企业,尤以港口.高速公路、电力和航空等公用行业为主,OFⅡ偏偏唱空它们,令人有30年河西之感。  相似文献   

11.
陶冬 《新财富》2007,(6):32-32
放宽QDII限制导致的国内热钱跨境流动,可以缩小A股与H股之间的价格偏差,不过两者之间不可能有完全的套戥,指望同质的A、H股出现同价是天方夜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严烨 《商》2013,(17):170-170
引言 过去的十几年间,不少中国股市选择在多个证券交易所交叉上市募集资金。除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也是主要的选择之一。按照经典的金融学理论,因为同一家公司的A股与H股有着相同的未来收益和同等的股东权利,并且这家公司的A股和H股有着一样的风险性质,因此在资本市场充分融合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2月15日及16日,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保险)相继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这是国内首家以A+H方式同步上市的保险公司,并成为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的保险第四股。新华保险本次确定H股及A股的发行价格分别为28.50港元/股和23.25元/股。此次新华保险全球发售股份数目为3.58亿  相似文献   

14.
尚言  王勇 《三联竞争力》2004,(2):22-22,27-28
回望H股10年,与其他资本市场一样,都有着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内在规律。低迷时要耐心,疯狂时要警醒,平常心说着简单实则不易  相似文献   

15.
QFII雷声大,雨点小,雨点小小在真正可能投资于A股市场的资金量上,雷声大大在高唱选股理念上,近来QFII们纷纷表示不看好同时有H股的A股股票,不免在市场上引起一阵鼓噪,脚踏A股H股两条船的上市公司在中国股市多多少少有些贵族派头,这些公司大多是国内各行业举足轻重的企业,尤以港口、高速公路、电力和航空等公用行业为主,QFII偏偏唱空它们,令人有30年河西之感。  相似文献   

16.
下跌行情中A股与H股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1只A+H股在这次熊市行情中股票的收益率和波动率进行比较研究,试图分析在公司基本面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市场结构不同所带来的A股与H股的在收益与风险上的差异。在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上,本文将从交易制度,信息传递,和协整理论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A+H股上市公司在年报编制披露上要遵循国内和香港两地的规则要求,该文就A股和H股的年报编制披露的流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就有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尚言  王勇 《三联竞争力》2004,(2):22-22,29-31
2003年H股牛市可谓圈钱良机,多家企业搭上顺风车,掀起IPO高潮,募得大笔资金;另有数家企业趁机减持或发售新股圈钱。在投资银行的眼里,2004年这一幕还将继续。这一切都需要投资者买单  相似文献   

19.
尚言  王勇 《三联竞争力》2004,(2):22-22,31-32
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2003年的H股牛市无疑让人眼热。但是目前内地资金到海外投资仍受到诸多限制,地下渠道成了公开的秘密。也许,QDII制度的推出已为时不远  相似文献   

20.
A股和H股市场软分割因素研究--兼论推出QDII的步骤和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16家双重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H股折价率作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A股和H股市场的软分割因素主要有公司规模、股份流动性以及A股流通股股东的被补偿预期等。本文认为,QDⅡ将成为消除A股和H股市场分割的重要制度之一。并对推出QDⅡ的步骤和时机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