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外贸易     
《新理财》2005,(12):5-5
中美达成纺织品配额协议;贸易顺差逼近1000亿美元高点;中国农化企业可能就侵权禁令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2.
为保障纺织企业用棉需要,经研究决定,近期发放2022年第一批棉花关税配额外优惠关税税率进口配额(以下简称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现将配额数量、申请条件等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配额数量 本次发放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数量为40万吨,全部为非国营贸易配额,限定用于加工贸易方式进口.  相似文献   

3.
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业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世瑜 《金融博览》2004,(12):40-40
2005年1月1日,统治世界纺织品贸易40多年的配额体制终将走到历史的尽头,世界纺织品贸易将如期迎来自由化,真正进入“后配额时代”。对深受配额限制的纺织品生产大国中国而言,国外业界和媒体预言,中国将是配额取消后的最大赢家。  相似文献   

4.
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战略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平 《银行家》2005,(4):114-117
按WTO规定的进程,2005年1月1日起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取消纺织品服装贸易领域的配额限制,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将进入WTO的后配额时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世界纺织品服装配额全部取消已成定局。应该说。纺织品配额限制的取消.新的游戏规则的实施,的确为中国纺织品服装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应看到,虽然歧视性的配额体制按时间表逐步解体,但限制我国纺织品出口高增长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也甚嚣尘上,为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陈志萱 《金融博览》2005,(10):49-49
近日来,有关中国纺织品配额问题在欧盟一些国家闹得沸沸扬扬.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和芬兰政府向欧盟委员会大声疾呼,要求放宽配额.欧盟的一些进口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协会也纷纷起来反对配额,认为他们正面临着二战之后最大的服装危机.  相似文献   

6.
常紫星 《时代金融》2011,(32):25-26
面对全球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迅速发展和国内产业升级的资源整合需要,中国亟需建立国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特别是作为其基石的配额分配法律制度。作为碳交易机制的法律机理,应明确国内碳排放权配额分配以行政许可为其运作模式,采用"总量—分配"的配额分配制度,分阶段、渐进式从无偿分配过渡到有偿购买,并将其与清洁发展机制有效衔接,以确保我国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机制的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7.
我国碳会计的发展急需突破理论认识和实践设计上的瓶颈。立足于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的经济实质,通过考察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依托的"总限-交易制",提出"二元观"理论视角,将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理解为:依法实施碳排放的权利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遵从法定配额进行碳排放的义务。由此,将企业获得的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等量地确认一项资产"碳排放权—法定碳排放权"和一项负债"应缴碳排放权—法定配额义务",建立逐期核销机制,以及按碳排放权配额的交易、清缴和结余等实际管理情境开展核算。这一碳会计方案,可契合"总限-交易制"的环境管制和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经济实质,预期可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和国家碳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8.
《财会学习》2007,(11):9-10
根据《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03年第4号),制定了《2008年羊毛、毛条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实施细则》,现予以公告。  相似文献   

9.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友志 《金卡工程》2009,13(4):224-224
随着全球纺织服装贸易配额的全面取消,纺织品配额已不再是贸易歧视、限制出口的主要障碍,取而代之的是产品质量的环境指标和安全认证等绿色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0.
关税配额是限制进口的一种措施,它不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进行限制,而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对一定量的进口商品实行较低的关税或免税优待,但对超量进口的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甚至进行罚款。关税配额最早是作为防御性的贸易保护措施而被采用的,随着市场资产的不断加剧,以及普惠制的实行,关税配额制大为扩展。关税配额也成为贸易战的手段之一,配额的确定、扩大或缩小,都成为施加压力的手段。进口配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进口数量和金额,以限制进口的一种措施。一旦进口商品达到所规定的数量或金额,进口配额制的国家便停止…  相似文献   

11.
数字     
《证券导刊》2011,(1):5-5
权威人士透露今年稀土首批出口配额下降约50% 权威人士2010年12月30日透露,各方对商务部公布的2011年稀土出口配额下降幅度的推测并不准确,实际情况由于2011年首批稀土配额中新列入了外资企业,2011年首批稀土出口配额跟上年不能简单对比。如果按2010年统计口径计算,20l1年首批配额是2010年首批配额的一半...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关税的逐步降低和非关税贸易措施的逐步取消.国际贸易呈现全球化的趋势.2005年配额取消之后.中国作为世界纺织品出口的第一大国在后配额时代中挑战大于机遇。  相似文献   

13.
财税资讯     
《湖南地税》2005,(5):4-5
教育储蓄实行分学段免税制;税收“新政”激起车市波澜;税务系统积极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28万农税干部明年结束征税历史;我国加速建立健全税收信用体系;税制改革要体现环保要求;汽、柴油消费税管理办法实施;税务总局明确东北税改优惠范围;国税总局:欠税要进行无限期追缴;税收减免管理标准获统一;防腐败着力点:盯住“一把手”;税收整顿剑指房地产;2006年粮食、棉花进口关税配额数量敲定;上半年全国征收社会保险费达1200亿元;国内首只ABS将发行免收营业税和所得税;发改委欲调低支线客机购置税方案将上报国务院;合并缴纳企业集中付费税前扣除规范出台;克林顿郑州行酬金25万美元个税无需在中国交纳。[编按]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月1日,统治世界纺织品贸易40多年的配额体制退出历史舞台,进入到了“后配额时代”。这对于世界贸易体制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国而言,作为一个纺织品出口大国,毫无疑问是非常好的机遇。但从这两年的实际情况来看,配额的取消虽使我国纺织品的生产能力得以一定的释放,但增长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取消配额制后我国仍然面临着激烈的贸易摩擦。一、我国纺织品贸易摩擦现状分析(一)我国在配额取消初期出口量暂时激增给人以假象在配额制取消初期,我国原属于配额管理的纺织品出口一度增长幅度很大,对美国的出口增长幅度达到了250%,对欧洲达到了82%。但是,这只是一种假象。因为按照十年前乌拉圭回合达成的WTO的ATC协议,发达国家应该严格履行承诺,分阶段地放开配额。但是,发达国家并没有这样做,他们把比较紧俏的和发展中国家最有出口潜力的那些配额保留到最后,美国保留了90%,欧盟保留了70%,以至于到2005年1月1日体制转换的时候,中国纺织品出口激增。所以所谓配额取消初期我国纺织品出口大量增加是不真实的,是发达国家企图采用贸易保护措施而寻找的借口。(二)“242”条款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2005年一季度纺织品的...  相似文献   

15.
韩洁平  刘璇 《时代金融》2013,(24):211-212
碳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在借鉴其他领域保护价格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建议在中国的碳市场中制定排放配额价格下限,且排放配额价格下限应等于边际减排成本。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回归参数进行最小二乘估计,构建了幂函数形式的排放配额价格下限计算和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出了中国1960-2008年历年的边际减排成本。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于2011年颁布《“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建立了我国碳排放配额分配体系。但由于施行时间较短,分配体制并未成熟。碳排放权分配机制是未来开展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的核心支撑体系。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下的分配机制发展成熟且成效显著,具有较强借鉴意义。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欧盟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机制与特点,结合我国现有分配制度,为完善我国碳排放分配模式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WTO《纺织品服装协议》从2005年1月1日取消了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纺织品贸易作为在我国较强优势的出口产业,在收益于取消配额后的自由贸易同时,也面临着随之而来的各种传统和新型贸易壁垒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尤毅 《海南金融》2023,(3):39-46
本文简述了我国碳交易制度的发展历程,概括了碳交易市场的特征,认为我国碳配额管理和碳交易存在制度层级低,权威性和有效性不足,配额机制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结构不成熟等问题,建议对碳配额管理和碳交易进行立法,科学确立碳基准价格,充分发挥碳价格机制作用,对高碳和碳密集行业、企业确定碳排放峰值及年限,完善碳额度分配机制,加强对碳排放的监测、报告和核查。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月1日,统治世界纺织品贸易40多年的配额体制退出历史舞台,进入到了"后配额时代".这对于世界贸易体制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国而言,作为一个纺织品出口大国,毫无疑问是非常好的机遇.但从这两年的实际情况来看,配额的取消虽使我国纺织品的生产能力得以一定的释放,但增长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取消配额制后我国仍然面临着激烈的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20.
媒体头条     
《证券导刊》2011,(20):5-6
欧佩克将考虑上调产量配额 一位高级代表透露,下周在维也纳召开的欧佩克(Opec)石油部长会议将考虑上调产量配额,这将是近4年来第一次上调。鉴于欧洲炼油厂的检修季即将结束,预示原油需求将随之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