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宏  王文通 《企业导报》2010,(6):220-220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综合课程,其核心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内容为若干学科的有机结合;具体说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综合课程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多元性、开放性、层次性、实践性、时效性、情景性。  相似文献   

2.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模具零件的工艺设计与加工工艺规程编制,但是,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很难达到该目的。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思路,按模具制造工艺员岗位技能的要求改革《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学生基本能编制常用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相似文献   

3.
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引领方向。本文在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确定课程原则的基础上,以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成本会计》为例,按照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主要任务,基于工作过程展开。各项任务的教学过程从内容到实践,自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单元。  相似文献   

4.
堵琴娟 《价值工程》2011,30(14):207-208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当今职业教育最先进的课程开发方法之一,它强调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企业、行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广泛共识。本文基于社会调研工作的分析,探析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5.
魏秋兰 《价值工程》2011,30(5):274-275
高职《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汽修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文章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该课程模式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熟悉掌握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现代汽车电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将《纳税筹划》课程设计成学生更能接受的模式,使《纳税筹划》课程的教学更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需要将工作过程导向引入高职《纳税筹划》课程建设。本文主要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纳税筹划》课程教学设计展开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会计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必须看到,高职会计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工作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如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人才成为高职会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高职会计教育中《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分析了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方法的内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这种教学方法在高职会计教育中《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庞长江 《价值工程》2015,(4):255-256
本文介绍了《数控车床维修》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实施和考核评价方法,说明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符合数控机床故障排除的一般规律,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应当确立为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对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点,现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及研究的必要性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托北京市教委批准立项的北京民办教育发展促进项目——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会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针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进行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吴宏林  倪小燕 《价值工程》2014,(11):284-285
对于经管类专业,高职教育追求的是熟练掌握流程化、综合性的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流程是一种集成协作的工作方法,强调的是某种活动在其开始到完成过程中,由多个环节按照顺序集成且共同完成活动,为高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培养结构框架。以工作流程为框架的课程按照流程对实际工作进行分解,然后依据连续性对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及工作情景进行组织和开发,形成围绕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工作流程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2.
闵丽平 《价值工程》2011,30(8):218-219
高职英语教学应该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学生毕业后就业岗位要求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制定工学结合的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组织上采取工学结合"六步法",实行"任务驱动"教学,培养自主学习。开发工学结合的教学资源,建设网络课程,提供开放的教学环境,保证学习时间开放、学习地点开放、学习环境开放、学习资源开放,全面培养学生英语素质,提高岗位技能。  相似文献   

13.
范明 《价值工程》2013,(2):242-244
国际货代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和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以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下高职国际货代实务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和课程设计方案,从介绍该课程的性质、特点、开发的必要性以及开发思路进行阐述到对考试进行改革,在实施了2年的教学改革后,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以期对同行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如何使高职课程设置和内容区别于本科,充分体现其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特征,是高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GIS专业的课程改革,探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GIS课程体系开发。  相似文献   

15.
李杰  李永荣  程丽 《价值工程》2014,(21):277-278
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校企合作大多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如何选择恰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深度有效合作?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何突破浅层次、表面化校企合作的瓶颈,成为现今高职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以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阐述了该院在建立整合企业资源,发挥学校教研优势的管理机制方面的新探索,并提出其中的不足,希望探索出真正能够实现资源互补,达到"校、企、生"三赢的职业教育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邢宝亮 《价值工程》2013,(31):288-289
基于工作过程对一体化钳工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与教学实践,按照六步教学法进行教学情境设计,通过一体化课程改革教学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教学资源陈旧匮乏、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与实际脱节等问题,以程序员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为目标,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软件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体现了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的特点,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药理课程改革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选择同一教师授课的两个班级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班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实验班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按照病人的诊疗流程和用药过程设计课程内容,构建5个学习情境、13个学习单元、56个项目任务,每个单元用一个综合实训项目将教学内容串联在一起。授课后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实验班学生、临床见习和实习带教教师进行调查,并对两个班终结性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班终结性考核中期末理论成绩和综合实训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班(P<0.01);实验班98.0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100%教师认为营造了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氛围。结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药理课程改革,适应目前高职教改要求,更加注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董皓玥 《价值工程》2010,29(35):293-294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教学主体以企业为主、以学校为辅,教学内容以实践为主、以理论为辅。中国"订单式"职业教育模式,亦以企业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依托、以能力为本位。可见,中德两国的职业教育均建立在"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之上。而基于工作过程的"包容性"课程体系的架构,已成为高职院校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可回避的方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