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电产品市场》2005,(3):50-51
会展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正日益走向专业化、品牌化、中国西部(西安)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同中国(沈阳)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一样,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行业例会,自2003年起,两会东西呼应,携手并进,为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休憩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机电产品市场》2005,(4):42-43
2004年11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辽宁召开的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实现装备制造业现代化,取决于我国机床发展水平。振兴装备制造业,首先要振兴机床工业,我们要大力发展国产数控机床。此前,温家宝等国务院领导曾批示: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国产机床特别是数控机床的规划和政策,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水平。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和批示深刻揭示了机床工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振兴装备制造业机床工业要先行的战略发展思想,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啸涛 《商》2014,(11):246-246
装备制造业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水平和工业实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结合产业集聚理论分析贵州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并为加快贵州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基础,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通过以主成份分析法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发现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七个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水平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处于中游这两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应当作为黑龙江省重点发展的产业。  相似文献   

5.
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的装备制造业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它们凭借在装备制造业上的优势成为工业强国。这四个国家的装备制造业由于演化路径不同,因而四国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升级模式,在竞争力提升方面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在装备制造业方面总产值较高,但是关键技术上较上述四国还有不小的差距。通过借鉴美、日、韩、德四国在装备制造业上的不同经验,有利于畅通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曾经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近年来,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趋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不高。本文在分析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基础之上,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以分析,并提出了以技术创新推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政策动态 国务院部署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最近,国务院在西安召开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并讲话。6月底,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确定了主要任务和重点突破领域,制定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泉  张飞翔 《现代商业》2012,(29):62-63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并在近期呈现出围绕一定汇率水平小幅波动的态势。在此背景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贸易形势受到显著影响,与同类型国家相比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正在逐步消失。但同时,人民币汇率升值也为加速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面对正反两方面影响,只有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才能克服不利因素,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占据长期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装备制造业区域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行业,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其竞争力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经济实力。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衡量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来对我国各地区的装备制造业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增强我国不同地区装备制造业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愈演愈烈,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科技的进步。要想在新时期重振装备制造业雄风,就必须增加研发资金投入,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文献的分析,提出了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重点领域的决策过程,并运用DEA模型对于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现状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1.
装备制造业面临物料管理粗放的问题,使物料编码成为难点。对物料进行编码是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企业需要进行物料编码标准化工作。借助编码标准化及提升物料准确性,进行相应的管理优化可实现装备制造业信息化,还能实现准确的运营管理。针对物料编码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物料编码的原则和功能,并结合装备制造业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装备制造业的物料编码方案,能有效解决装备制造业中物料管理粗放的问题,为装备制造业实现信息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乔浩 《商》2014,(46):164-165
山西的几大支柱产业分别是煤炭、焦化、电力、冶金,而经过多年的发展,装备制造业俨然成为这四大产业之后的第五大支柱产业.可见,作为工业的基础,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综合实力.因此,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便显的尤为重要.本文经过剖析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特征,并与海内外装备制造业进行了类比分析,拟定了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和详细措施.同时针对其在发展过程中表露出来的一系列的问题,经过各方面的讨论与协商,多位专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改变,长三角装备制造业在其出口贸易上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从长三角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现状入手,总结目前长三角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对策,为长三角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体系,可以说我国现在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然而,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国际竞争上并不具备优势,甚至很多技术具有极高的对外依存度。从总体来说,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大而不强,而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状况与整个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有着重要的关联。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迅速成长起来的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对比发达国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一流国际装备制造业企业,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15.
装备专区     
《化工科技市场》2004,27(2):46-48
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国际标准化与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论坛上,有专家建议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应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用标准化战略来打造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平台。同时,实施标准化战略、打造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平台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装备制造业大国,虽大不强,只有不断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才有助于实现装备制造业的“大到强”转变,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笔者在分析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姚铄 《消费导刊》2013,(9):32-34
收集2006-2010年较全面、连续的装备制造业动态数据,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我国及30个省级地区装备制造业经济效益水平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得出各地区装备制造业5年间经济效益动态发展综合得分与排名。总体看来,部分装备制造业大省经济效益水平一般,与其经济规模不成正比。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经济效益低下,排名靠后。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经济效益较低这一结果,提出了掌握核心技术、深化结构调整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华  卫晓东 《北方经贸》2023,(4):43-45+117
论文通过2011-2020年装备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使用了相关性分析、回归性分析与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方法探究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其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政府补助和研发投入的增加均会改善其企业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还表明在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研发投入发挥了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过程及结论,可以从实证和理论两个角度上,为如何优化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政府补助和研发投入的政策制定提供建议,从而提高其企业绩效的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升级互动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茂盛 《市场周刊》2007,(10):62-63
通过对国外制造业和物流业互动发展历程的考察发现,现代物流业和制造业升级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制造业为现代物流提供了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水平,制造业发展释放了物流需求,而现代物流业推动了制造业技术结构升级,现代物流对制造业升级至关重要。关于现代物流在微观和中观层次上对制造业升级的具体作用机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数字技术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路径,这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装备制造业是齐齐哈尔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而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通过分析齐齐哈尔市数字技术赋能装备制造业的优势条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关键突破路径在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以及数字经济共同体等专项行动,使得数字技术与装备制造业供需耦合,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推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