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听闻,五粮液盼望多年的造车牌照终于拿到手,可以圆多年来的造车梦了。我对五粮液这次“酒后驾车”不看好,不仅这一次,我一向不看好五粮液的多元化,从要做亚洲一流的制药集团不了了之,到入主华西证券却在股权过户前被叫停,或是投资亿元进军日化市场,还有用100亿元打进IT行业,以及投资上亿元欲成为西南的服装老大。不是我有什么偏见,而是我觉得五粮液的多元化一直不得要领,而且多次多元化尝试后其水平仍没有长进,钱花了,教训一点没买来。这一次五粮液多元化的“自驾游”,其前途同样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
五粮液“醉酒造车”,首先是要为其数十亿的资金寻找出路,寻找新的增长点。受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刺激,“产能放空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大问题”,五粮液“醉酒造车”顺当地搭上了政策便车。但这个局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3.
孙涛 《新财经》2004,(12):79-79
贵州茅台与五粮液几乎是中国高档白酒代名词,面对日益萎缩的白酒市场,贵州茅台与五粮液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战略,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贵州茅台选择了“做好酒的文章,走出酒的天地”的专业化战略,五粮液则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谁的战略选择将会胜出,现在还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4.
“我投资了不少股票,但我不会告诉你具体是哪一只”。
  2014年12月20日,在郑州举办的鸿园资本论坛上,头顶“世界顶级投资大师”、“华尔街神话”等诸多光环的吉姆·罗杰斯先生直面《中国经济周刊》。这位已经造访河南七次的“大侠”以其超人的智慧和幽默、坦率赢得阵阵喝彩,坦言他的生意与生活……因为看好中国经济,他甚至“想在河南开拖拉机种地”。  相似文献   

5.
《浙江工商》2009,(10):42-43
股神巴菲特有一条著名的理财法则:要投资易了解、前景看好的企业,但是在2008年巴菲特拿出了18亿港元认购了比亚迪约10%的股份,这个“两年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中国公司,新能源、可充电电池业务……无论从哪一方面也称不上“易了解”,巴菲特也承认他对这些业务一无所知,这无疑是违反了自己多年来的投资准则。但是股神看的更多的是前景,“他们做得非常出色……如果比亚迪不成功,我将非常惊讶”。对于比亚迪的未来,巴菲特毫不怀疑。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把高血压称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第一杀手”,非药物治疗高血压成为各国医学专家研究的重大课题,在我国,诞生了一种用中医耳针原理治疗高血压的降压仪,多家企业看好这一产品。于是,出了“降压仪亿元销售大户”;出现了媒体上一些产品的虚假广告;企业之间你告我我打你,出现了法庭上“你死我活”的厮杀;中国生物医学权威发怒,致信国家药监局该管一管;“买50万元索赔100万元”,连王海也加入了这场“好戏”。由高血压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被看作是人类第一死亡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统计,全世界高血压患者约有5亿…  相似文献   

7.
隋行 《中国经贸》2009,(9):76-77
“我看好中国经济,即使金融危机期间也不例外,2008年,我唯一投资的股市就是中国股市,我是在2008年10月和11月买入中国股票的。”罗杰斯日前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表示。而对于最近一段时间的反弹,他认为,A股现在已经进入牛市,未来一波大的牛市就出现在中国。一年前,罗杰斯曾表示看好农业、基础设施、旅游,水务板块,而此次他认为酒类、航空业的前景不错。  相似文献   

8.
草丛 《当代陕西》2010,(5):18-19
在西安举办的第14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不仅展现出西安市与咸阳市已经成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投资热土,而且展现出“西咸一体化”又一次成为投资热点。于今年2月21日新挂牌成立的沣渭新区和泾渭新区,不到2个月便赢得投资245亿元,其“投资洼地”效应自有其形成的奥妙之处。  相似文献   

9.
隆冬的北京,寒意挡不住的是人们对机会的渴望。近日闭幕的北京体育产业高层论坛上,活跃着很多身影。一位从事文化投资的女士说“想了解体育产业有哪些投资机会,我很看好体育产业。”  相似文献   

10.
相声明星郭德纲曾调侃道:“说我一夜成名,是哪一夜啊?你告诉我,让我也激动激动!在那一夜之前我已经摸爬滚打了十多年了。”这句话此刻用来形容英利集团。再合适不过。自从赞助了南非世界杯后,这家位于河北保定的企业一下子吸引了国人的眼球。用其员工自豪的话来说:“我们网站的点击率增加了425%。”  相似文献   

11.
与五粮液微妙的“干父子”关系,多元化诱惑,反肉博乏术…这些不利因素正在不断放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5月24日,华为再度发布声明重申不造车,称"华为不造车.这一长期战略在2018年就己明确,没有任何改变." 华为表示,至今为止并未投资任何车企.而在上个月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华为出尽了风头,以零部件供应商的身份为整车厂家站台,为某电动品牌车鸣锣开道.这让舆情对华为产生误解,以为华为在造车.  相似文献   

13.
毛思洁 《宁波通讯》2012,(19):72-74
在种葡萄之前,他尝试了养猪、种草莓、养黄鳝等,但均以失败告终,而这些失败也让他背了一身的债,当时,村里人都不看好他,家人也劝说他不要“执迷不悟”,他的身心压力都很大。“那是1991年,我就欠了18000元钱,这对我和家庭来讲都是一笔很重的负担。”朱屹峰说,“我如果放弃种植葡萄,那我就只好去做泥工,一天10块钱,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1月28日,从南宁供电局召开的现场办公会议中了解到,2009年,将有30多亿元投资于南宁电网的建设,供电能力在2008年基础上将整体提高80%。2010年,还将再安排40多亿元投资建设。这是在南宁市做出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南宁电网进一步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的重大举措。在项目均可开工的情况下,整个“十一五”期间电网建设投资金额将比《南宁市“十一五”电网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原定金额增加2倍,达百亿元,是“十五”期间投资的5倍。  相似文献   

15.
投资讯息     
台商看好越南投资环境亚洲金融风暴后,台商重又看好越南投资环境,决定重新返回越南市场。台塑、远纺、中钢、统一等企业集团都展开了对越南的投资活动,形成了又一波台商赴越投资热朝。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以往十多年,台商对越南投资都以中小企业为主,目前已转为...  相似文献   

16.
在2006年五一黄金周深圳春季房交会上,由网上发起“不买房行动”的深圳市民邹涛,从虚拟网络走进现实空间,开幕日当天,邹涛一边向前来观摩楼盘的市民派发专门印制的“不买房行动”名片,一边邀请市民签名参与,一时引众多市民的响应.按照邹涛所述的“不买房”理念,并非是永远不买房,而是希望能够买到性价比更好的房子.为此他呼吁:“在房价回归理性之前,我希望大家能够共同行动起来,看好自己的血汗钱.”  相似文献   

17.
冯洁 《浙江经济》2009,(19):36-38
巴菲特、盖茨、李嘉诚……郑立好像做着和他们相似的事情。或许有一天,他也会资产激增,成为顶级富豪,而这一结果的前提则是“多元化”投资。或许知道“立元”的人还不多,但郑立的十年练就、“立元”的快速崛起,好像给了我们某种暗示……  相似文献   

18.
蓝月 《东方经济》2003,(5):37-39
不同行业的企业总有不同的成长之路,而选择什么样的行业,其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不尽相同。对于这一点,做过贸易型企业,现在正经营着一家防爆设备的实业型企业的华保尔,有着深切的体会。他现在的钧华防爆设备有限公司,就是一个高附加值的特殊行业中的生产经营单位。“企业成立两年了,我认为还是属于投资期,尽管投资周期长,见效不如贸易企业快,但我对自己这两年来打下的扎实基础,对自己的实力和行业前景非常看好。”  相似文献   

19.
赵忆 《中国西部》2011,(19):67-67
就像歌曲《加州旅馆》的名气溢过了它的创作者老鹰乐队一样,五粮液的知名程度也远在其产地宜宾之上,这几乎不可避免地使人产生逆向错觉,而我,也一直忽略宜宾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存在将它与美酒划上等号。  相似文献   

20.
20年前,广东南海农民李兴浩用卖了一年冰棍赚来的几百元钱开了家碎布厂,加工抹布卖到工厂。几年后,他又用卖抹布赚的钱建起服装厂。“有钱就滚大”,李兴浩先后又开了五金店和电器维修店。   如今,李兴浩已是志高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企业资产达十几亿元,他持有公司90.8%的股份。像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在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里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