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以限购为代表的住房需求管理政策是否应退出,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论文将住房限购政策抽象为针对"住房投资性需求推高房价"这一假设命题所进行的准自然实验过程,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尝试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对该准自然实验过程作了量化描述与实证分析。基于中国115个城市数据实证结果发现,在控制收入变量后,限购政策对限购城市房价的水平值无显著负面影响。实证结果支持了投资性需求是推高房价重要因素的命题,单纯扩大供给不足以平抑房价波动。住房需求管理政策不应被退出,但限购政策可能被更科学的需求管理或需求引导手段所取代。  相似文献   

2.
健康的市场,理论上应处于一个合理的供需状态,使价格保持相对的平衡。近年来我国的房产需求旺盛,除了刚性需求、改善性需求和投资等需求外,城镇化进程也正在产生较大的房产需求。在房产供给方面,由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较长时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绝大部分住房需求被推由商品性住房渠道解决;在市场流动性充裕、其他资产保值增值渠道不畅的情况下,房价从2009年开始一路大幅攀升。在高房价的压力之下,我国直到2011年才进入保障性住房“加速跑”阶段,大举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以及公共租赁住房,但已然失衡的局面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得以改善。与此同时,商品房价格已经飙升到高位区间,给普通购房者增加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加强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失灵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王志伟 《上海房地》2013,(11):13-15
十几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业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价格也随着需求等诸多因素逐年攀升,并且历经多次宏观调控而持续上涨。基于房价的抗跌性及居民的房价不败预期,学术界和行业将这种房地产需求称为刚需。一、住宅市场需求细分房地产需求可以具体分类。现有的学术研究.对房地产需求细分并未作太多的研究。经济学意义上的刚性指的是易涨难跌的韧性,常见的有工资刚性、房价刚性.但房价刚性和刚性需求不能混为一谈,刚性需求概念表达的内涵是住房属于居民最基本生存需求。本文根据居民日常生活中对房产的必需程度,把房地产需求分为基本性需求、改善性需求和奢侈性需求三类。基本性需求包括房地产租赁需求、首套普通住房需求、被动产生的住房购买需求(动拆迁产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国际上一般用“房价收入比”来表示房价的合理性与消费者的实际购房能力。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一个地区的住房平均价与家庭年平均收入的比值。比值越高,说明居民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越低:比值越小,说明居民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越高。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超出国际标准至少3倍以上。这意味着,能够买得起住房的只能是少数高收入者,而高收入者自住性住房问题已基本解决,其购房行为主要是为了投机或投资,这构成高房价脆弱的基础。加之社会保障不健全导致民众收入向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分流,及住房供应结构失衡等问题,中国房价的整体下跌趋势已经难以避免。尤其是在房贷新政实行后,  相似文献   

5.
近期,高房价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对于高房价问题,到底怎么看?造成目前国内房价不断上涨的原因很多,消费文化和消费心理的不健全也是其中一大原因。我们自己的住房消费观念理性吗?住房消费心理健康吗?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南京市青年白领的住房需求情况。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婚姻状况、现住房性质、年龄、年收入是影响城市青年白领住房需求的主要因素。城市青年白领的刚性需求与改善型需求受婚姻状况影响显著,住房需求以刚性需求为主,改善需求强烈;年收入的不同导致了房屋单价的承受能力不同,大多城市青年白领可承受的房屋单价与当时南京平均房价仍有较大距离,存在住房困难问题。建议加强住房公积金的住房保障作用,提供一定的租金补贴和首次购房贷款优惠,实行差异化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7.
提出“社会经济层面的房价主导因素存在空间异质性”的观点,在江苏省96个县级行政区划的范围内,对影响房价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探索。将知识图谱和Page Rank算法相结合,梳理影响房价的社会经济因素;用K-means聚类方法按房地产市场特征对江苏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进行划分;用Light GBM回归定量研究各因素对不同类地区房价的影响程度,得出影响各类地区房价的主导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土地供给对省内所有地区房价均有着重要的影响;环境因素、地价及房地产开发投资对高房价、高房价增长率的房价发展型地区影响较大;人均GDP和外商投资对中等房价、低房价增长率的房价稳定型地区影响较大;人口、环境和教育资源对低房价、高房价增长率的房价潜力型地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刘洁 《数据》2005,(8):26-27
高需求带来高房价 房屋需求是在满足了食物需求后,全社会最迫切的需求.目前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居住消费的渴望不断被提升上来.在这一阶段,住房消费表现得非常刚性,从而形成房屋消费的空前繁荣,在强劲的住房需求下,房价不断被推高将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被推高的程度取决于房屋的供给能力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对比.  相似文献   

9.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各项措施体现出“新自由主义”的思想和思维模式。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政策实施主要依赖职工的工资收入,或者对职工低工资的补偿,而不是来源于政府保障性的住房补贴。尽管住房制度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但住房领域的问题仍然严重,表现为房价过高,投资过势,结构不合理以及贫困人群住房问题面临挑战。因此,建议缩小住房不平等,遏制住房投资过热,稳定房价,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10.
房产     
《企业文化》2007,(7):4-5
北京热点区域一、二手商品房价差超过30%;高房价难降北京“试水”住房保障分层;八部委联手摸查房价暴涨原因。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镇住房连年过快上涨的原因很复杂,只有对低收入者住房和大套型高价位住房的“供不应求”做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把各种原因搞清楚,才能对房价上涨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提出解决两个“供不应求”和稳定房价的意见和建议。稳定房价,不能采取扩大规模的办法,应抑制投资需求膨胀和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调控套型及供应对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商品住宅价格普遍上涨较快,某些城市的房价甚至出现“飞涨”。造成房价过快、过大幅度上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1998年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把住宅建设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一系列刺激住房需求措施的“惯性”作用;二是前一段时期的宏观调控着力在控制土地供应、限制房地产开发贷款等抑制房地产供给措施的市场反应;  相似文献   

13.
李频 《上海房地》2013,(12):57-57
城市住房问题有两个重要表象:一是房价过高,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不足;二是住房供给不足,无法满足新增人口与本地居民改善需求。其中房价上涨过快最受人关注。其原因可能是城市住房供求问题,也可能是货币过剩、财富载体缺乏的资产价格问题,也会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调控房价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甚至会加剧城市住房供求矛盾。根本问题仍是由于人口流动带来的住房供需矛盾,并不是通过房价调控、住房保障、加大土地供应等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14.
观点荟萃     
李恩平:我国城镇住房市场关系面临结构性转型《房地产蓝皮书》副主编李恩平指出,我国城镇住房市场关系正面临结构性转型,由刚性需求推动的房价长期上涨动力已经不复存在。他表示,当前城  相似文献   

15.
房产如同其他商品一样,其最低价取决于成本,最高价由需求决定。本文对我国高房价现象进行了深度剖析,认为住房的建造成本是形成高房价的基础,住房需求是高房价形成的关键。住房高价位则是由成本和高收入阶层及炒房者的需求共同决定的。因此,对房价的调控一是从可控成本入手,二是进行分类限价。分类限价不仅科学合理,而且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是完全可行的。政府应从价格上保护基本住房需求,对满足基本需求的住房规定最高限价,使其保持在大多数人能承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出现非理性繁荣,从而导致当年12月“国四条”.以及之后一系列调控措施陆续出台,调控的重要目标是“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稳定房价重在使供求关系均衡,也即增加商品住宅供应量.控制投资投机性需求。从需求角度考量,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自住需求规模很大,而我国居民住房消费的一个传统观念是“重购轻租”。这既是一种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17.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中“地王”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王”的产生既有土地供应、需求等基本层面的因素,也有分税制、招拍挂、土地国有等制度层面的因素,同时又受到国际国内经济运行大环境的影响.“地王”不仅会直接推高房价,还会提高房价上涨预期,形成地价房价相互抬高的恶性循环.“地王”增加了经济运行风险,不利于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抑制“地王”产生,要坚决遏制投资投机性住房...  相似文献   

18.
声音     
《东南置业》2005,(88):10-11
2005年的商品房开发用地绝不可能发生地荒,开发商与地方政府行为的不规范,是房地产市场扭曲的主要原因,如果只是抑制住房购买需求,不增加商品房的供应,也是很难解决房价继续上涨的问题,我们的地方政府一直关注房价的上涨,什么时候也关注一下土地拍卖的价格?高房价的支撑是各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9.
今年我国将新建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测算,完成该目标需要13万亿元以上的建设资金。以笔者看,保障房建设的意义已经超过保障房本身。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最少还有另外两层意义:保障房建设对于促进中国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消除房地产泡沫,消除金融风险意义重大。只有解决高房价这个总祸根,才能保证中国房地产健康发展。正确出路是采取“疏”的办法,即增加低价的保障房供应,分流住房市场强劲的购买力,平抑房价的上涨势头,这对平抑市场高房价绝对有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我国部分城市房价持续快速上涨.很多人购房难度越来越大,部分收入并不低的青年人亦面临着住房难题.部分大学毕业生甚至不再愿意在高房价的大城市求职,转而去房价较低的中小城市找工作。其中还有一些毕业后几年的中高端人才也因房价问题.由一线城市转投二三线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