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栀子 《经营者》2009,(5):60-61
一系列的话题行销,迅速将《海角七号》的口碑营销推向高潮,演变为席卷整个台湾岛的“全民海角运动”,影片不仅带动了旅游热潮,连名不见经传的小米酒“马拉桑”也因为植入《海角七号》而一炮走红。  相似文献   

2.
李光爵 《经营者》2008,(23):78-78
2008年在台湾最流行什么?是电影《海角七号》。《海角七号》已经超越电影领域,成为台湾岛内最火爆的文化以至社会热点。带动出强劲的“海角”狂潮,连刚刚过去的两岸历史性的交流活动中,都有“海角”风情的出现……但是。一件特别雷人的事情是,大陆的观众什么时候才能等来这“最好的时光”呢?为什么“海角”如此美好呢?  相似文献   

3.
黄琍 《企业研究》2010,(3):68-69
《阿凡达》的“吸金术” 电影《阿凡达》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画面的精致、唯美、生动,更在于背后商业运作和营销,《阿凡达》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成为一个经典的营销案例。本文通过对其商业运作的剖析,解密《阿凡达》“吸金”之道。  相似文献   

4.
张嘉芬 《经营者》2005,(1):78-81
不管你喜不喜欢,观众都可以在电影里看见一个经营着自己理想的周星驰;他爱吃,所以拍《食神》;他喜欢看足球,所以拍《少林足球》;他热爱中国功夫,所以拍《功夫》。他的电影总是在述说小人物力争上游的故事,告诉观众“人如果没有理想,那就变成咸鱼了”。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2010,(9):12-12
“杜拉拉”火了。 从图书到电影,从电影到电视剧,再加上其他衍生产品的陆续介入(服装、电子收费阅读、网络游戏等),《杜拉拉升职记》全方位的营销发力使其商业价值也在不断升值。  相似文献   

6.
慧珠 《经营者》2009,(5):62-62
名不见经传的小米酒马拉桑因为植入《海角七号》而一炮走红,瞬间晋身知名品牌行列。植入式广告的魅力再次令无数企业主、营销人不敢小觑。随着《海角七号》一夜暴红的,不仅有擅长电贝司的酷派小生范逸臣、风韵魅力的女主角田中千绘,还有一个酒的品牌,台湾小米酒——马拉桑。  相似文献   

7.
赵薇的《致青春》火了。有不少粉丝看了还想再看,一是因为电影的题材吸引,二是赵薇的号召力,三是缅怀自己逝去的青春。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总之观看的人很多,不但自己观看,还推荐身边的人去看,这样就形成了口碑传播,从而掀起了《致青春》热。这是内地著名女影星赵薇执导的首部电影,其票房已经突破6亿,而且热潮还将持续下去。耀眼璀璨的票房得益于背后打青春牌及其无孔不入的社会化营销。  相似文献   

8.
高虎,山东人。上世纪70年代出生。考入中戏一年级开始。高虎接连拍了张建亚导演的《开心123》、周晓文导演的《关于爱的故事》、唐大年导演的《都市天堂》和李萍萍导演的《情路悠长》4部电影。还在电视剧《郑成功》中饰演反一号黄炎。从《北京夏天》里的邵壮到《康熙微服私访记》里的皇太子。从《黑白布局》里的于西凡到《吕不韦传奇》里的赢异人,高虎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注意和圈内人的赏识。  相似文献   

9.
和平 《中国新时代》2008,(10):22-22
电影投资的财富效应吸引了更多资本纷纷进入该领域。贵刊2008年9月号特别策划《电影投资新浪潮中的“投机者”》通过报道原广告行业的黑马春秋鸿、举办大型活动和制作电视节目出身的派格太合以及音像行业的霸主中凯文化在电影产业链上的淘金案例.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电影产业的新商机。  相似文献   

10.
小成本制作的电影《海角七号》,自8月份在台湾上映以来,票房已突破5亿台币(相当于1.1亿元人民币)打破台湾有史以来自制电影的卖座纪录,把外片在台湾的票房放进来比,也只输给《泰坦尼克号》排第二。  相似文献   

11.
《功夫熊猫》不单是想在中国赚很多钱,我们想做在艺术上正确的事情CE:《功夫熊猫》是为打开中国市场做的吗?余仁英:中国电影市场是巨大的。《功夫熊猫》之所以在中国很火,是因为这个故事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东西,我们努力使这部电影能让中国观众喜欢。在我们的工作室里,有中国籍的员工,这个工作室是全球化的,所以有很多地方的人来参与制作这个电影。《功夫熊猫》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我们得让中国观众买账。幸运的是,中国观众看了以后,反响不错。所以我们拍了《功夫熊猫2》和《功夫熊猫3》。我们拍这部片子,不单是想在中国赚很多钱,我们想做在艺术上  相似文献   

12.
阮洪利  李慧楠 《活力》2012,(11):60-60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中的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视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的结合,“声音”的创作在现在愈加被艺术创作者们所重视。影视当中的”声音”成为与画面同等重要有时又更为突出的一个主要元素。音乐进入电影以后,成为电影这个综合艺术的一个有机部分,是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它在突出影片的感情、推动影片的剧情起着特殊的作用。《宝莲灯》中,音乐的作用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正的发挥了同画面同等的作用。由于电影《宝莲灯》是一部动画电影这一特殊性,它的音乐显得更加夸张,更加丰富,更加能够一针见血地表现出创作者的情感,更加能够吸引观众。  相似文献   

13.
陈勇 《活力》2012,(16):112-112
植入式广告属于“隐性广告”,也是“软广告”的重要分支之一。植入式广告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中国,最早的电影中植入式广告是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并成为广告商的“新宠儿”充斥在各种大中小电影里。随着时间的发展,植入式广告的形式也变得五花八门,由一开始的直白露骨,到现在的潜移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策的改变,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如今广告铺天盖地的情况下.植入式广告的时间过长.制度约束不够,数量多、质量差等,都是植入式广告面临的问题。必须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使植入式广告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Awo 《中国企业家》2007,(5):120-121
如果制片商们不立即引以为戒,在下一部007电影中大幅提升主角的品位,本是广告商宠儿的007电影说不定也会落得个“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哀下场啊为什么是007?英国情报员007的系列小说固然声名远扬,但是真正把007送上天字第一号广告代言人宝座的,则是21部以007为主角的好莱坞电影。在1999年的第19部007电影《黑日危机》中,各大厂商的赞助价值就高达1亿美元,不过,这一世界纪录在3年后就被刷新了,并且一直保持到今天。新科纪录保持者正是第20部007电影《择日而亡》,赞助费已经提高到了1.2亿美元。这一笔惊人的赞助金额和相关的营销活动甚至在市场营销史上留名,业内人士皆以“择日再买”名之。  相似文献   

15.
周海州 《经营者》2009,(11):61-63
这部耗资2亿美元的《终结者2018》给中国观众带来了一如既往的视觉冲击和场面震撼。不单单是电影内容精彩过瘾,它在中国营销攻势也是有声有色,从网站的病毒营销,线下的活动支持,与相似软件企业的强强联手,这些都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6.
一部《阿凡达》仅17天时间,就获得13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换句话说,一部电影在17天内就超过了中国一年的票房。而这也正说明,在商业的模式上,中国有很多的投资空间和机会。“文化产业是投资人的蓝色海洋,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7.
“今天的收获不小,既看了电影,又明白了不少政策和村务,比待在家里看电视好得多!”8月18日,重庆市开县白桥镇中柏村年近七旬的老人徐光华看完电影后,在回家路上与村民谈起感想,今年以来,白桥镇把送电影下村活动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举起手来》《小兵张嘎》《倒计时》《血战台儿庄》等一部部抗战历史片,深深吸引了当地群众,激起广大百姓的爱国热情,电影放映队每到一个村,银幕前后都会聚集很多人,大家都全神贯注地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沉浸其中,时而会心一笑,时而闷声不语,桂花村一位年长的村民对放映员说:小时候,我们总把放电影当成过节,不管路途多远,走得多累,能够看到一场电影,就是最大的幸福。今天,你们又让我们过节了”。  相似文献   

18.
泰田 《经营者》2014,(17):66-75
在著名美国电影《黑色通缉令》里,有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当布鲁斯一威利斯骑了辆从黑帮手里抢来的摩托,接上女友要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女友问:“你从哪儿弄来的摩托车?”布鲁斯·威利斯说:“这不是摩托,这是辆哈雷。”  相似文献   

19.
2013年6月27日电影《小时代》上映,单日票房高达7300万元,打破了国内2D电影首日票房纪录。3天之后,票房超过2亿元,截止下线创造了过5亿元票房的神话。相对于《小时代》影片的内容,更引人注目的是其电影整合营销的能力,毫不夸张的说,正是其团队的营销成功缔造了《小时代》的票房成功。根据其电影发行公司乐视影业的宣传方案来看,《小时代》发行中屡造“神话”,一方面与其把握了核心资源“郭敬明”有关,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其借了大数据时代的东风,创造了电影营销的新模式,给予整合营销这一名词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20.
如何重振中国的电影产业,关键之一是要重新培育国产片的观众群。诚然,我们的好电影太少是近年电影观众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但与此同时,我们的这些国产佳片由于产销脱节以及宣传工作不到位,常是“锁在深闺人未知”。因此,如何从生产、营销、宣传、发行等各个环节上都做到精益求精,就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