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发展动力与阻力共生于一个发展矛盾体中,源自于生产方式的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协调与不协调的统一。因此,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进而来自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和调整改革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十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实践,同经济理论工作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改革以前几十年来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大缺陷,就是单纯地研究生产关系,而忽视生产力及其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研究。这种脱离生产力发展状况来研究社  相似文献   

3.
徐士兵 《商业时代》2012,(35):18-19
判断生产关系优劣的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但不能把生产关系等同于所有制,不能简单地从所有制的角度考察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应当综合地从生产关系的具体方面,从直接的生产过程、交换,特别是分配方面来考察生产关系是否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从而判断生产关系优劣。  相似文献   

4.
董志民 《商业研究》1992,(5):3-5,16
<正> 我国的改革,以年初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标志,进入了一个重要发展时期。随着改革深度和力度的加大,活跃的生产力明显地受到生产关系束缚。因此,是否重新构造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生产关系,直接关系到改革成败,是当前的中心课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工和激励的新农村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化与分工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必然要求,而农村生产关系的发展将在根本上决定农村社会分工与专业化的内外在激励与约束.因此,新农村建设在着力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应努力改革农村的生产关系,完善和深化农村市场化交易机制,形成促进农村专业化和分工水平提高的外部和内在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公民文化具有提高公民素质、消解社会矛盾、化解冲突的功能,因而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客观而积极地看待公民文化对于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的作用,对于培育公民文化、促进公民社会成长,积极促进生产关系改革、实现社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民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公民文化的发展会对既有的生产关系提出变革要求,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7.
郭申夫  马骏良 《商业研究》1995,(12):18-20,23
浅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的必要性郭申夫,马骏良,于晓萍目前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改革时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运用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合的规律,来探讨我国现阶段混合所有制经济存在的客观性及活力.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混合所有制将逐步向完全的社会所有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资本运动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表现为企业生产能力扩大与劳资关系紧张之间的冲突,依据马克思关于资本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可以发现,构成我国资本运动生产关系内容的劳资关系已日趋滞后于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深化对资本本质的认识,强化政府对资本专制的外在约束,依靠企业及工会的共同努力,是缓解劳资关系矛盾、改善企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冲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法律观是以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为依据建立的。社会的发展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其中。体现特殊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资本的运动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它贯穿了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其运动的结果必然是经济全球化。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中国,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利用世界经济舞台,发展我国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分工理论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重要思想之一。分工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分工的发展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二者紧密联系。分工作为特定的生产关系的社会存在形式,分工决定并且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在分工的基础上,阶级和国家产生。社会分工既促进了人的发展,也制约了人的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应大力发展生产力,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实现分工的和谐发展,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1、正确认识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我们认为,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属于生产力范畴,本质是发展生产力,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进一步说,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是生产力发展规律决定的.但是,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是在某种基本经济制度和某种经济体制环境下进行的.因此,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经济体制的转变,必然对生产力发展和  相似文献   

14.
高阳 《商》2012,(7):158-158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工资制度不再适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为了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以及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传统的工资制度顺应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经历改革。  相似文献   

15.
政治经济学所说的生产力,是相对于生产关系而言的。把生产力看作是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看作是在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部门经济学所说的生产力,是指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力(以下简称物质生产力),如工业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商业也是一个经济部门,但很  相似文献   

16.
马奇凡 《财贸研究》1996,7(2):42-45
<正>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生产力水平与发展要求)规律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的地位,人们早已认识。但是,对这一规律的研究却迟迟深入不下去。症结在于没有深入分析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核心层次,揭示劳动力所有制一定要适合劳动力状况(劳动力水平与发展要求)规律。对劳动力所有制一定要适合劳动力状况规律认识清晰与否,直接关系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认识与运用的高度、深度、广度与力度。  相似文献   

17.
从王莽改制的阶级属性、指导思想以及生产关系变革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找出改制失败的原因,并对今天社会主义改革在理论、方法和实践上应遵循的规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农村税费改革决不单纯是税费的变更,而是对农村现有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进而对不适应现有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进行重大调整。农村税费改革有助于乡镇政府机构臃肿、村级组织运行成本过大和农村教育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过慢等问题的解决。今年,农村税费改革将在我省全面推开。作为我省两个试点县之一的温县农村脱费改革,将对全省农村税费改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既是人类历史要素获得全球性所呈现的景象,又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中多种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合力"的结果,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20.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入手,指出当前我国涉外经济领域,尤其是外经贸转型升级进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根源在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以量为先、片面追求生产力的发展而忽视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改造,这种涉外经济体制已开始难以适应当前国际经贸发展的新变化。未来外经贸转型升级、管理体制改革应重点放在配套生产关系搭建,包括投资环境、外贸体制、投资体制改革、对外谈判体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