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土地农场化经营探讨杨群义,卞联庚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土地经营从分散趋向集中,实行农场化规模经营势所必然。在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推进土地农场化经营,以实现农业新突破。一、土地农场化经营的客观必然性所谓土...  相似文献   

2.
由于人口相对于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加上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最大限度地追求土地生产率将始终是我国农业的基本政策。因而我国的农业规模经营必须在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前提下去追求规模效益。 北京市规模经营实体的组织形式出现了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以集体承包为基础的经营型农场。这在乡村技术服务力量较强,社区收入水平较高的地方出现较多。在乡村合作组织扶持下创办起来的农场,一般的规模为500~600亩耕地,实行两级承包,即由场长向村合作经济组织承包经营,职工再向农场承包。每个职工一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最具代表性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有宿迁市的家庭农场集群模式、盐城市的联耕联种模式和苏州市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返租倒包模式。本研究从土地投入、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机械与固定成本等四个投入要素,对这三种规模经营模式下技术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水稻适度规模经营综合效率高于小农经营,规模效应显著,小麦规模种植效率下降,规模种植纯技术效率偏低,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人力资本投入偏低的情况下,资本投入作用不明显,家庭农场集群模式综合生产技术效率优势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各地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积极性被激发,纷纷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米。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到海城市农村调查,看到了农业适度规模集约经营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种是村办农场。海城市目前有50个,经营土地面积6.2万亩,占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的10%。这种农场大部分是以村里原有的机耕队为主体办场,实行两级承包,即村对场,场对队(组)实行承包。村里将原有的拖拉机、农具和成片的土地承包给场长。村对场实行“五  相似文献   

6.
试论苏南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苏南的农业规模经营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80年代后半期,根据自愿的原则,自发形成了一批种田大户,解决了部分农户不愿种责任田的难题;90年代,则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推进了以村办农场为主要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从理论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规模经营是破解“小规模、分散化”农地经营格局的关键举措,考察农地规模经营的综合效益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规模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多案例研究法,分析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3种不同类型主体的农地规模经营综合效益。[结果]尽管不同类型规模经营主体各有特点,但都能实现规模经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规模经营过程中,农业龙头企业仍面临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问题,合作社存在与小农户链接松散问题,家庭农场面临资金不足问题,各主体皆未能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结论]建议改善农业龙头企业外部环境,开展租金和就业支持补贴;规范合作社运营,提高小农户参与度;帮助家庭农场进行品牌塑造,提高家庭农场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开展多形式培训、考核。  相似文献   

8.
家庭农场良好的规模经营效益,对于应对“谁来种田”以及国家粮食安全应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湖北省荆门市66家种植类示范家庭农场为例,在结合个案调查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制约家庭农场规模经营及其效益的因素,认为影响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与效益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禀赋、土地流转、雇工状况、农场主的管理水平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等,并从做大做强家庭农场的角度,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土地分户承包经营,农业生产的主体由生产队改变为农户,种植业的经营规模缩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部分农民逐步转移至二、三产业,客观上促成了土地流转,种植业经营规模扩大。但上海种植业的规模经营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年,全市粮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73.5万亩,占粮田总面积45.9%,其中粮田规模经营面积比重超过90%的是农工商集团和上实集团的农场以及浦东新区,而几个产粮大区(县)的比重均不足30%。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部分农户土地相对集中于产业大户,这些大户具备了家庭农场式经营条件,家庭农场已成了当前农村不可忽视的农业经营主体之一。土地家庭农场式经营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要求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家庭农场式经营可以有效地吸纳周边农户无力经营、经营不善或者粗放经营的不连片集中的部分或全部经营土地。由于土地家庭农场式经营的经营户一般都是本地农户,熟悉本地生产环境和土地地力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治已成为坚守耕地红线、改善耕地质量、促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切入点。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系统地分析伊犁州和塔城地区国家重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对促进现代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现状、风险以及存在的困境,并为今后土地整治项目区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和科学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对比法分析法。结果表明,土地整治后项目区耕作条件、耕作方式和耕作水平有较大程度地提高,大量劳动力节省的同时促进了农户大幅增收,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模式多样化;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流转价格大幅上涨,流转方式呈现多元化,农户的流转意愿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农户对整治后农场规模经营的满意度较高,但也面临一定程度的风险和困难。得出以下结论,家庭农场经营面临着农产品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波动;当地政府的补贴力度较弱,补贴资金缺少相关的审计和监察;土地整治的立项审批复杂,工程设计、监管及后期管护存在一定的疏漏;土地流转方式不合理,经营农场的投资资金来源有限;农户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等方面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农产品价格的动态实时监测体系,设立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波动区间;加大当地政府补贴力度和采取差别化的激励措施;适当延长土地流转年限;长期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因地制宜"发展农场适度规模,注重完善和配套基本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2.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组织为基础,以追求利润为目的,通过土地集中形成适度规模,实行商品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家庭农场在家庭经营、社会化生产、适度规模等方面有独特的内涵。文章对比分析了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相比,在家庭经营、土地规模、土地来源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在工商登记、制度规范化等方面区别较大。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注册登记、适度规模经营方面相似,但两者在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规模化途径、经营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相比,都是国家积极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两者在组织形式、监督费用、分工水平、生产要素来源方面有明显不同。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存,并不矛盾,无高低优劣之分。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本身就是一种较为灵活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共青农场地处小兴安岭余脉,拥有耕地45万亩,总人口2万人,职工6300人。为了全面提高职工家庭农场的经营水平,增强种植业发展后劲,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种植业效益,共青农场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管理的新路子。2004年,该场全面实施了家庭农场等级考核办法。通过一年的实施,有效地规范了家庭农场,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家庭农场是我国农地经营体制创新而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如土地使用权、资金技术、环境保护、产品销售等问题。本文概述了美法日三国三种不同类型家庭农场发展的特点及原因,以此给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是家庭农场实现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但是,经营权流转对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值得探究。本文梳理了家庭农场孕育和成长的缘起,家庭农场与小农户之间存在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租佃关系,其从发展之初就带有佃农化的基因。利用统计资料与实际调研两个层面的数据,分析家庭农场佃农化现象所引发的问题,并从理论层面剖析家庭农场佃农化形成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佃农化的家庭农场陷入经营权交易难度高且不稳定和土地租金成本过高的经营困境,衍生诸如土地经营的非粮化倾向增加、适度规模经营的标准成倍提高以及农田基础设施的投资减少等方面的负面效应。家庭农场佃农化正是土地承包权固化的结果,而地租水平的快速增长,迫使土地承包权的财产属性显化,加剧承包权凝固的状态。为此,文中提出探索适应现实需求的土地承包权退出政策管理,以期增强家庭农场土地产权稳定性,进而破解家庭农场佃农化现象所引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美法日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农场是我国农地经营体制创新而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如土地使用权、资金技术、环境保护、产品销售等问题。本文概述了美法日三国三种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的特点及原因,以此给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家庭农场"的概念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出现。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我市家庭农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按照省局就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调研方案要求,对有代表性的三个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进行调研,摸清了基本情况,了解了影响家庭农场适度经营规模的主要因素,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在土地规模化和农业绿色发展的背景下,从全国和地区层面分析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规模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的总体影响,发现其应用概率显著提高了具体土地规模区间。研究方法:运用IV方法对LPM和Probit模型进行估计。研究结果:(1)土地经营规模对农场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土地经营规模每增加100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概率平均提高2.10%。(2)政府倡导的适度规模经营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并不存在矛盾。相对于土地经营规模75亩以下的农场,当土地经营规模达到110亩后,农场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概率会显著提高;110~225亩与225亩以上的农场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概率无显著性差异。(3)相比于东北地区的样本农场,土地经营规模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的正向影响效应在西部地区的样本农场中更明显。研究结论:促进土地向家庭农场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流转,注重不同地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民收入:来自美国农场的经验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地私有和农场规模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美国现代农,一方面其农业的真实产值呈水平分布,表现出基础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农业的真实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日益降低,农业的发展不能增加个人收入.农场经营净剩余的实际值逐年降低,90%以上的农场不能获得美国家庭收入平均水平,需要政府对其进行补贴.土地私有制和农业规模经营不能增加农民收入,不能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应该实施农业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们对金华市国营农场的十个家庭农场,土地规模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表明,金华市国营农场自1984年创办家庭农场以来,基本形成了专业化粮食生产经营规模,并初见成效。但是,如何完善家庭农场,强化服务体系,形成最佳的土地经营规模,已成为发展粮食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