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立的“鹊桥”相会 在大多数企业,都有不成文的规矩,即禁止内部员工恋爱。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合法,也不可取的。“棒打鸳鸯”只能导致军心涣散,让员工对组织感到寒心。获得如此“待遇”的员工即便留下,也会“身在曹营心在汉”!  相似文献   

2.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日立)创建于1993年1月,由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75%日本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投资25%合资组建而成,年生产能力1400万台空调压缩机.员工8000多人是全球第二大空调压缩机研发、制造、销售企业。公司创立并培育自主品牌“海立(HIGHLY),先后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商务部“最具市场竞争力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质检总局“出口免验”产品等称号。  相似文献   

3.
网络的便捷取代不了书信的意义,以书面的形式向员工致谢是不可忽视的赞美方式之一。这恰恰也是激励员工最好的“礼物”。艾森曾经领导过一家规模庞大的洲际性保险公司。他对员工有个十分特别的称赞方式——当任何一位下属达成或是超越基本业绩的要求时,便寄给他们一封赞美信!在第一封信中,艾森还会附上一个印着红色“成功档案”醒目字样的档案...  相似文献   

4.
HR来信:我们公司在青岛,有一女员工在三年的劳动合同即将到期之际,公司经讨论决定不予续签,并于劳动合同到期前一个月通知该员工合同不续签,几天之后,该员工就向公司提交了怀孕证明。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续延书”,约定劳动合同到三期届满时终止。此后,员工便以先兆流产、需要保胎为由请病假至今。相关问题如下:  相似文献   

5.
《企业标准化》2005,(1):58-59
2004年12月29日,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以下简称“日立GST”)宣布对中国南方汇通微硬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汇通”)、其中国母公司南方汇通世华微硬盘有限公司及其关联研究机构Rio spring Inc.提出诉讼,控告该公司侵犯日立GST硬盘机的多项产品专利权。  相似文献   

6.
“质量第一”的口号谁都可以喊得震天响,但是当产量与质量发生矛盾时,你就没有那种轻松的感觉了。我从1981年进入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是公司最老的一批员工之一。其间虽然经历了几次岗位的变动,但我一直与福日公司共成长,对公司及所从事的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我从事16年的产品质检工作的经历中体会最深的是,“质量第一”的宗旨使得质检工作光荣而又神圣。之所以光荣,  相似文献   

7.
李琰 《人力资源》2016,(11):80-81
在形形色色的绩效考评中,让员工“自我评价”绝对是“熊出没”,值得各层面管理者引起注意.纵观我国各类公司、各色HR人等,鲜有能玩转“自我评价”这个百变魔方的.把员工自我评价记入档案玩备查者有之,将自我评价赋以权重直接计入总分与薪酬挂钩玩积分者有之,干脆把员工自我评价公示出去昭告关下玩群众监督者也有之,然并卵.  相似文献   

8.
哪一家公司最适宜人们工作,哪一家公司让员工最满意,今天有了初步的答案。据《北京晚报》消息,《财富》2005 年中国卓越雇主调查今日揭晓,沃尔玛 (中国)公司、掌上灵通、李锦记、日立、腾讯、万科、李宁等20家中外企业榜上有名,荣称“卓越雇主——中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据了解,这是《财富》继2003年之后与华信惠悦咨询公司进行的第二次中国雇主调查。来自十几个行业的100多家公司报名参加了此次调查,被调查的员工超过50000人。华信惠悦咨询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林杰文称这次调查是规模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从“屋顶学说”到“土壤学说”。企业必然拥有员工,员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力量。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如何,在20世纪,一般认同“屋顶学说”:企业像一个大大的房子,再高的房子都有屋顶,员工到工厂或公司上班,生产产品或从事管理及服务工作,领取公司的工资。公司也为员工的生产或工作提供资源,如工作场地、机床设备、工具等,让员工在公司里通过工作或培训,增长才干。公司管员工挡风遮雨,员工在公司的大屋顶下工作或生活,确有一种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感觉。当然在企业的屋顶下生活,企业对员工的关爱、照顾不是无条件的,员工在任  相似文献   

10.
“质量第一”的口号谁都可以喊得震天响,但是当产量与质量发生矛盾时,你就没有那种轻松的感觉了。我从1981年进入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是公司最老的一批员工之一。其间虽然经历了几次岗位的变动,但我一直与福日公司共成长,对公司及所从事的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我从事16年的产品质检工作的经历中体会最深的是,“质量第一”的宗旨使得质检工作光荣而又神圣。之所以光荣,就是看着全体职工的辛勤劳动成果——福日彩电走向市场,走进千家万户,从心  相似文献   

11.
沈建芳 《上海质量》2013,(12):17-19
海立股份是上海电气旗下的上市公司,总资产75亿元,主营业务空调压缩机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要在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日立)。上海日立是海立股份和日本日立合资的公司,1993年成立,投资总额是57380万美元,员工人数7000人,年生产能力1800万台制冷压缩机(含各子公司),在南昌、印度建立两个子公司。产品有七大系列,覆盖了家用空调制冷所有领域,主要技术指标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齐飞 《中国企业家》2006,(10):88-88
推荐理由全球无源光网络技术领域的创新先锋——本刊编辑部 2003年,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 号称“EPON技术(光纤到户的主流技术) 的鼻祖”的美国Salira公司因为资金问题被迫出售给日立通信,核心创始团队纷纷出走,其中包括从一开始便负责其中国市场开拓的刘溯和主导其核心技术研发的宋健。  相似文献   

13.
《经营者》2001,(1)
<正> 律师先生: 我公司一名档案保管员因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该员工不服,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结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驳回其全部请求。但该员工在离开公司时,却擅自带走了公司的客户档案,这些档案资料包括客户的名称、地址、  相似文献   

14.
在21世纪,员工跟公司的关系已经变成“土壤学说”,公司有很多资源灌溉土壤,所有的员工在这片土地上自然成长,接受风吹雨打,能够长高就继续长,长不高就矮矮的,这是土壤学说。观念一:屋顶学说与土壤学说21世纪的企业与员工应该以什么关系来相处?20世纪用的是所谓“屋顶学说”,员工到公司上班,领公司的薪水,公司提供许许多多资源,让员工在里面成长,公司有员工挡风挡雨,但缺点是员工不能高过公司,员工跟老板讲话也不能太大声,这都是过去的说法。在21世纪,员工职公司的关系已经变成“土壤学说”,公司有很多灌溉土壤,…  相似文献   

15.
“蒙牛”,经过短短两三年时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国冷饮和乳品市场上与伊利、光明等齐名的著名品牌。然而在“蒙牛”成功的背后,却有着一段其创始人一一牛根生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1999年,身为伊利公司员工、事业蒸蒸日上的牛根生被董事会免职后,他便与其他几个同时被免职的中层干部凑了100多万元,成立内蒙古“蒙牛”乳业集  相似文献   

16.
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Ownership Plan,简称ESOP),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和律师路易斯·凯尔索提出的,是近年来在美国企业中广泛推行的一种企业产权形式。这一计划的核心是使员工成为公司股权的所有者,从而鼓励和保护员工人力资本的专用化技能,同时员工作为股东参与公司治理。ESOP的沿革1950年美国著名律师路易斯·凯尔索针对美国社会贫富差别拉大的社会状况,首先提出员工持股计划,强调把劳动者的劳动收益和资本收益结合在一起,以此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缓和。“ESOP”计划一经推出,便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并以立法…  相似文献   

17.
1999年5月6日,审计组进入某建方审计的第3天,审计组在数百份信贷五类清分有料中,发现一份太华公司的贷款清单、背景材赤和贷款类别认定表:贷款金额1200万元,清分认定分类“可疑类”。这是一笔无人认帐的贷款为什么市分行领导指示贷款?为什么所贷款同日立即全额转到另一支示某客户帐上?为什么借款人和担保人表示不承担这笔债务本息?为查清上述疑点,审计组立即对借款人太华公司进行延伸外调。然而公司所在地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公安局去年6月前把太华查封了。审计组马上返回行里,索要该贷款户贷款的原始档案的详细资料,…  相似文献   

18.
仲华 《企业文化》2005,(5):54-55
2003年,当羽西公司获得“亚洲最佳雇主”和“中国最佳雇主”两座奖杯的时候,靳羽西喜出望外:“没想到会获奖,但很自豪,这是羽西公司第一次参加这类评选。人才应该是公司最强有力的资产。我们爱员工,员工也爱我们。”“我们爱员工,员工也爱我们”,是羽西公司的铁律,即便是辞退员工,羽西公司也希望辞退的“铁手”始终戴着“柔软的天鹅绒手套”。  相似文献   

19.
林景新 《人力资源》2006,(24):11-13
“抠门儿”意味着节俭,意味着成本的减少,从某种方面来看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企业经营的必须,甚至也可成为公司的一种文化。但是,不必要的节俭有时却会事与愿违,比如,“抠”员工培训费用,员工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技能必然无法提升;“抠”员工文化活动费用,公司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抠”员工薪酬福利费用,恐怕更会招致员工用“脚”投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那么,怎样的抠法才是美德,怎样的抠法才算“抠门儿”有道呢?  相似文献   

20.
员工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核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才能的发挥,而激励是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于是,如何对员工实施恰当的激励便成为企业关注的首要问题。正是因为深知激励的巨大作用,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在管理中纷纷把激励作为“点金石”,如美国联合航空公司、通用电气公司、沃尔玛等大公司成功的背后无不有独特的激励术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创造着高效率和高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