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军岩 《辽宁经济》2005,(10):18-18
现代企业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利益差异,使得经营者的行为有可能偏离所有者的要求.股票期权激励就是要努力降低经理人的道德风险,使经理人的利益和委托人(股东)的利益达到一致,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陆杉 《特区经济》2005,(11):84-85
在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两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会有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行为,以使得其自身效用最大化,这种行为往往会损害广大股东的利益。产生这种行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两者追求的目标不一致:一般而言,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希望的是他们投入的资本实现尽可能大的增值和股票价格的最大化,而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则追求自身人力资本的最佳实现。这种利益的不一致导致代理成本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李东飞 《辽宁经济》2006,(1):100-100
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使企业建立了政企分开、产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让经营者逐步获得了充分的自主权,而政府在退出对国有企业直接管理的同时,也放弃了以所有者身份对代理人进行产权监督的职能,形成了我国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经营者越位的独特现象。国家作为所有者有权监督经营者的经营活动。在国有企业中,国家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和投资者委托经营者管理和经营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4.
1.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目前,我国正在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委托人)和经营者(代理人)之间存在着委托一代理关系。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不同的情况下,二者的利益不一致,目标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委托人不能观测到代理人的行动选择或者观测成  相似文献   

5.
刘敏 《科技和产业》2004,4(9):44-46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公司资产和经营者个人资产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经营者的个人利益都是相分离的,这就产生了企业的所有者采取何种激励机制来保证经营者工作努力的最大化和投资决策长远性的问题。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模拟期权激励机制的激励作用以及其局限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摘  要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公司资产和经营者个人资产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经营者的个人利益都是相分离的,这就产生了企业的所有者采取何种激励机制来保证经营者工作努力的最大化和投资决策长远性的问题。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模拟期权激励机制的激励作用以及其局限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  相似文献   

6.
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财务信息的失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是corporate governance的直译,其本质是配置责、权、利合同关系。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是各国企业制度的微观安排,狭义指的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建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其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和公司价值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的背离。广义则包括内外部监控系统,不仅仅涉及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约束与激励机制,还涉及到企业与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雇员、顾客、供应商、政府、社区、债权人等)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探析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制度的显著特征就是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出资者享受全部剩余,经营者的收入是工资。由于这种状态的激励强度较小,容易诱发代理问题,即经营者有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条件以非法手段获得利益。如何构造出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具有共同利益的激励机制,使经营者和所有者激励趋于相容,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拟对此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正在进行的公司制改造,目的是通过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经济主体。然而,在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过程中,由于所有者(股东)和管理者之间存在着利益不对称、责任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以及契约不完全的问题,损害所有者利益的委托代理问题(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经常发生。如何保护所有者的利益,实现所有者利益的最大化,是我国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举 《辽宁经济》2006,(10):55-55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标志着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为了保护所有者的自身权益,防止过高的投资风险,如何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督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只要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就要有激励机制。文章分析了激励机制的内涵和作用、激励机制与业绩评价的历史演进,指出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业绩评价系统的要素为前提,激励机制的实施和报酬契约的执行需要以业绩评价系统的输出结果为依据。针对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与经营者激励存在的种种问题,强调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构建于法人产权结构基础上,现代企业的典型形式是股份制公司。在股份制公司中,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离的,因此,公司资本所有者与公司资本经营者之间所追求的利益存在着差异,前者追求的是剩余索取权利,而后者追求的主要是高额薪酬,两者之间发生冲突与矛盾几无可免。这在公司运作过程中往往表现于:经营者凭借着自身掌握的经营管理权做出损害出资者利益的事,即产生“经营者控制”或“内部人控制”效应。如何避免经营者因为谋求私利、经营偷懒或个人经营偏好而损害出资者的合法利益,并促使经营者为出资者谋求更大利益,这就需要建立经营者约束机制,使其忠诚地、高教地为公司出资者服务。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冲突。企业所有者追求的是剩余索取权,即所有者扣除其他生产要素报酬之外所谓企业盈余,而经营者追求的是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如何使企业经营者,特别是其中的优秀分子——企业家,以所有者的目标为自己的经营目标,正当行使自己的权力,积极谋求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完善的、以市场为依托的企业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3.
尹莉萍 《魅力中国》2009,(12):19-20
委托代理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互分离,并以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为主要特征,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所有者是委托人,经营者是代理人,会计信息也成为委托人考核和评价代理人业绩的依据。由于委托代理制存在的问题,某些代理人为满足自身的利益而操纵会计信息损害委托人的利益。研  相似文献   

14.
在许多实际案例中,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及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经营者与所有者追求的目标并不一样。然而,企业高管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文章将阐述我国国有企业高管人员激励机制主要内容,分析现阶段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与企业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现代公司制度是伴随着古典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两权分离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成为必要。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的所有者把企业委托给经营者进行日常的经营管理。所有者和经营者都是理性人,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二者的效用函数难以趋同。由于经营者实际控制着公司,二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16.
在股份制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财产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在企业财产所有与占有使用上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客观上需要企业建立一种互相约束、相互制衡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八面来风     
所谓托管,是指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将企业经营权以合同形式,在一定条件和期限内,委托给具有较高经营水平、技术水平,较强经济实力,资信良好,能够承担相应经营风险的国有、集体、外资、私营等法人实体有偿经营,并保证被委托企业资产保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众所周知,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所有权同经营权的暂时分离,企业所有者委托管理者对本企业进行管理,管理老对企业资产和利益负责,这种管理模式切实可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粮食主管局,在对  相似文献   

19.
杨宏 《特区经济》2005,(10):346-347
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以资本受托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受托责任。投资者将资本投入企业,托付经营者进行管理和经营。根据科斯奠基的“契约理论”,企业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大量生产要素所有者达成的书面或非书面的契约。这里所说的生产要素包括财务资本所有者(投资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投资者将其财务资本的控制权部分转移给经营者,并要求经营者对其承担受托责任。经营者不仅要按股东定下的目标来完成其所托付的义务,而且还耍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管理和使用财产,以取得最大的效益,股东则视经营者完成受托责任的情况对其给予回报。但是,耍实现上述结果的重要前提是,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利益目标一致和信息完全对称。  相似文献   

20.
近 两年,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讨 论开始从明晰产权关系转向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问题。不少人认为,国企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建立一个完善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年薪制已经在许多地方推行,现在人们关注的是经营者的持股制与认股权计划。 设计有效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一直是股份制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问题。之所以需要对经营者实施激励与约束,首先是因为在一个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里,经营者(经理)与所有者(股东)的利益取向或者说目标函数并不总是一致的。作为所有者关心的是投资风险与资本的收益率。而作为经理,他不是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