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无明确作者但可推定出创作群体的、在民间世代流传而构成某一地域文化遗产的未经出版的文学作品以及艺术总品的总和。与一般作品相比,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其独特的产生和演绎方式,因此其法律保护方式也具有其特殊性。然而,目前从整体来看,我国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法律保护力度不足,同时缺乏一套较为系统健全的法律保护机制,不利于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发展和延续。本文就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讨,并就如何建立起一整套完整有效的法律保护制度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无明确作者但可推定出创作群体的、在民间世代流传而构成某一地域文化遗产的未经出版的文学作品以及艺术总品的总和。与一般作品相比,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其独特的产生和演绎方式,因此其法律保护方式也具有其特殊性。然而,目前从整体来看,我国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法律保护力度不足,同时缺乏一套较为系统健全的法律保护机制,不利于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发展和延续。本文就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讨,并就如何建立起一整套完整有效的法律保护制度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著作权法第六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该规定说明,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已纳入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内。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是指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即是由特定人创作的,具有文学艺术特征,具有独创性、可复制性,具有明确的作者和创作时间。对于具备作品表达形式的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法已经明确将会予以保护,然而  相似文献   

4.
构建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了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界定和分类,分析了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构建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冯叶 《活力》2014,(13):48-48
随着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民间文化及风俗的采集及商业利用的大量出现,发展中国家为了防止本国民间文学艺术被滥用以及商业利益的损失,率先提出了对民间文学艺术的立法保护问题,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也纷纷响应。然而,关于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在权利客体、权利主体以及权利行使方式上,仍然存在着极大地争论。我国著作权法中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方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至今仍未出台相关法规,这给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王慧 《价值工程》2011,30(20):295-295
本文介绍了国际上对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立法现状,并着重探讨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立法及研究中存在的相关争议,针对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沙琦 《企业导报》2012,(19):146-147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博逐渐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它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我国现有著作权的法律保护体系提出了挑战。本文在阐述微博作品著作权侵权纠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微博作品的著作权认定,分析了微博作品著作权法律保护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微博作品著作权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许多源于农耕文明,靠口传心授等方式传承的传统文化的生存土壤及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冲击,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存续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早在十年前我国即开展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并开始起草有关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法律。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使用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普及,相对于传统的作品,如何保护好网络作品,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对网络作品的界定,探究我国对网络作品的法律保护现状,参考别国的优秀经验,提出可以完善其法律保护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著作权贸易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但是在国外却已有相当的发展.中国自1992年加入《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著作权公约》,尤其是2001年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国外的著作权贸易日益繁荣,与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规模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1.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口头传统和语言艺术,有别于其他传统艺术.要做到科学保护,尊重传统,保护遗产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和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法.通过挖掘抢救,做好基础性保护.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民间金融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民间金融在近些年出现了势头猛、方式新、力量大等特点。但是民间金融毕竟不是国家或政府设立的,它是市场的产物,必定要收到市场缺陷的限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法律监管,导致民间金融一直存在着风险大、秩序混乱等特点。本文就中国民间金融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民间金融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议,对民间金融法律监管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一、知识产权诉讼的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决定》,制定了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实施国际著作权公约的规定、音像制品管理条例、中药保护品种条例、药品行政保护条例、农业化学物质品种行政保护条例等法规,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及真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参加了《专利合作条约》、《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保护唱片制作者防止唱片被擅自复制公约》等关于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国际条约.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国际公约的加入,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法律依据,使我国知识产权的立法基本上达到了国际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历史由来1967年7月14日,"国际保护工业产权联盟"(巴黎联盟)和"国际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联盟"(伯尔尼联盟)的51个成员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共同建立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保护的对象具有广泛的内容,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两大部分。为了发展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国1980年参加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5年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斯德哥尔摩文本),1989年加入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1992年加入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当年还参加了保护唱片制作者禁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唱片的日内瓦公约。1992年后,中国还相继完成了专利法与商标法及相应的实施细则修改。1993年10月,中国又正式加入了专利合作条约(PCT)。可以说,十多年来中国在知识产权法制建设和实施方面迈出了前人所未有的步伐,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企业经济》2017,(7):187-192
民间融资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弥补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繁荣金融市场方面发挥着特有的功能,其作用正在不断增强。面对快速发展的民间融资市场,有必要在法律框架内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规制,使之在法治轨道上正常运行。目前,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存在着滞后性,已不能很好地规制和保护民间融资行为。本文在对我国民间融资概念进行法律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民间融资法律风险的主要内容及成因,从制定、修改民间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法律监管机制,加强舆论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等方面对民间融资法律风险的防范思路及路径进行了探析,旨在为法学金融理论界及司法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上海标准化》2010,(4):24-24
历史由来 1967年7月14日,“国际保护工业产权联盟”(巴黎联盟)和“国际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联盟”(伯尔尼联盟)的51个成员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共同建立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以便进一步促进全世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各国和各知识产权组织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哈萨克民间文学遗产是哈萨克民族漫长历史过程中创造并保存下来的最珍贵民族文化遗产之一.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中央图书博物馆、穆合塔尔.阿乌埃佐夫命名的文学研究所图书馆等处所藏的各种手抄本、善本是哈萨克民族丰富民间文学遗产的一小部分.而哈萨克民间文学绝大部分现已经消失在茫茫历史长河里.哈萨克民族近300年的历史几乎是在动荡中度过的.长达几百年的哈萨克准噶尔战争,与中亚各汗国之间发生的各种冲突以及沙皇俄国的侵略和征服等都给哈萨克社会历史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这一时期产生了很多讴歌反抗外来侵略者,保卫哈萨克国家和哈萨克草原的英雄长诗和历史长诗,同时也有很多属于这个历史时期的爱情长诗、民间传说、传奇人物故事等.但绝大部分民间文学作品都没能收集和出版.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商品化,以自生自息为主要特质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境遇令人担忧,许多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都面临着消亡的危险。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知识产品,在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法框架下对其进行保护尤其是著作权方面的保护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本文将就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制度中的权利架构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建立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制度的理论框架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二十四史没有清官类别,只有在名称和意义上与“清官”相近的循吏、良吏列传。但是,清官与循吏、良吏还不是一回事,后者中有不少人以明哲保身、沽名钓誉为能事。“清官”意识最早来自民间,以清廉、清明、清正为内涵的“清官”一词很可能是受民间文学的影响,由民间用语转而被吸纳至官方法律文书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清官与史书中所称的“酷吏”在不畏权贵、“直法行治”以及“其廉者足以为仪表”诸方面倒有相通之处。法律从来没有正面设定过官员“清廉”的具体标准、而是严厉禁止和惩罚官吏的“贪”,并且这类法律禁令随封建王朝的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