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也得到很快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区域合作热"的浪潮。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区域经济合作领域,其发展对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在研究泛亚铁路的建设背景的同时分析了泛亚铁路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就大湄公河次区域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次区域经济合作与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0年代中期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间关系开始出现新的互动现象,相互依赖理论发现,新型的国家间关系已使相互之间的存在“不能缺少对方”,这对国际关系的权力分配和行为体能力的发挥具有新的意义。东亚地区的现行格局是特定时代国际斗争或权力争夺的产物。90年代后期以来广泛兴起的东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尽管大多处于较低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阶段,但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效应正在悄悄地发生作用。东亚国际关系和格局正是在次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和相互依赖日趋紧密背景下发生着潜在变化。东亚格局中各行为体及其各自内部,在多边互动中为确保自己利益而发掘拓展行动的能力。东亚国际格局处于变动和重组的前夜。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机制自建立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参与GMS已有16年的历程,在此期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逆全球化盛行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各个国家寻求经济增长、降低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威胁的重要手段。亚太地区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进入低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在国际经贸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位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五国也积极顺应世界局势的变化,积极寻求区域经济合作及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为世界及本国经济中做出重要贡献。其中中日韩三国的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对推动中日韩三国进行更深入的经贸合作产生重要影响,而中蒙俄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中蒙俄三方深入合作和共同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中日韩”和“中蒙俄”两个次区域合作的角度出发,分别基于中日韩自贸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经贸合作对次区域的经济合作进行研究,以期提出促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相关建议,进而为促进东北亚地区“中日韩”与“中蒙俄”两条主线融合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新形式,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区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诸多不同。文章通过对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区与典型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自由贸易区的分析比较,认为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相应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旋 《特区经济》2009,(9):69-70
20世纪90年代初,东南亚地区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次区域合作也得以迅速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是亚洲开发银行牵头,由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个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共同参与的一个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旨在通过加强次区域国家的联系,提高次区域的竞争力,实现次区域的一体化,推动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我国在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时应采取的对策,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期间,中国在参与国际经贸合作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以更加积极的行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在此硕果累累的基础上,如何打开自贸区、区域与次区域、多双边领域合作新思路,开创我国参与国际经贸合作新局面,值得我们加倍关注与努力。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起点高、进展快,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把湄公河次区域构筑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先行示范区,云南等省直接参与合作机制下的活动,成绩斐然,成果凸现。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总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2.4亿,合作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东北亚区域内贸易合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洪梅 《中国经贸》2009,(12):11-12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近些年在区域内贸易合作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来说,区域经济合作没有重大的突破。基于此,本文在介绍东北亚区域内贸易合作发展现状概况、特点、商品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其合作进程的因素,并提出了单领域开发合作以及次区域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各种类型的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纷纷出现。在亚洲,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交界处,也在涌动着建立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浪潮。该区域主要包括中国西南地区、印度东部地区的8个邦、缅甸和孟加拉国全境。在该...  相似文献   

11.
贾若祥 《发展》2013,(9):25-2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走出去步伐,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目前,我国已经在次区域合作方面迈出重要步伐,形成了面向东南亚、南亚,面  相似文献   

12.
张晔 《亚太经济》2009,(5):7-10
当各经济体之间由于存在较大差异,在整个区域层面建立一体化组织较为困难时,次区域合作方式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上海合作组织要在经济合作上有所突破,比较现实的路径是在次区域层面上从局部开始突破,在有条件的局部临近区域率先进行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安排,以此为突破口,最终以渐进的方式推动整个区域的合作。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三个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将共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建华  胡济洲 《改革》2005,(5):76-8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电力对外贸易所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它与区域经济合作密切相关。以中国周边的珠三角、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东北亚区域为分析对象,进一步具体揭示了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电力对外贸易的联系,说明了中国电力对外贸易的基本格局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在区域经济背景下拓展中国电力对外贸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CEPA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EPA迈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步,构筑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层”,是开启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一把“钥匙”。本的研究着眼于CEPA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中的作用。CEPA的签订将会带动香港经济振兴,对台湾经济未来的发展也将产生持续的影响。CEPA为解决两岸四地的经济一体化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同时,为中国跨境区域经济合作、次区域经济合作、沪港之间的合作,以及“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合作,进而为可能打通CEPA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跨境经济合作区是一种新型的国际经济合作模式,是凭借自身的区位优势落实"睦邻"、"安邻"、"富邻"的具体体现,是向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以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次区域经济合作为起点,继而以我国目前唯一的一个与外国正式签订双边协议并共同建设的跨境经济合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为例,分析了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含义和基本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趋势表现为: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的市场化,这三种趋势的内在涵义则又决定了其必然的联系和不可分割性,全球化意味着全球全方位的竞争,同时全球化意味着全人类的和平与和解,协作与支持,也带来机遇和利益,这是全球化的基本精神,科技全球化也同样如此,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快速发展也由此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地理位置相近,文化和发展阶段相似的同一地区,各地区性的科技合作蓬勃发展,如欧盟及北美区域科技的有效联盟与合作,使这些地区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得以不断的增强,面对来自这些区域的挑战,亚洲各国的科技走向何方,特别是环日本海区域的中,日,俄,韩四国间建立科技联盟是否有必要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勤 《亚太经济》2004,11(1):29-32
近10多年来,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取得较快进展。在21世纪,中国与湄公河沿岸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构建与中国的跨边境合作策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境经济合作区是次区域合作发展的新型态,在推动边境次区域合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中越边境经济合作区、中俄珲春边境合作区为例,阐明跨境经济合作区推动区域合作的机制和运作特点,并对当前跨边境合作的主要障碍及未来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进入80年代后,与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简称全球化)发展同时,出现了强劲的区域一体化(简称区域化)的势头。欧洲统一大市场将于1992年底形成;美、加、墨三国8月12日就建立北美自出贸易区达成了协议;亚太区域合作也在引人注目地发展。 与中国紧密相关的亚太区域合作呈现多层次多方位发展的态势。这里既有协调全区域合作的论坛式机构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ECC),也有官方的正在成为区域合作组织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既有全区域合作构想,也有次区域合作计划或组织,如东盟(ASEAN)和东亚经济集团。那么,中国应当如何选择参与亚太区域合作的目标呢?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与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了建立在地区经济合作基础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推进以“珠三角”为龙头的区域经济合作,尽快消除各种不利区域经济合作的障碍,建立健全“泛珠三角”地区内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走区域经济一体化道路,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