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自由化、一体化的进程可谓一波三折、屡起波澜,金融危机此起彼伏,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了。从西方发达国家到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时时光顾,其密度之大,冲击力之强,令国际金融界谈之色变。 今年夏天由国际货币投机商冲击金融市场而引发的始于泰国的金融危机,由于其“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引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10周年纪念日,就在10年前香港正式回归的第二天,国际投机基金开始攻击泰铢。引发了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香港刚刚回归中国的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国际炒家索罗斯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得手之后即利用对冲基金在香港的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使香港的金融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与国际  相似文献   

3.
邓华 《港口经济》2009,(5):53-54
一、金融危机对全球航运市场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通过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快速传导至航运业,使得航运业也遭受重创。世界航运市场处于世界经济的末端,与美国金融市场高度相关。根据长鞭效应,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传导到航运经济的比例为1:10,即世界经济增速降低1%,将引起世界航运市场10%的增速放缓。  相似文献   

4.
1997年7月2日,以泰国不得不放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为标志而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很快波及韩国和日本,形成亚洲金融危机。这次危机对我们有何影响,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半年多来境内外经济界议论很多,现将一些重要看法综述如下:从去年2月起,国际金融投机家对泰国金融市场不断进行攻击,到7月份,泰国政府已无力维持,不得不放开汇率,泰株大幅贬值,引发了东南亚金融动荡。先是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接着是新加坡、韩国、台湾,最后是香港,都受到了影响。到IO月份,台币贬值8%,香港在受到投机家集中攻击时动用了1000亿港…  相似文献   

5.
郑飞 《魅力中国》2010,(7X):281-281
国际金融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国际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又需要相对宽松、自由的外部环境,以监管宽松、自由为特征的离岸金融市场满足了这一需要,因此,这种新型的金融市场自20世纪50年代在欧洲产生以来发展十分迅速,这一市场的产生和迅速崛起反过来又极大地推动了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离岸金融市场有相对衰落之势,但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市场,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未来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而我国要建立自己的金融中心也必然需要自己的离岸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6.
牟利成  张艳霞 《山东经济》2009,25(2):126-132
面对金融的全球化背景以及在此背景下所发生的一系列金融危机,中国对自身金融市场的开放及全球化必须做出相应的应对。明确金融规制的国家主体,谙熟国际金融的运行机制,关注金融规制的宏观战略结构而非金融机构的微观技术效率和革新三点,无疑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为我们留下的良方箴言。把中国的金融改革过程“嵌入”到中国独特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之中,使中国金融作为一个结构完整的整体“嵌入”到国际金融结构中,从而保证自身的独立性,无疑可以作为实现以上三点的独特机制。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绝非偶然。尽管表面看来这场危机是由国际游资冲击泰国铢币而引发的,国际资本的投机活动固然是这场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泰国等国家自身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泡沫现象严重、经常性项目长期逆差、金  相似文献   

8.
陈健丰 《特区经济》2009,(11):82-83
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引起自身金融系统问题的暴露,也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南亚国家能否抵挡这样的冲击,东南亚的经济会受什么影响。东南亚金融危机是否会再次发生,本文从美国金融危机的普遍性影响到东南亚经济的具体特点作了分析,探讨了美国金融危机与东南亚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亚洲金融危机的高潮已过,其中诸多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一、来势——洪水猛兽 前不久,东南亚五虎之一的泰国,爆发了自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之后最严重的货币危机,进而波及东南亚及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也都受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导发的金融危机自美国本土向全球蔓延,严重危害着全世界的金融安全和稳定,对全球经济也造成不可估计的损伤。然而这次金融危机的出现从深层暴露了美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和松乱,其直接原因还是要归咎于美国金融政策的过度宽松和监管体系散漫。鉴于这次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金融危机的损害,我国理当有所借鉴,有所警惕,以此为例检测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法规体系,以期达到完善法律、稳定市场。  相似文献   

11.
随着金融危机阴影的逐渐消散,全球股市呈节节走高的态势。股市大涨对世界经济究竟是福是祸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既不能将股市升温一律看作泡沫乃至股灾的先兆,也不能简单地将不断攀高的股指视为雨后天晴的象征。不可否认,欧美股市特别是美国股市从去年秋天开始上涨并由此推动全球股市回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西欧、日本以及东南亚经济的活力。同时,股市上涨恢复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反过来增强了金融市场的抵抗力。虽然年初巴西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金融动荡,但没有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连锁波动。但是,纽约道一琼斯股指今年来迅速上涨并…  相似文献   

12.
1997年7月以来,东南亚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并波及了香港、日本、韩国等地,其影响面之广、破坏性之大,均为人们始料所未及。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当7月1日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刚刚落下帷幕,世界媒体的焦点一下子转向了东南亚的金融市场。今年5月以来,原本好端端的一个东南亚,突然间金融大乱,货币暴贬、股市狂泻经济突变,国内平民损失惨重,国家外汇储备横遭掠夺。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货币投机商索罗斯,在亚洲地区名声大噪,东南亚各国均将这场灾难归咎于他,指责他是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索罗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14.
贸易与金融     
巴西金融动荡对泰国经济的影响巴西最近发生的金融动荡和西方主要金融市场因此而出现的波动有可能从四个方面对已饱尝金融危机之苦的泰国带来不利影响。首先是泰国脆弱的货币再次受到冲击。1997年7月泰铢的大幅贬值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此后,泰国政府、民众以及投资...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10 周年纪念日,就在10年前香港正式回归的第二天,国际投机基金开始攻击泰铢.引发了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6.
一场百年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冲击力之强、影响程度之深、涉及范围之广,史所罕见。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动荡,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银行普通存在着巨额呆帐,抗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这场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机构进行了一次防范金融风险的生动教育。金融体系的正常安全运行对经济全局的稳定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目前虽然不会出现类似的金融危机,但也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资产的金融隐患,它将直接影响着我国金融体制的稳定。因此,如何以亚洲金融危机为鉴,加强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提高抗御风险的能力显得极为迫切。一、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我国银行带来新风险1、国际结算业务风险M大。据有关材料报道…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济放缓下的国际金融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国际资本流向最突出的特征是全球资本持续、大规模流入美国,导致美国金融市场长期繁荣,并为美国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出现重大改变,美国实体经济减速趋势不断得到确认,金融市场震荡加剧,欧洲经济增长后劲不足,日本经济继续在衰退的深渊中挣扎.美国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以及全球经济放缓程度的不断加深,可能演变为继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又一场重要的外部冲击波,直接影响国际资本国别及产品布局,从而打破国际金融市场脆弱的平衡,引起更大范围的震荡.对于国际资本流向的变化及国际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调整,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警觉,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减轻外部冲击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屈信明 《特区经济》2005,(2):206-207
金融全球化和放松管制极大地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从1980年到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4左右的130多个会员的银行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并进一步加深了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的理解和对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一、东南亚金融风暴告诉我们什么?1997年春夏之交,以乔治·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大炒家大举进攻东南亚金融市场。索罗斯运用“专攻弱者”战术,以狙击泰林为突破口,全面进犯东盟各国,致使东南亚诸国货币大幅贬值,本币汇率瀑泻,股市指数一落千丈,整个东南亚地区经济处于瘫痪状态。诸多东南亚国家政要。国民被吓得心惊肉跳,全球为之注目。泰林、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比索、新加坡元都分男11贬值60%——20%不等。泰国90多家金融公司已关闭的达50余家,股市从1700多点下降至400多户、。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