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张君以推销装帧图案为业。他向一家大公司推销装帕图案时,几乎每星期都要去一次,甚至几次,一跑就是一年多,却一无所获。这家公司的主管看过图案后总是遗憾地告诉他:"你的图案缺乏创新,对不起……"面对多次的拒绝,他几乎没有勇气再登这家公司的大门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受了一次销售技巧培训,决定换一种方法再试试。  相似文献   

2.
<正> 一位推销大师即将退休时,人们为他开了个纪念会。在纪念会上人们都希望听到他推销的秘诀,因为他攻克很多在旁人看来无法推销的客户。但这位推销大师一言不发,只是不动声色地请四个壮汉抬出一个巨大的铁球挂在会场,然后他拿着一根棍子开始敲击这个铁球,只见球纹丝不动。人们很诧异地看着他朝着一个方向使劲敲。  相似文献   

3.
埃德温·科克斯曾挨家挨户地试着推销铝制厨具,但是销售情况却不佳。他很快意识到由于清洗不便人们不愿意购买铝制厨具。科克斯把这个挫折当成反馈而不是失败,并且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法:某天在家里做试验时,他把细钢丝绒和肥皂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百洁布。他继续开始上门推销,  相似文献   

4.
<正> 去年暑假,我出外进行涉世谋生实习。在一座家属楼的楼梯口旁,我在向一个男子推销袜子。他的反应极为冷淡,我嘴唇磨成泡也没有做成。不知何时,我旁边站了位中年妇女。四十多岁,中等身材,一双大眼睛闪烁着智慧。我又立刻向她展开了"进攻"。她只是微笑着看着我。似乎该说的都说完了,她才开口说话:"年轻人,你的热情是有了,但却不注意方法。你有一个缺点,太慌张!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说,不考虑别人能否听明白。你要记住,做推销时,第一,热情不可少。第二,要在一开始就能稳住顾客,让他知道你在说什么,让他有兴趣去了解你的产  相似文献   

5.
祸起萧墙     
推销起家  1998年,李纪阳因家庭贫困,不得不遗憾地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为了给家庭增加收入,他离开河北老家,到首都北京做了一名小保安。虽然李纪阳在做保安期间非常努力地工作,但他并不安于此,他一心想出人头地,在京城闯荡出一个名堂。  在执勤时,李纪阳经常碰到一些人向他推销各种日用品,他感到很新奇:日用品都是摆在商店里卖的,为什么这些人把日用品背在包里四处销售?经过打听,李纪阳才知道这些推销员都是由一些公司组织出来搞推销的,并了解到进这种公司首先要拜师傅,新人进去后就由师傅带着出去推销,师傅带的新人多了就升为主管,再…  相似文献   

6.
<正> 茅台酒是中国名酒,但一开始参加国际博览会时,却因包装不漂亮,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位营销人员灵机一动,装作失手,将一瓶茅台酒掉在地上摔碎酒瓶,顿时酒香四溢,名声大振。某瓷器厂的推销人员举办展销会。为了证明企业生产的瓷器结实,他拿起一个瓷盘向地板上  相似文献   

7.
<正> "感动中国"的大学生洪战辉,由于家境困难,读书时顺便做点小生意缴学费。他是从给学生推销圆珠笔芯开始的,他创造了向一个班推销了700支圆珠笔芯的战绩。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是用劣质品赢得信任的。在推销之前,洪战辉试用了几种圆珠笔芯,发现一种圆珠笔芯使用到一半的时候开始出现质量问题。他向学生推销的时候,故意推销这种圆珠笔芯。过了几天,圆珠笔芯开始出现质量问题,洪战辉主动找到学生,说发现圆珠笔芯质量有问题,是主动来退钱的,如果不愿意退钱也可以换新品。学生见他这么主动、诚恳,都说:"算了,不就是一支圆珠笔芯吗?"洪战辉早已记住了买圆珠笔芯的几名学生,主动把钱放到学生们的课桌上。学生们不愿收钱,洪战辉就换成质量好的新品。换笔芯的经历赢得了学生们的好感,他向这个班推销了700支圆珠笔芯。  相似文献   

8.
德隆 《中国市场》2003,(7):43-43
<正> 张涛在推销界已干了10多年。在这10多年里,他成功地推销过许多种产品,从一个刚入行的门外汉变成了推销高手。当谈及他成功的经验时,张涛说:“推销员要做建设性的拜访,一定要带着一个有益于顾客的构想去拜访顾客。这样,你遭遇拒绝的机会就会少,你就会受到顾客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正> 去年7月,我带着自己用独特方法精心加工的干笋,去南宁推销。起初,我认为自己的产品不论质量、口感还是外表与同类产品相比都占很大优势,卖起来一定很顺利。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去一些酒店推销,人家不认货,我吃了一个又一个闭门羹。一天,我无精打采地回到旅店,晚饭也没心思吃饭,躺在床上也睡不着,脑子里不停地磋磨着接下来怎么推销的好办法,后来,终于憋出一条妙计。第二天傍晚,我带上5包产品,走进了一家挺像样的饭店,点了几样菜和两  相似文献   

10.
杨吉 《商务周刊》2009,(12):95-95
有一个现象耐人寻味:在成功销售必读的书目里竟然没有拿破仑·希尔的《如何在人生中推销自己》或《思考致富》。要知道,那本营销界的经典《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中最鼓舞人心的思想就是来自希尔的十七项成功原则。另外,希尔对往往受人鄙夷的“推销”(或“销售”)有过很精辟、深刻的论述。例如他在《如何在人生中推销自己》中写道:“每个人总是不断地对外推销自己,无论你是谁,或从事什么职业,每当遇见一个人、向他人解释、和人通电话或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你就在推销最宝贵的财富——你自己。”  相似文献   

11.
半个世纪以前,美国有一位初出道的却异常精明的推销员,他致力于推销名牌皮鞋,哪怕有时做了赔本的生意,也不放弃自己的宗旨.久而久之,他在商场上把自己也推销成了抢手的"名牌".有商家想要找到名牌产品的供货源,首先就想到了这位名牌推销员.后来,这位推销员也渐渐明白其推销产品为什么总是热销的其中奥妙:他提供给商家的虽然是质量上乘的、款式新颖的皮鞋产品,但都不是名牌产品,商家向顾客不厌其烦地宣传"这是谁谁名牌推销员推荐的最新潮流的产品",是因为他的"名牌形象"在起主导作用.加之顾客们对这位推销员十分信任,便纷纷购买他推销的产品.也等于说,凡是他推销的产品,都是名牌.  相似文献   

12.
王瑶 《中国市场》2010,(5):22-23
李开复的新公司每天都迎来无数访客,有应聘者,有推销点子的,最夸张的是来过一位推销UFO捕捉技术的。新公司不会像Google一样为大厨预留职位,自称“美食家”的李开复如今经常跟员工一起吃快餐。他自己也开始养成新的习惯:机票订经济舱,去美国出差住70美元一晚的快捷酒店。接受专访时,李开复说:“创新工场不是一个教室,我们不是每天扮演教练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正> 第一次上门推销,找准自己的推销对象并非易事。我推销的是电器设备。一次,获悉供电局计划建一座变电所,我就直奔生产技术股。我礼貌地敲开门:"请问李股长在吗?"办公室里只有一个人,面无表情地回答:"不在!"尽管我又敬烟,又热情地与他寒喧,都收效甚微,没能唤起他的热情。以后去了4次,都是遇到他,而没遇  相似文献   

14.
德隆 《中国市场》2005,(2):66-67
张涛在香港推销界已干了20多年。在这20多年里,他推销过多种产品,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位推销高手。在别人请教他成功的经验时,张涛说:“推销员一定要带着一个有益于顾客的构想去拜访顾客。这样,你遭遇拒绝的机会就会少,你就会受到顾客的欢迎。推销员要做建设性的拜访。”  相似文献   

15.
<正> 身为亿万富翁的美国超级食品公司总裁鲍洛奇被誉为"推动世界的第一推销员"。然而,他在刚开始推销时,经常遭到别人的拒绝和冷遇,他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是干推销的料。可贵的是,他没停留在忧郁中,而是更勇敢地叩响了一家家顾客的大门。于是,一个个的奇迹,在他的推销生涯中创造出来。  相似文献   

16.
"点子"敲门     
<正>张涛在香港推销界已干了20多年。在这20多年里,他推销过多种产品,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位推销高手。在别人请教他成功的经验时,张涛说:"推销员一定要带着一个有益于顾客的构想去拜访顾客。这样,你遭遇拒绝的机会就会少,你就会受到顾客的欢迎。推销员要做建设性的拜访。"  相似文献   

17.
德隆 《中国市场》2005,(3):66-67
张涛在香港推销界已干了20多年.在这20多年里,他推销过多种产品,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位推销高手.在别人请教他成功的经验时,张涛说:“推销员一定要带着一个有益于顾客的构想去拜访顾客.这样,你遭遇拒绝的机会就会少,你就会受到顾客的欢迎.推销员要做建设性的拜访.“……  相似文献   

18.
"点子"敲门     
张涛在香港推销界已干了20多年.在这20多年里,他推销过多种产品,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位推销高手.在别人请教他成功的经验时,张涛说:"推销员一定要带着一个有益于顾客的构想去拜访顾客.这样,你遭遇拒绝的机会就会少,你就会受到顾客的欢迎.推销员要做建设性的拜访."  相似文献   

19.
不是魔法——小魔笔净赚二十万 小邹推销过化工原料,也推销过礼品。但是有一天,他却改行推销起一种叫做“智强魔笔”的小小产品。  相似文献   

20.
张放天 《经贸世界》2004,(12):54-56
乔&;#183;吉拉德被誉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回忆往事时,他常念叨如下一则令他终身难忘的事。在一次推销中,乔&;#183;吉拉德与客户洽谈顺利,就在快签约成交时,对方却突然变了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