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分析铁路客运站列车到发非均衡性的基础上,提出"空闲时段"的概念,根据空闲时段对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调整车站咽喉和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公式.以成都站采集的运营数据进行实例计算,分别计算车站全天通过能力和扣除空闲时段的通过能力,经综合比较,说明空闲时段对客运站的通过能力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客运站咽喉通过能力新解及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客运站咽喉能力的特殊性。剖析了以利用率法为代表的传统咽喉能力计算的不适应性,提出咽喉能力可视化计算集成系统的设计思想,给出了系统逻辑结构及算法集,并应用该系统对柳州,贵阳两客运站进行模拟计算,表明该成果符合现象实际,呆用于客运站及所有车站咽喉能力的评价检验。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沈阳铁路枢纽客运站能力配置,实现枢纽多个客运站能力均衡利用,在阐述沈阳铁路枢纽客运站能力配置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沈阳铁路枢纽客运站能力配置存在问题,结合沈阳铁路枢纽客运站运力均衡配置调整原则、影响因素,分阶段提出2019年一季度、二季度和三季度能力配置调整方案,最后探讨相关对策,即:实施相关配套改造项目、加强市政配套建设、合理调整站段管理机构等优化沈阳铁路枢纽客运站能力配置的措施和建议,为铁路枢纽客运站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沈阳铁路枢纽客运量的增长,客运站能力已经不能适应远期规划年度需求,需要择址新建枢纽第四客运站。在阐述沈阳铁路枢纽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沈阳铁路枢纽规划布局,针对其客运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沈阳铁路枢纽客运站作业分工及能力适应性,提出沈阳铁路枢纽规划第四客运站建设时机及站位方案,最后结合沈阳铁路枢纽特点,探讨第四客运站形成后沈阳铁路枢纽客运站的能力适应性,为类似铁路枢纽规划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客运专线引入铁路枢纽时,为满足运量不断增长的需求,铁路枢纽内需新建客运站或扩建既有客运站,以提高铁路枢纽的客运能力。以枢纽内旅客支付费用和铁路投资建设费用加权最小为目标,考虑旅客运输需求、客运站始发能力、线路通过能力和投资建设资金等约束,建立铁路枢纽内客运站选址的集计模型。该模型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可利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通过对实际算例的计算分析,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OLAP技术的物流数据仓库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OLAP(On-LineAnalyticalProcessing)技术和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分析了物流数据仓库的应用,给出物流信息数据采集流程、物流信息平台开发流程和决策支持子系统结构模型。对在OLAP技术下的数据仓库的决策功能进行了研究,指出OLAP技术与智能决策技术的复合应用能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枢纽内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评价问题,以枢纽内设施能力利用匹配度指标、列车作业组织协调度指标、城市交通接驳适应度指标的耦合计算值定义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协调度指标,根据耦合度理论构建基于改进优劣解距离法的枢纽内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协调度计算模型,并结合熵权法求解枢纽内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协调度。以沈阳铁路枢纽2018年、2019年运行图为例对给出的评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改进优劣解距离法的能力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可以有效解决枢纽内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评价和优化问题,提升运力资源配置效率、减少资源闲置、满足旅客高品质出行体验,为方案比选及预先研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针对枢纽内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评价问题,以枢纽内设施能力利用匹配度指标、列车作业组织协调度指标、城市交通接驳适应度指标的耦合计算值定义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协调度指标,根据耦合度理论构建基于改进优劣解距离法的枢纽内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协调度计算模型,并结合熵权法求解枢纽内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协调度。以沈阳铁路枢纽2018年、2019年运行图为例对给出的评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改进优劣解距离法的能力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可以有效解决枢纽内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评价和优化问题,提升运力资源配置效率、减少资源闲置、满足旅客高品质出行体验,为方案比选及预先研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铁路应急调度指挥的处置水平,围绕铁路客运应急调度指挥业务,基于现有铁路运输生产应用系统数据,辅以模型算法、数据采集、大数据处理为技术手段,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级、铁路局集团公司级、客运站段3级架构,实现集中统一管理的铁路客运应急调度指挥系统。从系统目标、系统应用架构、核心功能设计、系统信息流程等方面,研究提出铁路客运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的构建方案,以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铁路客运应急调度决策评估为例,对支撑铁路客运应急调度指挥系统构建的核心技术及其实现过程进行分析,以保障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有序,提升铁路旅客运输质量。  相似文献   

10.
边江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35(7):39-43,50
为实现张家界铁路地区2个客运站分工合理,根据张家界铁路地区概况和研究年度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在深入研究分析既有线区间、站场能力和近期新建工程的适当配套设置的基础上,确定了2个客运站的分工方案。经过比选,推荐采用焦柳线禾家村出站至张家界段不增建二线,张家界西站设置机务、车辆设备方案。  相似文献   

11.
突发大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传播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突发大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作业性质和特点,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车站分为发生站、换乘站和中间站。在此基础上,通过站台候车区的乘客密度、到达列车的剩余载客能力、站台候车乘客数和乘客上车效率等因素,构建站台候车区乘客密度影响模型和列车运行延误时间模型,并总结出突发大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传播机理。从车站服务水平和列车运行影响两个方面对突发大客流传播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调整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实测数据拟合,验证车站实名制车票的旅客到达分布为泊松分布,运用排队理论建立车站验证检票口数量与客流需求相匹配的优化模型,根据旅客流量变化情况预估验证检票口合理数量。通过实例计算表明,基于排队论方法进行验证检票口数量优化配置,可以降低车站验证检票服务成本和旅客停留费用,提高经济性;提出的验证检票口数量优化方法和服务优化措施,可以协助车站合理设置验证检票口数量,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oposes a problem of passenger flow organization in subway stations under uncertain demand. The existing concepts of station service capacity are extended and further classified into three in different demand scenarios.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put forward to measure the three capacities and a unified simulation-based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solve them. To increase computing speed,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and genetic algorithms (GA) are embedded in this algorithm. A case study will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nd give a detailed procedure of passenger flow control based on station service capacity in various demand scenarios.  相似文献   

14.
修建京津冀地区铁路客运中心站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京津冀地区铁路客运专线网布局和运输组织方式的基础上,论述了铁路客运中心站的作用,提出地区铁路专线客运站的布局模式,以及客运站的分工建议和集疏运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西安铁路枢纽将有8个方向、7条铁路线引入,既有西安站已不能满足客流增长的需要。分析西安枢纽内影响客运能力的各项因素,结合西安枢纽的改扩建及西安城市规划,提出新建第二客运站——西安北站和辅助客运站——纺织城站,并对原西安站进行扩建的方案,形成西安枢纽客运系统二主一辅的格局。  相似文献   

16.
在对铁路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进行计算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开行不同速度目标值的A、B类列车条件下,按不同开行方案和站间距离,在给定B类列车开行数量的前提下,分别研究各种站间距离对应的A类列车最大可能开行对数,并检算B类列车的旅速。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客运专线的站间距离、开行方案、旅速和开行能力的配比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鄂尔多斯铁路枢纽建设,提高鄂尔多斯与外界联系通道的运输能力,完善铁路枢纽内客运系统布局,基于鄂尔多斯铁路枢纽现状分析,结合城市现状规划和枢纽客运预测,从铁路枢纽内线路走向、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布局、枢纽内高速铁路车站选址3个方面,对鄂尔多斯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方案进行研究。经综合比选分析,分别采用沿既有铁路通道的中线引入方案、高速铁路"两站"格局方案及新设东胜北站。在此基础上,提出鄂尔多斯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建设方案,不断提高鄂尔多斯与外界联系通道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服务相关系统和设施设备是提升乘客出行满意度的关键要素。以挖掘数据潜能、释放资源价值为切入点,整合相关系统业务流程,在研究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服务智能化发展的基础上,从提升服务体验、优化运营管理、挖掘商业价值3个维度分析乘客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中台技术的智慧乘客综合服务平台方案。基于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能力抽取,设计乘客画像、出行支持、客流特征、场景模型4大业务中台模块,满足乘客购票、站内引导、资讯获取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实现乘客服务与车站信息的协同共享能力。通过设计智能票务、无人客服中心、智能导向、精准营销等典型场景应用,提升服务体验与运营管理水平,促进商业资源开发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乘客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9.
铁路客运站营销工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且大多数因素具有模糊性难以定量化。为此,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思想为指导,运用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的相关方法,对客运站的营销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在介绍方法原理与步骤的基础上,应用层次模糊评价法对某客运站的营销工作质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随着武汉铁路枢纽路网构架进一步扩充,客运系统运能紧张、过江通道能力不足,为解决路网结构缺陷、提升武汉城市群城际铁路断头线的路网功能,阐述武汉铁路枢纽与衔接客运铁路布局既有现状,为应对武汉铁路枢纽客运作业量及过江运量的增长,补强客运系统及过江通道能力,对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提出3个规划方案,经综合比选分析,采用新建新汉阳站和天河北站并将客运系统调整为"四主两辅"方案。研究结论能够满足高品质出行服务需求,对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