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社区保护地是社区参与自然保护地管理的有效形式之一,通过传统知识来达到自然保护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不仅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能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综合已有的传统知识研究成果,结合《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协议,分析在中国通过认可"社区保护地"来达到社区参与自然保护地管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促进农民福利改善和共同富裕是政府主导乡村旅游开发的根本目的,而收入的持续增加是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农民核心利益。从农民收入结构角度出发,以云南KY小镇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实践为例对其收入效应和利益保护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主导乡村旅游开发短期内可以增加平均意义上的农民收入,但却难以持续,而社区赋权、个体赋能和治理结构优化是农民利益保护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从民事权利的角度研究自然资源物权,忽略了自然资源的生态与社会属性,不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利用。为此,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严格区分了自然资源物权与民事物权的权利性质、权利客体、权利内容与权利的处分限制,认为自然资源物权是社会权,而不同于民事物权的私权属性。在此基础上,经分析批判现行自然资源物权制度设计模式后,提出了构建政府干预型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一般模式——政府主导的一级市场与政府介入的二级市场,希望有益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才能符合保护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研究在保护区资源保护和周边社区经济发展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学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首先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的研究现状,进而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最后综述了国外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的经验,认为中国未来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的方向是:(1)开展保护区和社区的共同管理;(2)完善保护区管理政策;(3)公平分享所得利益;(4)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有效的社区保护路径是当前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协议保护作为一种模式,更具长远计划性地强调以提高社区保护权能为项目执行的核心理念。通过引入政府部门与社区平等协商的方式探索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共建的可能路径。通过激励、约束、能力建设、制度建设等行动策略培育和提升社区保护权能,以达到有效保护目的。该模式示范了一种更具长远眼光的社区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从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对学者们关于社区发展视角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以及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4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保护与发展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包括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周边社区居民福祉的关系、自然保护区政策的有效性以及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组合运用3个方面。通过跟踪保护与发展的研究进展,认为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既要不断健全管理体制,又要创新符合中国国情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的基本要素及政府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自然资源管理作为一种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区居民的经济及福利水平提高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得到了很多国家的重视,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实践中也摸索出一些经验教训。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突出了社区成员在资源管理整个过程的参与及主体地位,强调社区的决策管理权和受益权。通过简要介绍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并分析政府在社区资源管理模式中应发挥的作用,希望对中国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自然保护地实现有效保护管理的决定性保障。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在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设方面的改革探索经验,剖析了相关问题,并从法律、行政、市场等角度探讨了其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9.
农业旅游经济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学界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而山地的农业旅游经济在开发中,又因为经济水平不高等原因而有其特殊障碍。本文以河北省山地农业旅游经济为研究对象,认为其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包括娱乐项目匮乏、社区内部矛盾加剧、生态保护不力、购物和住宿缺乏特色和交通不便等,据此提出了包括政府主导的开发模式、基于社区参与的经营模式、以生态旅游为主的产品开发模式等。  相似文献   

10.
在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家公园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设计了国家公园自然资本核算框架,以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系统服务为两大核算对象,基于已有数据,对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自然资本进行了价值量核算。核算结果表明:在自然资源资产中,草地和森林覆盖面积普遍较高,且价值量较高;在生态系统服务中,调节服务价值量普遍偏高。研究认为,相关部门应提高人们保护草地和森林自然资源的意识,形成并强化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观念,最终促进我国国家公园草地、森林自然资源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实施社区参与共管是一种能够积极解决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之间突出矛盾的管理模式,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途径。本文结合金光寺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探讨通过社区群众参与资源保护,发展社区经济,减轻对保护区的资源压力,从而促进保护区的管理工作的社区群众参与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自然保护区生态经济矛盾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保护区与其社区之间,由于争夺土地及其他资源的利用权而引发的冲突,是自然保护区特殊的生态经济矛盾。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系统落后的资源利用方式,保护区的建立进一步加剧了原来的矛盾,同时由于社区经济系统缺乏变革的条件,所以这一矛盾难以的待解决。在大系统观念的指导下,解决的思路在于社区经济的发展,即社区的脱贫致富是解决保护区生态经济矛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云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云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中又拥有较大比重,分布在云南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对多种生态系统和大量动植物的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些重要珍稀濒危动物种群数量有所增加。但这些保护区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客观因素,大多数保护区地处边远落后山区;二是来自于周边村寨巨大的人口压力;三是来自于当地政府和保护区,主要是缺乏长远规划、大力投资等问题。保护区资源受到如此多种因素的威胁,保护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只有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如加强社区共管、拓宽投资渠道、进行科学规划管理等,才能使保护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机制中存在如下问题:一些地方重GDP增长,轻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法制不够健全,自然资源保护立法未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自然资源保护机制不完善,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污染治理进程缓慢,市场化程度偏低;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管理效率有待提高;部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保护意识和公众参与水平有待增强。应通过建立自然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确立自然资源保护司法审查制度、建立完善自然资源公益诉讼制度、加强刑事制裁等来健全我国自然资源的法律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探讨自然资源资产核算逻辑规则下的土地资源资产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方法:归纳与演绎,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是实施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根本目标,核算的内容应以实物量核算为主、价值量核算为辅,应防止自然资源垄断引起过度有偿使用、过度价值化造成利益扭曲;土地资源资产核算内容应包括面积、质量、价格,价值量核算应遵循可市场化原则;对于城镇国有建设用地来说采用基准地价进行核算更具可行性。研究结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性质上应属于国家资产负债表范畴,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目标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扎实、准确的调查与监测数据是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法律制度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的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法律制度,片面强调自然保护的一面,而漠视了土地经济功能的发挥和自然保护区土地的财产属性。政府因财政负担能力有限,将土地经营管理权授予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意味着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可以利用行政管理权、土地经营权集于一身的便利,追逐土地利益。法律所追求的自然保护目标难以实现,而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益并未服务于解决社区贫困问题,造成了社区与政府之间长期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7.
Aiming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operation and how conservation is logically describ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courses that government authorities and scientists developed on conservation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Sierra de Huautla Biosphere Reserve.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nservation is understood as the intent to keep nature with the lowest possible level of human interference, as its main strategies are: to eliminate inhabitant's unawareness about nature and to reinforce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and inspection. Social participation was acknowledged as essential in reserve management, but local inhabitants, even when recognized as important actors, were excluded from the reserve co-administration scheme and mainly regarded as the beneficiaries of already designed projects. In order to achieve SHBR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goals, it is necessary to modify authorities’ comprehension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toward a process that supports social change by empowering NPA inhabitants and transforming them into political actors.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平等、共同、持续发展为宗旨的文明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应在以自然资源环境为对象创造和享受社会财富的同时,促进自然资源环境的循环、更新、稳定、持续发展,形成共生、包容、协调、统一的人地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兼顾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认识、制定战略、总体谋划,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体制、机制,补充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将人类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