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杨旭 《辽宁经济》2003,(7):28-28
欧盟出台的关于售价2欧元以下打火机的技术安全限制法案,要求售价在2欧元以下的打火机必须加装安全锁方能进入欧洲市场。这类打火机大部分是中国温州的打火机厂商生产的。如果欧盟的法案实行,那么温州打火机厂商的价格优势恐怕会荡然无存,多年开拓市场的成果就会付之东流。除了国际间的交涉,作为一个民间企业团体,温州厂商应该从自身出发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浙江工商》2007,(10):F0003-F0003
衢州市温州商会是由温州籍人士在衢州创办的工商服务企业自愿组成的行业性和地域性的并具有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商会于二○○七年八月二十八日正式成立,拥有会员200余人,会员单位100余家。温州商会是外地人士在衢州市建立的第一个地市级异地商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前沿阵地。30多年来,温州凭借敢为天下先的独特精神,创造出了 “温州模式”和“温州奇迹”,经济超常增长,同时也积累了巨额财富和投资潜力。但是,随着先行优势的丧失和全国经济环境变化,尤其是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下,原有的温州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显著的波动和下滑,温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温州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温州市政府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我们认为,温州能否实现第三次跨越,关键在于高新技术产业能否崛起,高新技术产业对温州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具有战略性支撑意义,是决定温州能否在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实现新一轮经济跨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业服务中心是2001年3月经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批准成立的,系管委会直属的公益性科技事业服务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1998年12月,经浙江省科技厅批准,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温州第一个省级高新区,发展以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地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千人大会、百人考察团,鸡年春节后温州召开的第一个全市千人大会明确提出,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要达到50%。  相似文献   

6.
3万多温州人北上淘金15年,6000多温州人在哈成百万富翁,2000多种产品,400多家店铺,8000多摊位,2亿多年销售额匕年的时间,6000多名温州人在哈尔滨发展成了百万富翁!哈尔滨市温州商会负责人张雨林说,这还是比较保守的数字。从1984年第一个到哈尔滨来“淘金”的温州人算起,至今,这支北上的“淘金”队伍已经壮大到了3万人,成了我们这座城市最大的“打工一族”:他们经营生产的产品有2000余种。成规模的店铺近400间、在各类市场占有的摊位达到8000多个、年销售额近到Z元从形单影只,到应者云集;从一文不名,到腰缠万贯;从给别人打…  相似文献   

7.
2004年.在温州乐清市柳市这样一个小镇上,人民电器成了继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之后,第三家越过百亿元大关的企业。人民电器董事长郑元豹在心理上与南存辉,胡成中靠近了些。  相似文献   

8.
《浙江工商》2008,(3):26-28
一个从事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温州老板,面对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国内同行多年的探索追寻,毅然将事业的重心转向高科技。令人惊讶的是,他只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就让第四代光源研发成功的大功率LED技术迅速突破重围,引起国内外的关注。美国加州大学光电学专家予以这样的评价:如果说世界上LED点光源的发明在日本,那么LED面光源的突破则在中国温州。  相似文献   

9.
温州,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奇迹,一个被海内外媒体不间断追逐的沿海山城,曾让多少人为之喝彩、为之鼓吹。正当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先发地的“温州模式”大红大紫的烟尘慢慢消退时,最近,温州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然而,这次关注对温州却不是利好的消息……  相似文献   

10.
温州改革开放20年之所以能够取得迅速发展,在目前许多地方经济低迷时,仍能保持活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温州人敢于、善于开拓市场。灵活的市场机制成为温州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温州人市场开拓的成就和特点在于:  相似文献   

11.
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温州的民营企业发展异常活跃,已成为温州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来源,在全国名闻遐迩。以报喜鸟、红蜻蜒、奥康为代表的永嘉民营企业是温州民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温州民营企业的一个 缩影。  相似文献   

12.
老板与企业家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中国不缺老板,但缺企业家,在民营经济非常活跃的温州,老板就更是多如牛毛了。他们创造了著名的“温州模式”,但遗憾的是至今并没有产生出一批在全国范围内有的企业家团体。南存辉-在温州可是一个响DangDang的名字,有人说他是“温州第一大老板、,而笔者要说,他是一个现代企业家。  相似文献   

13.
温州的打火机和眼镜、皮鞋、服装被称为四大支柱产业,在中国加入WTO前后时间里,温州打火机和眼镜受到了国际贸易壁垒的巨大冲击。2001年10月2日欧洲打火机进口商协会正式发函通知温州打火机行业,欧盟正在拟定对进口打火机实行CR法规(CR即防止儿童开启装置)禁止没带防止儿童开启装置的打火机和一切玩具型打火机进入欧洲各国,并且以价格作为定位来确定特殊的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企业家的地区分布呈非均衡态势,其中以温州的企业家数量最多。温州企业家的成功并不是得益于国家规划或者政策倾斜,它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探究温州企业家作为一个群体的成功根源,也许对企业家资源短缺的其他地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张玫 《民营视界》2005,(9):27-27
在改革开放之初,温州以脍炙人口的“温州模式”,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时至今日,温州企业的一举一动,仍然牵动着人们的目光。创造模式的温州,从来都是一个探索者,在他们面前,没有模式可依,没有现成的路可走。那么,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在一浪高似一浪的国际对手的竞争冲击下,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温州企业家们,他们在做着怎样的探索呢?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制造的重要基地,温州模式正在经历重生的痛苦. 昔日的辉煌 浓厚而独特的温州文化及其影响下的关系网络是温州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之下,温州人勤奋努力、不断追求,创造了企业一个又一个发展高潮,而亲朋好友之间的信任更是降低了企业及其相关者之间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7.
温州群落     
温州人多地少,因此决定了他们只能向外拓展,不断地去寻找一个个新的生存空间。也因此,温州人可能是中国经商者之中最多的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一个经商群体,南至三亚,北到漠河,西抵拉萨,东临青岛,到处可见温州人的踪迹。最初,他们是以手工为其主要的谋生手段的,如理发,补鞋,裁缝,再后来,在全国很多城乡都有以温州人为主的商场或商品一条街;有的一个企业就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很多分公司、分销点、办事处,将温州人的商品意识传达给当地,辐射到周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西安古城涌现出一批批背井离乡的温州创业者,他们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有着吃苦耐劳的执著精神,他们有勇于创新、勇于冒险的勇气,成功地在西安市场中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18.
《浙江工商》2008,(6):48
第六届中国(温州)国际眼镜制造业展览会将于7月10至12日在温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展会规划17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预计届时将有上万名海内外参观商参与。  相似文献   

19.
随着资金链断裂,温州多家企业倒闭,一个又一个老板“跑路”甚至自杀,警示温州民间借贷的危机,折射出中小企业目前发展面临的多重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20.
温州民营企业跨区域投资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温州抓住有利时机,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市场取向的改革,经过近20年的发展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温州模式”。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个体私营经济政策的逐步放开和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温州逐渐失去了在80年代形成的先发性优势,企业外迁、资金外投的跨区域投资现象目前已成为温州的一个敏感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