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经济理论问题研讨会予1990年6月13日—1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这是一年多来我国经济学界一次重要的学术盛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经济理论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部门的老、中、青年专家学者50多人,收到学术论文30多篇。会议的中心议题是:(1) 深入讨论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关系以及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2) 具体分析一年多来治理整顿成效和问题,恰当估计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3) 就如何继续搞好治理整顿和在治理整顿中深化改革提出可供操作的政策建议。与会代表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实行治理整顿是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加快治理整顿,需要榜样的力量,需要弘扬英雄精神,更需要发扬奉献精神。雷锋、焦裕禄、赖宁是时代英雄的楷模,奉献精神的杰出代表。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促进企业改革。 一、发扬奉献精神,使企业战胜当前的暂时困难,克服市场疲软。党中央为了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沿着健康轨道持续稳定发展,实行了全面治理整顿。不到两年时间,在经济战线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是:企业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各种腐败现象有所收  相似文献   

3.
<正> 1991年,我国顺利地完成了治理整顿的任务,无论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都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经济稳定增长,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整体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为实现“八五”计划和十年发展规划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 1992年新春伊始,邓小平同志在南方的讲话,为经济工作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取得更  相似文献   

4.
<正>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是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充分肯定了我国十年来改革与建设的伟大成就,正确地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如实估计了经济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地提出了今后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目标、方针、措施和步骤。这就为统一全党与全国人民的思想、稳定大局,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沿着五中全会指引的方向前进,我们将在斗争中取得更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正> 无论是治理整顿,还是深化改革,它们都不是目的,而仅仅是手段,目的在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治理整顿是为了给改革和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改革则是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体制条件,通过治理整顿实现经济稳定,在稳定中深化改革;再用深化改革来促进稳定,在稳定中求得发展。这应该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经济工作中的基本指导思想。我们决不能把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三方面割裂开来。回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我国经济一直未能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理想目标,反而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特征。近几年旧病复发,以至需要花三年甚至更长时间进行治理。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带有一定的必然性。诚然,经济发展的某些方面会呈现出某种周期性,经济在一定幅度内的波动也是正常的。但大起大落,就不能说是规  相似文献   

6.
<正> 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治理整顿的深化改革的方针,是克服当前经济困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为了认真落实全会决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必须深刻认识治理整顿的重大意义。回顾前一段关于如何摆脱困境的讨论,有的同志把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对立起来,有的同志认为治理  相似文献   

7.
作者认为:我国目前存在的诸种矛盾,决定了治理整顿进入关键阶段之后仍然要借助于超经济强制;治理整顿与体制改革在目标上相互统一,相得益彰,治理整顿不是要用超经济强制使旧体制死灰复燃,而是要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要使超经济强制不会导致治理整顿与改革的目标歧异,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超经济强制与经济强制的关系,并从稳定经济和促进体制建设这两个统一的大局出发,正确使用超经济强制手段。  相似文献   

8.
王茂林同志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这个报告正确地分析了全国和我省的经济形势,特别是对当前经济工作存在的七个方面的困难作了准确和深刻的剖析,对如何正确认识当前治理整顿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以及在治理整顿中如何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也作了  相似文献   

9.
<正> 十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逐步完善,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在过去几年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局面,主要是宏观经济失控,十分严重,走了一段弯路,以致于不得不进行治理整顿。前几年由于经济过热,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总量失去平衡,通货膨胀加剧,经济秩序混乱,社会分配不公,成为社会不安定的一大因素。一、适度增加投放是解决当前市场疲软的启动点 1988年末,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治理整顿经济和深化改革的方针,严格控制投放和货币发行,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控制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整顿了社会经济秩序,清理了公司,经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执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方针虽已初见成效,但国内经济形势还很困难,治理、改革、发展三方面的任务仍很艰巨。那么,在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初期,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如何呢?有哪些有利因素,会给我们提供机会?又有哪些不利因素,会给我们提出挑战或设置障碍? 当前,国际形势有稳定的一面,如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物价、就业水平、国际市场等都比较稳定;又有非常动荡的一面,如美苏之间,东西方集团之间,以及两大集团内部的政治经济关系已发生而且将继续发生变化,各种力量开始重新分化和组合。在这么一个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对我们有利的因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多种因素,可以从各个角度、不同层次上研究。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来看,对经济增长率作深入分析,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这是因为: 第一,是正确处理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需要。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确定的治理整顿主要目标,是针对我国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提出来的。而主要目标之间既有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一面,又有彼此制约、互为条件的一面。改善产业结构属于结构调整方面的任务,其目标呈现明显的倾斜,以制约国民经济的瓶颈产业为重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省的治理整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过热的经济增长速度受到抑制,迅猛上涨的物价得到控制,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有所缓和,货币发行量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形势趋向好转。但是在解决旧的矛盾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企业开工不足,经济效益下降,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大幅度增加,经济增长缓慢。而流动资金的短缺则是导  相似文献   

13.
<正> 经过一年多的治理整顿,我国在稳定经济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社会总供给方面趋于缓和,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今年上半年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率已降到5%以下,还出现了部分商品的“买方”市场。这就为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预示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良好时机或许已经到来。与此同时,治理整顿的进一步开展,也要求深化改革与之配合,前一段我们集中力量,多管齐下,解决总量膨胀问题,已经取得实效。现在,调整经济结构的问题突出了。当前部分商品市场销售不畅,主要也是反映着生产结构的不合理,经验告诉我们,解决总量膨胀问题,采取某些行政方法(如政府规定限额指标)是可以在短期内奏效的,而解决结构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 当前,在治理整顿、压缩基本建设投资的形势下,静下心来对我们近几年甚至前十几年大上大下的项目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回顾,便显得十分重要。我们每年都有上千亿的基建投资,这无疑对形成我们比较完善的工业和经济体系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这几个亿的新增投资其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究竟处于何种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又有多少差距,着实令人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15.
去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当时的经济形势,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并确定把治理和整顿作为今明两年工作的重点。半年多来,我们在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在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的关系上,引起了一些疑虑和议论。由于价格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牵涉面比较广,问题比较多,更加成为各种议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进入关键的第二年,面对产品积压,市场疲软的复杂的经济形势,一些企业的厂长、经理也出现了“精神疲软”。表现为对改革产生弱化、淡化的心理,存在等(等治理整顿结束)、看(看左邻右舍)、靠(靠上级出主意)、要(要优惠政策)的思想,对工作不思主动,对延续承包缺乏热情,准备“撂担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有认识问题,也有实际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改革的连续性发生怀疑。在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厂长、经理  相似文献   

17.
张昆仑 《经济问题》1991,(4):12-14,61
当前,我国的劳动就业形势因新的就业高峰的到来,因治理整顿、调整产业结构和大面积出现的“市场疲软”现象而显得十分严峻。 如何走出困境? 不少有识之士一再指出: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广泛开拓就业新门路。 这一思路,完全合理、完全正确。而且,进行一下横向的国际对比,我们也可以看到,发展第三产业在安排  相似文献   

18.
编前寄语     
<正>自1991年以来,我国经济已连续3年快速增长,突破 了治理整顿期间停滞、疲软的局面,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 力;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是伴随高速增长、基础产业“瓶颈”制约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物价上涨居高不下。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如何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今年的经济走势,是目前各级党政领导、经济部门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近,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应邀在江苏省社科院作学术报告,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改革与发展问题作了深刻的理论分析。本刊这期新辟的“特别报道”对这次报告会作了专题报道。江苏近两年也是高速增长,自去年宏观调控以后速度有所回落,当前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资金紧张、产品库存增加、企业效益下降等问题。本期“江苏经贸”栏目发表  相似文献   

19.
1988年4月,国务院《关于福建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请示的批复》中,要求“福建进行综合改革试验,在改革,开放中继续先行一步”。从1988年9月开始,党中央、国务院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做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两年多来,我们正是在治理整顿中深化改革,使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外有压力,内有困难的严峻形势下,有效控制了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失控和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先是抑制经济过热,后又使生产稳步回升。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处于平衡,出现了经济稳定、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局面。与此同时,我们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一些新的改革,比如价格改革、深化企业改革、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等等,使国民经济走上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道路,同时也为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是根据我国十年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经济难题和困境这一实际情况制定的。它既符合我国现实经济发展态势,也符合山西经济发展的状况。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过程,既是一个解决经济难题,理顺经济关系,走出经济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