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我国的科技创新程度,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波动较大,尤其是2008年之后,增长率逐步下降,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相对比重在下降,这对于我国创新驱动型增长方式的推进是不利的,必须加大力度推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而促进创新驱动型增长方式的实现。为此,提出以下的建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技术创新;构建有效的产学研结合平台,促进生产力提升。我国从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仍旧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袁颖 《北方经济》2010,(10):39-42
本文运用非参数DEA模型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04-2008年中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中国国有上市商业银行自从改革后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国有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均值来看,其提高受规模效率变化的影响并不明显,但从单个国有上市商业银行看,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是由技术进步水平和规模效率的下降共同导致的.  相似文献   

3.
徐辉  周文魁 《魅力中国》2009,(20):32-33
采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方法对江苏省经济增长源泉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资本、劳动力和广义的技术进步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对江苏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江苏经济增长属于资本和技术双推动型。  相似文献   

4.
邱鹏 《科技和产业》2020,20(3):28-32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取总资产、营业支出为投入指标,营业收入为产出指标,以在境内上市的32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8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和基于Olley-Pakes和Levinsohn-Petrin半参数回归方法,对上市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实证结果表明:①营业收入与总资产和总支出正相关;②各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受我国经济发展增速的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③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与银行的规模正相关,六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中韩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娜 《世界经济研究》2012,(4):81-86,89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亚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80年代中韩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利用增长会计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和韩国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2002~2009年中国全要素增长率的贡献率从1981~2001年的23.29%上升到28.88%,全要素增长率的贡献超过了劳动投入的贡献率。1981~1998年期间韩国的经济增长率为7.64%,其中,60%以上是靠资本投入来实现的,25%是依靠劳动的投入,但在1999~2009年期间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达到了42%,中国与韩国的经济增长开始走向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详细说明了应用传统的索洛余值法、索洛扩展模型、SFA模型、DEA分析方法测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时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文章的第四部分就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方向进行简单的评述,最后指出不要过分强调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创造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能更准确测度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方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永静  王艳 《乡镇经济》2008,24(7):93-96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标,采用索洛余值法对1979—200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素投入及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算,对此期间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判断,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非常低,兵团经济长期处于粗放增长状态。要改变兵团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其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朱艳阁 《科技和产业》2021,21(12):61-69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利用黄河流域7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测度并分析黄河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近年来,黄河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升,呈现狭长片状分布状态,效率值分布区域性差异明显,周边地区效率值较高。分流域来看,黄河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下游地区>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从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规制、金融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提升作用。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了抑制作用,技术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没有显著影响作用。从各影响因素区域差异性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对中上游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作用并不显著,对下游地区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环境规制对中下游地区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上游地区没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对外开放对中游地区有抑制作用,对上游和下游地区没有明显影响作用。产业结构对中上游地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下游地区有提升作用。技术水平对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都没有明显的影响作用,金融发展对中游地区有提升作用。通过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黄河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对推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应用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测算了黑龙江全省及各地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发现其呈现出波动和不平衡的特征,效率改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大于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经济开放度、科技水平、金融支撑能力对黑龙江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强,工业比重增加却不利于其增长。根据全省及各地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给出了提升黑龙江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因素研究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方法对江苏省经济增长源泉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资本因素、劳动力因素和广义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对江苏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江苏经济增长属于资本和技术双推动型  相似文献   

11.
能源既是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同时也是一个制约因素。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需要研究经济增长与能源投入之间的关联关系。文章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引入了能源要素对C-D生产函数模型进行了拓展,通过统计实证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能源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揭示这些比例关系,对我们认识经济增长的规律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再测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文献入手,综述并总结出测算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公式,并利用历年统计数据得出中国1952~2006年的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借助科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服务业产出率的贡献进行了纵向的时序分析,并与国外经验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服务业产出的贡献在1980年前波动较大,1980年后渐趋平稳,但总体水平偏低,以要素(资本)推动为主的服务业发展与中国居民的低收入状态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出口影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利用历史数据估算了我国历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然后作者又对历年的出口数据和所估算的全要素指数进行了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通过分析,文章发现中国的出口贸易实际上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后,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出口贸易可能通过那些途径来促进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对世界各国储蓄率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我们建立了一个标准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以模拟美国的储蓄率变动,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拟合美国储蓄率变动的长期趋势。以此为基准模型,我们引入78个国家的数据,运用反事实实验来检验19602008年间TFP增长率对储蓄率的影响,结果发现,TFP增长率是解释世界各国储蓄率差异的最重要因素。而且这一结论不受是否发达国家和数据库来源不同的影响。因此,高储蓄率国家与低储蓄率国家之间经济失衡的根源是TFP增长率的差异,而这是不能通过汇率政策来消除的。要解决跨国储蓄率差异带来的全球经济失衡,发达国家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发展中国家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从2000年起至今的文化体制改革历程,并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文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对比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指标的变动情况.且在文化体制改革深化以及推广的后期阶段,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生产率均增长较快,但从总体上看,中西部地区由于技术效率较低,与东部地区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因此,“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在于提高文化产业的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6.
庄芹芹 《科技和产业》2021,21(5):160-165
全要素生产率问题是近年来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综述全要素生产率外文研究文献前沿对启发国内理论研究和指导中国高质量发展实践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国外全要素生产率前沿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率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方面,涉及理论方法探讨、特定部门或新兴行业生产率测度、产业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等问题.研究视角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不断演进,研究内容由传统部门向数字经济等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不断迭代更新,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王艳 《北方经济》2018,(4):51-54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经济发展阶段越高,经济增长越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指经济增长中不能被土地、劳动、资本等有形要素投入增长解释的部分.一般来说,全要素生产率由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两部分组成,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为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度改革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实现配置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香港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香港1980-2006年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进行测算,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对香港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借助Luenberger指数法,本文测度了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1年间考虑不良贷款约束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不考虑坏产出约束时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高估问题。与以往结论不同,我们发现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平均全要素生产率退步了3.00%,7年间累积退步18.01%。从分类角度看,国有银行对不良贷款管理效率较差,但应对冲击能力强;股份制银行机制灵活,能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的扩张;城市商业银行具有区域优势,可对贷款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本研究对中国银行业监管与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熊华林  李应春 《科技和产业》2010,10(5):62-65,69
运用索洛模型对三明市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三明市的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资本驱动的外延式增长,新世纪以来这种趋势更明显,2000-2007年期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负值。因此,本文提出,三明市应当在注重加大投入的同时,也应当注意提高投入的效益,注重科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尤其对于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那些主导产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这些产业的生产率,加强这些产业的产业竞争力,实现全市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