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绍江 《商场现代化》2005,(32):328-329
历史上前三次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而近期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则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担忧,虽然断定第四次石油危机是否到来为时尚早,但石油价格不断上涨所引发的经济问题不能不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回顾了三次石油危机,得出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石油的需求息息相关;进而分析了近年来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最后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油价上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战后曾发生过三次石油危机,每次危机都对世界经济都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尤其是第一次石油危机,油价从每桶2-3美元急剧上涨至11.65美元的水平,终结了战后西方各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并导致全球范围内长达10年之久的"滞胀"局面。1999年以来,油价一路走高,从每桶10美元左右直涨到30美元以上,涨幅达  相似文献   

4.
司徒微微 《浙商》2011,(8):33-33
还未走出日本地震的影响,利比亚战争爆发导致利比亚原本每天160万桶的石油产出全部中断,战事不断升级直接影响着油价走势,让全球经济紧绷。一旦利比亚战事恶化,且将邻国甚至中东的产油大国拖入动荡之中,势必将引发新一轮石油危机,从而拖累全球经济的复苏。诸多国际突发事件持续提振避险需求,再加上原油价格的拉动,近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也再度走强,并呈一路上行趋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石油高度依靠进口的国家来说,石油危机会否威胁到中国的能源安全?金价又将呈现怎样的走势?  相似文献   

5.
近段时期,国际油价一再强劲上涨,我国成品油价格也连续多次上调,石油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油价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以及国际石油价格变化的扑朔迷离,人们越来越感到困惑和不安。经过两次石油危机的教训,西方工业国家早就开始能源和经济结构调整。当今许多工业大国特别是信息技术方面的大国,对石油的依赖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强。因此,这次石油风暴在西方虽然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但受打击最大的还是那些依靠制造业带动经济增长而又无力改进工艺、提高油效的发展中国家。如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泰国、韩国、越南以及巴西等…  相似文献   

6.
《海峡经贸》2002,(2):28-28
在1973-1990年的近二十年里,全球共发生三次较大的石油危机,每次都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8年是全球经济危机是冷战结束后的近二十年所绝无仅有的,就算是1970年代初期石油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不能与此相提并论,这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麻烦,甚至是当代经济史、金融史上最大的一次危机。目前这场危机并未结束,人们不得不对更坏的后果有更充分的思想准备。由此必须认真评估这场重大全球经济危机可能引发的政治的、社会的、安全的和其他非纯粹经济的后果。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林森 《大经贸》2007,(12):90-92
1998年底,石油价格为每桶10.72美元,时隔九年,石油价格已逼近每桶100美元.实际上,国际油价最近不到两个月就上涨了近20美元,年来已累计增长了40美元,远远超过过去10年的涨幅.不断上涨的国际油价重新引发了人们对于全球通货膨胀抬头的忧虑.  相似文献   

9.
袁震 《商场现代化》2008,(8):246-246
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是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最关注的领域之一。尤其是近年我国房地产价格呈现出的连续上涨趋势,引发了政府对房价的调控和对住房制度、土地管理制度、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再思考。本文将在分析房地产业对带动经济增长的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房地产业对社会经济增长策略,进而不断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张丽娜 《市场研究》2006,(11):22-25
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必然会打破经济运行的原有均衡状况,从而引发整个经济环境的波动,首当其冲的必然是石化产业。业界人士认为由于石化产品价格的上涨,不仅抵消了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还促使主要石化产品毛利率的上升,使行业景气度提升。尤其伴随亚洲经济快速恢复,石  相似文献   

11.
杨光 《中国海关》2001,(1):34-36
国际石油价格从1999年第一季度开始持续上涨,到2000年10月中旬达到高峰.欧佩克综合价从1999年2月第4周的9.96美元/桶低点增加到2000年10月12日的32.57美元/桶高峰.即便按照固定价格计算(1972年固定价格),1998年底与2000年9月相比,国际石油价格也从大约4美元/桶增加到10美元/桶,涨幅远远超过上一次"海湾战争"造成的石油危机.由于油价暴涨可能对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美国政府甚至不得不在"海湾战争"时期第一次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以后,于2000年9月第二次宣布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因此,把此次的油价暴涨称作第4次石油危机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2.
如果翻出国际拙价变迁的旧账: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从3美元骤然升至10美元以上;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油价又从13美元升至34美元;1998年,石油价格降至10美元一线……人们似乎可以放心等待油价回落。  相似文献   

13.
油价上涨凸显中国石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春丽  杨凤 《现代商业》2008,(18):37-38
近期由于国际市场油价上涨,美元持续眨值等国际局势的变化,伴随中国国内原油的严重供不应求导致中国油价急剧上涨。油价上涨对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凸显出中国石油存在的问题,国家和企业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整顿,使我国的石油行业能够稳健地发展,不受国际市场原油产量和汇率波动的影响。只有石油的供给和价格相对稳定,国家经济才能够稳步地发展,因此油价上涨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李琛 《消费导刊》2012,(10):31-31
国际油价正在不断上涨,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工业生产.我国的国家发改委为了调整,先后几次做出了提高我国国内成品石油的价格,与此同时,还努力使我国国内的价格能和国际价格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商》2015,(38)
二战后,西方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的膨胀性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长期的赤字财政引发了通货膨胀,加之石油危机,西方各国普遍陷入严重的"滞胀"当中。由于传统理论难以解释此现象,所以西方各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滞胀"的成因。本文将打破各学派的界限,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大方向对各个学派所提出的"滞胀"的原因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6.
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及其原因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粮食价格大幅攀升,呈现品种上的全面性、空间上的全球性和时间上的持续性特征,凸显粮食价格飙升演变情势。虽然本轮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非常复杂,但粮食生产成本上升、供求矛盾、生物燃料、自然灾害、贸易限制、投机炒作、轻农政策等是其基本原因。粮食价格上涨会波及其他商品,引发价格总水平上涨、增加居民生活负担和社会政治动荡等经济政治效应。在国际、国内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应对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应立足国内供给,从两个市场的联系上把握和处理好粮食及其价格问题,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保持粮食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7.
自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国际经验一再表明,经济危机与金融波动分不开。20世纪以来,世界上大的经济金融危机发生20多次,其中突出的有1929年大危机、两次石油危机、拉美债务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美国次级债危机。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不少国家的经济问题更多地通过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如  相似文献   

18.
李冬冬 《中国市场》2011,(48):62-63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物价长期的普遍上涨问题日益显现。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全面的通货膨胀,其成因主要是投资膨胀、货币供给过多、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和国际市场上某些主要商品价格上涨。这种通货膨胀问题将扩大居民的收入差距,引发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降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等,需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阶段性的呈现上升趋势,猪肉价格一度攀高。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最直接因素是食品价格的上涨。根据相关专家分析得出结论,此次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的上涨引发的。造成当前物价持续上涨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是供求失衡与成本因素影响。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加深,社会发展矛盾逐渐增多,我国正面临着物价持续上涨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因此,解决物价持续上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尤其是一些国际环保组织,人权组织"反全球化的态度"不断高涨。究其根源,国际贸易的发展引发了环境、公共卫生、就业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贸易与其他社会价值、利益"的冲突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推动其他社会利益与贸易自由化的相互协调发展,是WTO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探讨贸易自由化、其他社会价值在WTO中的地位,及在WTO法律框架下如何协调两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