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纪念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40周年,9月23日起,中国科协在京隆重举办为期两天的“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大型学术报告会。24日下午,吴基传部长应邀在科学会堂作了“加快发展信息产业,迎接信息社会挑战”的报告。报告中,吴基传部长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状况、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几项重点任务以及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等四个方面对中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内外要闻     
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近日专程赴成都,参加“中国2000西部论坛”,他在论坛上发表的“发展信息产业促进西部开发”演讲中透露:“十五”期间,信息产业主要目标是:继续以3倍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发展,2005年市场总规模比2000年翻一番,产业增  相似文献   

3.
1月28日至29日,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信息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目的在于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2002年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任务进行全面部署.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做了题为<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全面推进我国信息产业的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报告,吴部长在报告中总结了2001年信息产业工作,分析了当前形势,并确定了2002年信息产业六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导论     
吴基传:回顾过去五年工作 深刻归纳五条经验 吴基传:回顾过去五年工作 深刻归纳五条经验 在1月20日召开的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吴基传部长归纳总结了信息产业5年来发展的五点经验。 ——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信息产业在复杂形势下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几年来,信息产业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我们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实现了电信企业境外上市;顶住国外拍卖3G牌照和舆论的压力,避免了市场泡沫的出现;克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困难,保持了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强劲增长的势头。许多国家的信息产业持续低迷,而我国信息产业始…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信建设》2000,12(1):24-25
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1月22日至24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吴邦国副总理致信祝贺并要求信息产业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加快信息产业发展。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会议开幕仪式上作了题为《统一思想、开拓进取、为实现信息产业跨世纪发展目标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在报告中,吴部长对1999年全国信息产业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了信息产业当前面临的国内外的形势,并对2000年的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4月12日在博螯论坛发表演讲,阐述了中国入世后电信业发展的应对措施,提出要妥善处理五个关系,推进中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信息产业部最近在郑州召开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吴基传部长向会议作了题为《统一思想,开拓进取,为实现信息产业跨世纪发展目标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他回顾总结了1999年的全国信息产业工作,提出了2000年信息产业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明确了今年要重点抓好的六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内外要闻     
吴基传阐述信息通信业发展战略 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日前说,今后5年中国信息产业预计将仍会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长,市场规模比2000年翻一番,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的规模容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上网人数进入世界前列。 吴部长在香港举行的亚洲电信展  相似文献   

9.
观点     
吴基传: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是一场革命日前,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谈及企业信息化时指出,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并不是简单地穿上一件“信息”的外衣,而是产业结构、产品机构的调整,使有市场的传统产品通过改造去占领市场,而没有市场的产品退出市场。吴基传认为,加快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信息化建设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是产业管理方式的一场革命,是传统产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吴基传在对信息产业的要素进行剖析时说,我…  相似文献   

10.
“与时俱进”是当前全国上下各行各业最响亮的口号和最坚定的行动。与时俱进的思想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电信监管工作。关于电信监管问题,我们注意到,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吴基传部长的报告多处重笔浓墨。报告鲜明地指出,政企分开、市场放开之后,行业管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政府的引导与监管对于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产业尤其如此。报告清醒地分析到,当  相似文献   

11.
9月12日至16日,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李锦范部长的邀请,吴基传部长率中国信息产业代表团访问了朝鲜。  相似文献   

12.
2月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记者招待会,吴基传部长在记者招待会上向中外记者介绍了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及1999年主要任务。 吴部长介绍说,1998年,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以信息产业部的组建为标志,中国信息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他说,1998年,中国信息产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投资力度明显加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开发向新的深度和广度推进,网络运行、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去年,全国通信业务收入完成2295亿元,比上年  相似文献   

13.
部领导的思考吴基传部长 :提高创新能力实现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实现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信息产业部门要认清形势 ,提高认识 ,增强加强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工作的紧迫感 ,对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看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紧紧抓住机遇 ,主动迎接挑战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 ,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 ,更好地发挥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抓住当前网络经济兴起的有利时机 ,紧紧跟踪世界信息技术发展方向 ,…  相似文献   

14.
信息广场     
部领导的思考吴基传部长:加快发展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加入世贸组织对信息产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各单位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同时,要勇于改革,积极创新。要用信息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升级换代,形成自己的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更加优质快捷的信息服务。信息产业技术变化快,淘汰、更新迅速。要把握国际信息产业发展脉搏,看清国际技术发展走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引进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当前信息产业发展迅速,这正是推进改革的有利时机,要在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面向市场,开拓市场,挖掘潜力。要积极研究探索,积…  相似文献   

15.
内外要闻     
邮电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 明确97年邮电通信主要目标 1996年12月23日下午,邮电部召开全国邮电电视电话会议,吴基传部长发表重要电话,对1997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 吴基传部长在报告中指出,1997年邮电通信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年完成邮电  相似文献   

16.
成都:“中国2000西部论坛”,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论坛上发表“发展信息产业 促进西部开发”的演讲:“十五”期间,信息产业主要目标是:继续以3倍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发展,2005年市场总规模比2000年翻一番,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规模容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经济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所需硬件、软件系统基本实现国内配套,出口创汇额比2000年翻一番。使信息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 北京:10月24日,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开幕……  相似文献   

17.
信息广场     
信息广场部领导的思考吴基传部长──振兴信息产业不辜负人民重托信息产业部的主要职能是:振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加强行业的规划、政策和法规的制定;统筹规划国家通信主干网(包括本地和长途电信网...  相似文献   

18.
新闻     
吴基传部长就中欧信息产业合作 与发展提出新建议 4月16日.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出席中欧信息社会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就中欧信息产业合作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新建议:通过中欧信息社会合作论坛.建立起双方有效的对话机制,共求双赢发展。提出应通过技术的联合.资本的联合、市场的联合,在提高对华投资和技术转让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欧盟技术.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比重。应充分发挥双方在市场.技术.人才和资源等方面的互补优势,重点  相似文献   

19.
2001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步入“十五”计划的第一年,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的颁布与实施,为信息产业在“十五”的顺利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环境,同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成定局,信息产业领域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入世”后中国信息产业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是摆在中国信息产业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本专题的目的就是分析”入世”为中国信息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为此提出相应对策。 我们要分析入世的影响,就  相似文献   

20.
信息广场     
部领导的思考吴基传部长———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全年发展改革目标任务当前,我国信息产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着严峻挑战。党和国家对信息产业部寄予厚望,我们必须围绕国务院“三定”方案赋予的任务和职责,积极开展好各项工作。大力开拓市场,为确保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