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南极 《黑河学刊》2013,(5):180-183
本文通过对黑河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的归纳总结,通过对现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政策法规、制度标准的学习分析,提出了黑河市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坚持"四个原则","解决四个问题","明确四项重点工作",着力发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策引领、公办带动、社区保障、民营促进的"四个作用",推动社会养老服务由救助补缺向适度普惠转变,全面建立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构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是事关国家社会稳定和亿万人民福祉的大事。西安市积极发挥“有为政府”作用、“有效市场”动能和“有爱社会”潜力,基本构建起广覆盖、多模式、分层级的养老服务体系,但是还存在养老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需失衡,相关配套政策衔接不紧、落地较难,医养结合协调困难、医保受限等问题。建议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协调发展;加大培养力度提高薪资待遇,提升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水平;加强规划设计,完善政策衔接,提升政策系统性可操作性;加强政策协调,推进医养结合,积极争取长期护理险试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埃里克森的人生八个发展阶段理论,从成年后期的生活现状和生理、心理的变化规律出发,指出人文关怀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性。本文从政府职能、精神需求、经济基础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让人文关怀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认为重点在于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教育能使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养老观,能引起社会各界对养老工作的重视,能培养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所需的各类人才。目前教育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缺位应当引起重视。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养老教育,为此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培养目标,探索实现路径,提供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5.
中国于本世纪初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既是“尊老爱幼”的家庭问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社会问题.针对中国老龄化所呈现的“未富先老”,速度较快、达到水平较高和地区分布不均衡等特点,为保证社会稳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从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服务体系等机制上加强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还要进一步上升到法律的层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了四川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策。要全面加强居家养老,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投融资体系,加强社会养老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村改居”社区居民养老保障问题的提出背景,探讨和研究了“村改居”后,洛阳市居民养老保障发生的变化以及引起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要完善“村改居”社区居民就业服务体系;积极落实政策,强化居民对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认识;加大支持力度,强化对多元养老模式的引导。  相似文献   

8.
陈冠廷 《浙江经济》2014,(23):47-47
近年来,围绕打造“健康宜居之城”目标,鹿城区扎实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办医和养老服务走在全市前列,健康体检、体育健身等发展迅速,医药流通和信息服务优势明显,已基本建立健康服务业的体系框架,健康服务业已成为鹿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组成。  相似文献   

9.
面对愈演愈烈的人口老龄化国情,老年群体对养老文化服务的需求将变得越来越强烈,发展老龄文化产业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战略选择。在建立健全与国情相适应的“老有所依”体系的基础上,满足国民的精神需求,使“老有所乐”逐渐成为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文化服务的新课题,实现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供给与养老文化服务需求的对接,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以满足迅猛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成为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任务。2013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提出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可见,机构养老服务业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支撑。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1.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养老服务发展全过程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各个领域,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新发展格局,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时代诉求。养老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所涉及的制度、能力、文化、责任这四个核心变量以及与环境、信息技术、资源、信任、沟通、协调等外围变量影响了养老服务的发展基础。养老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需人性化、精准化、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媛  马威 《乡镇经济》2005,(3):35-37
目前,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以国家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为契机,本文围绕小城镇面向老年群体福利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究得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应采取以国家兴办纯福利性养老机构的模式,称为“基本型”养老;次发达地区小城镇采用纯福利与商业化运做共存的模式,称为“混合型”养老;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宜采用高水准高质量的商业化运做模式,称其为“康乐型”养老。  相似文献   

13.
谢娇  陈俊旭  杨晓庆 《科技和产业》2023,23(11):184-189
养老是事关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和亿万百姓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研究面向传统养老服务体系供需两端开展调研,发现其需求端存在供需结构不均匀、制度建设不完善、服务质量不达标、精神满足不充分等困难,供给端存在活动时间固定、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开展形式化和人员管理不规范等痼疾。在此基础上,借助“共享养老”平台的联动效应,尝试探索多元主体嵌入养老服务体系的新路径,提出完善政策制度、全面强化资源统筹能力,多元主体参与、高效整合社会养老资源,弘扬助老风尚、充分发挥文化粘合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是“三农”问题中一个突出的难题,也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一直关注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时期的一个重要任务来抓,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其中着重指出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重庆市在城镇在职人员社会养老保障已基本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的同时,农村社会养老进展却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15.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的社会形势下,努力探索养老服务事业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需要积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宁海县建设城乡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已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建设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多元化、专业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下步宁海城乡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6.
当前海南省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调查数据显示,海南省的老年人数量达到了105万人,占当地人口总数的12%,已经有7个城市或乡镇的人口老龄化超标。为了有效解决海南省人口老龄化问题,建设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当地要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加大对养老行业的投资力度,优化养老服务体系结构布局,加强对养老服务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7.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在2025年之前我国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要达到900万张以上,目前缺口约80万张。当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已成为地方政府公办或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重要途径,按照财政部PPP中心公开的示范项目看,全部入库项目按照规划预期提供床位为14.21万张,占养老床位缺口的18%,但项目平均提供床位约1800张/个,规模较大。调查显示,我国大型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空置率高,经营困难”的问题,文章结合财政部PPP中心项目库的创新性案例,提出养老项目形成“价值链闭环”是破除大型养老机构空置率高和经营困难的重要路径,为大型养老PPP项目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昆明市老龄化基本状况与趋势以及养老服务体系现状的分析,提出从建立"一体化"的养老服务模式体系、健全养老服务政策保障体系和培育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体系等三方面构建适合昆明市情的养老服务体系.使之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虽然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已经实现全覆盖,但从整体上看,河南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仍然存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低、商业养老保险参保率低以及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结合河南省的具体情况提高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增强城镇居民商业养老保险参保意愿以及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等措施。文章概述了河南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河南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措施,以期为促进河南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发展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致力于解决养老问题,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望养老社会服务体系未来的发展,首先是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推进养老机构标准规范化、信息化、制度化建设;第二是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加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第三是培养医养结合机构紧缺人才,推动公益慈善组织参与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