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掌握犯罪构成理论是发现和判断大案要案线索的基础   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要件:第一,犯罪的主体要件。在我国刑法中,犯罪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并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同时,根据刑法第 30条的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也构成犯罪主体。除此之外,对于某些犯罪来说,行为人的特定身份或职务,也是…  相似文献   

2.
王凤新 《活力》2011,(8):61-61
在刑法理论之中有一个问题争议颇大,且实用价值较高,尤其是在我国近几年屡屡出现此类犯罪——身份犯共同犯罪。本文将就此类犯罪的各国立法进行比较,并对几种不同犯罪情况下的定罪量刑进行讨论,此问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程鹏 《活力》2006,(5):171-173
挪用公款是犯罪较多的一类犯罪。我国刑法中规定了三种类型的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是从贪污罪或职务犯罪中分离出的一个独立罪名。本罪是特殊主体,实施了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既有结果犯也有行为犯。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法律关于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及其理解 (一)犯罪构成具体要件的含义 根据我国刑法总则、分则的规定及刑法理论的概括,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四个要件是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相似文献   

5.
受贿罪是一种主体特定的身份犯罪,对受贿罪进行打击,准确认定其主体十分关键,但我国现行刑法中存在着概念不清、连续性不够、规范滞后等缺陷,应及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侵占罪是我国新刑法中新增加的一项罪名,我国把侵占罪定义为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遗忘物,埋藏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侵占罪的增加弥补了旧刑法中对有关财产犯罪规定的缺憾与不足,根据法条和概念的理解,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埋藏物、他人的遗忘物三种,我国刑法中规定一项罪名的成立必须具备四个构成要件,其中犯罪客体是最主要的方面,由于刑法分则条文是通过犯罪对象来表明犯罪客体的存在及其特殊性的,因此对侵占罪犯罪客体的研究首先要对犯罪对象作进一步认识,关于对这三个犯罪对象的具体范畴的理解,此篇文章针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世萍 《活力》2005,(4):124-124
一、我国法律关于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及其理解(一)犯罪构成具体要件的含义根据我国刑法总则、分则的规定及刑法理论的概括,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四个要件是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相似文献   

8.
李世萍 《活力》2006,(4):120-120
一、我国法律关于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及其理解 (一)犯罪构成具体要件的含义根据我国刑法总则、分则的规定及刑法理论的概括,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四个要件是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相似文献   

9.
刑法专门规定了妨害司法方面的犯罪,这一规定存在以下几点不足:归位不科学,罪名体系不完备,有些罪的罪状表述不合理,刑罚设置粗糙.针对立法上的不足,这篇文章包括以下几点完善建议:重构体系,将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诬告陷害罪置于妨害司法罪中,取消刑法第306条,增加新罪名,完善伪证罪的罪状,增加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和扰乱法庭秩序罪的行为方式以及破坏监管秩序罪的犯罪主体,扩大罚金刑的适用范围、增加资格刑和减免近亲属犯本类罪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0.
<正>一《刑法》第269条转化型抢劫罪的规定及适用在《刑法》第269条中:"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从此规定可以看出转化型抢劫罪的行为人必须先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我国刑法立法原意将"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理解为有盗窃、诈骗、抢夺的行为。《刑法》第263条对于这种  相似文献   

11.
单位犯罪主体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位犯罪的主体是构成单位犯罪必不可少的要件,而我国由于单位犯罪的法律规定未尽完善,使得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对单位犯罪主体的理解仍然存在不少的争议,本文结合刑法界关于单位犯罪主体的研究成果,就一些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李元松  孟昭华 《活力》2010,(14):200-201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在我国社会实行改革开放的巨大变革历史进程中,适应惩治腐败犯罪分子的需要规定的一种新罪。我国1979年刑法中没有这种犯罪的规定.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中开始有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有关规定,1997年修订刑法又将其适当修改.纳人刑法第八章贪污贿赂犯罪之中。  相似文献   

13.
侵占罪是我国新刑法中新增加的一项罪名,我国把侵占罪定义为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遗忘物,埋藏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侵占罪的增加弥补了旧刑法中对有关财产犯罪规定的缺憾与不足,根据法条和概念的理解,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埋藏物、他人的遗忘物三种,我国刑法中规定一项罪名的成立必须具备四个构成要件,其中犯罪客体是最主要的方面,由于刑法分则条文是通过犯罪对象来表明犯罪客体的存在及其特殊性的,因此对侵占罪犯罪客体的研究首先要对犯罪对象作进一步认识,关于对这三个犯罪对象的具体范畴的理解,此篇文章针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现代大陆法系刑法学认为,不真正不作为犯,是指以不作为方式实现刑法以作为形式规定的构成要件的犯罪。但是,作为犯和不作为犯的存在结构是不同的,不作为犯以作为犯的犯罪构成处罚存在类推之嫌。要解决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处罚与罪刑法定之间的冲突必须考虑等置问题。但是等值性的判断是否是不作为的独立的构成要件、等值性的判断是否是不作为的独立的构成要件这些问题在刑法理论上争议颇多,本文从犯罪构成理论出发,对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又犯应当被判处一定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各国刑法对累犯都有规定,而且规定了从重处罚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也不例外.但是现行刑法对于累犯特别是特殊累犯的规定范围比较窄,此次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拟扩大特殊累犯的范围.本文对草案条文的规定加以分析,以期对草案条文内容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刘杰  高妍 《活力》2009,(13)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我国刑法意义上的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犯罪也呈现出新的变化.现结合本院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欢 《活力》2009,(22)
环境犯罪是当代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向传统的犯罪理论提出了挑战,传统的犯罪理论限制了刑法在环境犯罪方面的作为.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演进,应从环境法益的角度改造我国现行刑法分则的体系,将环境犯罪独立成章,以完善我国环境犯罪体系,使环境犯罪体系更合理化、系统化,从而加强刑法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毒品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近年来,毒品消费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毒品犯罪被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毒品犯罪中的运输毒品罪,是我国刑事犯罪中发案较多、 涉及范围较广的一种犯罪,也是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缉毒工作重点打击的犯罪之一.犯罪分子运输毒品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新型运输毒品的方式不断出现,给侦查机关破案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我国现行刑法是将运输毒品罪以选择罪状的方式规定在走私、 贩卖、 制造毒品罪中,并没有将其单独定罪,并且规定本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而在司法实践中,运输毒品罪本身存在着很多有争议的问题.从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运输毒品罪的价值,有利于更准确的理解和适用刑法对运输毒品罪的规定,使毒品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为了丰富和发展毒品犯罪理论,使毒品犯罪的立法规定能够适应新形势下打击毒品犯罪的需要,有必要对运输毒品罪的基本理论、 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和本罪的死刑存废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笼统地规定了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这里的醉酒在学理上被认为是指生理性醉酒,当代世界各国对生理性醉酒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刑事责任的规定也不尽一致,有的国家规定按常罪处罚,有的国家规定只追究故意醉酒人的刑事责任,而有的国家则规定对其加重处罚。从我国的刑法现状和基本国情出发,详述我国的醉酒类犯罪,以及原因自由行为与醉酒后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吴畏  李东明 《活力》2010,(10):106-106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标准及认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我国《刑法》第17条第1款、第2款、第3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由此可以推断,刑法上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界限为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