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外贸战略模式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战略上采取了“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模式”,它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作为人多地广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实施这种外贸战略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因为庞大的国内市场始终是推功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2.
刘银锁 《北方经济》2010,(11):36-37
一、引言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推行了出口导向战略.出口导向战略之所以成功,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中国具有对发展制造业很关键的低成本优势,中国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成本都远低于发达国家.依靠要素低成本优势的加工贸易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出口的产品在国家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形成了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在低成本通道上的低成本增长路径.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也带来很多问题.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使中国经济运行的风险增大,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贸易连年顺差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不仅给国内经济带来通胀的压力,而且外汇资产的收益也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争取“复关”。“复关”与我国外贸发展战略以及相应的一系列外贸政策之间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复关”意味着我国外贸发展战略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  相似文献   

4.
2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基本上完成了进口替代到出口替代战略转型的初级阶段,下一步要求通过科技创新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我国外贸发展。笔者通过分析我国已经具备的科技创新的政治和经济背景,提出依靠科技进步与体制创新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我国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当前美欧经济下行带动需求放缓波及东盟,我国外贸发展短期与长期皆面临着严峻挑战,而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成为了出口低迷下的一大亮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需收缩带来的出口压力。未来外贸发展仍需政策积极发力,在加快技术创新和保障优势产品出口的基础上,采取加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抓紧推进产业链升级,积极推进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上升较快,有些学者提出了一些意见,担心出口规模过大,增长速度过快,会影响出口效益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有些学者提出,要防止出口可能造成"贫困化增长"。我国已成为贸易大国,已广泛地参入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显然,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外贸依存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对外经贸战略的调整。因此,分析和评价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韩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卢新德,刘晓欣韩国从1962年起,开始制定和实施五年经济计划,果断地变内向发展战略为外向发展战略,提出了“贸易立国”的战略方针,推行“出口第一主义”,将经济活动的重心由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由抑制出口转为出口带动...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加工为主体的出口贸易模式,这是一种以数量扩张、低价竞争为主要手段的粗放式发展道路。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给我国的外贸发展造成许多障碍。这就需要对我国现有的出口贸易模式进行分析与思考.然后给出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为我国的外贸发展战略提出一个可行性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9.
出口企业的外贸转内销是我国实现内外贸有效对接的关键性问题,亦是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中资源优化配置的重点因素。我国出口企业的外贸转内销存在诸多障碍,包含内外贸流程差异、自主品牌缺失、内销渠道不足等,而互联网经济的崛起则为出口企业的外贸转内销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可能。笔者从互联网经济视角出发,重点探讨了我国出口企业外贸转内销的主要调整性策略,以期推动出口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内外贸易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外贸出口迅速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中央强调了发展进口贸易的重要性。近年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中,频频提出的"努力促进出口"、"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进贸易方式和市场多元化"等精神,正在被贯彻到我国新一轮外贸宏观政策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中国外贸战略的重大调整。对宁波而言,在国家出口退税政策不断调整而进口鼓励政策日渐完善的宏观背景下,要消化不利影响,抓住有利契机,在继续大力发展出口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推进进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美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出口战略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美国经济日益趋强,主要得益于美国政府大力开展外交,实施“国家出口战略”以竞争实力推行经济全球化,并使出口贸易与投资在美国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外贸制度创新体现在,政府把工作目标定位于为企业出口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服务、包括财政、金融信息、产业扶持等有利于出口的政策措施,未来美国将通过WTO推行全自由化,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来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此,我国应及早调整出口发展战略,加快政府对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技术及其产品出口,对外经济贸易部、科技部从今年1月至今连续四次召开了两部联系会议,就我国加速调整科技、外贸发展战略,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科技竞争能力,增强我国外贸发展后劲,扩大出口,特别是推动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外经贸部副部长张祥和科技部副部长惠永正主持会议,并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会议认为: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外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世界各国都竟相发展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不仅发达国家将其作为提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产品外贸在发展战略的定位上,应当以增加和促进农民的就业与收入为基点,实行大进大出的农产品外贸战略,发挥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优势,尽量规避土地和水资源短缺的劣势。中国加入WTO以后,农业所受到的冲击主要是结构上的,而不是总体产业。从目前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整体情况来看,利是主流,发展是主流。从发展前景来看,中国有可能成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的大国,与“土地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标志性国家相并列。  相似文献   

14.
我国出口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杰  郑瑶 《特区经济》2006,(1):307-308
我国在外贸上长期处于顺差,但外贸增长主要还是依靠数量上的扩张,出口产业结构普遍存在着档次低、区域雷同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出口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出口产业结构发展规律,提出了我国出口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的是以出口激励为中心的外贸发展战略,它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但也逐步显现了因政策性扭曲产生的一些问题。因此,对此进行反思和客观分析,构建开放型可持续发展的外贸发展新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外贸形式不断变化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它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我国政府采取若干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进行全面调节,以在调整外贸结构的前提下,稳定我国外贸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在现阶段我国外贸的总体形势,我省应如何有效地促进出口稳步增长,增强我省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与我国外贸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1世纪初国际经济发展会呈现一系列新的变动趋势,这些变动趋势对我国外贸发展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一定程度上将决定我国外贸战略选择。本文试图从经济增长态势,经济结构变动、贸易发展特点三个层面着手,分析国际经济的趋势特征,在结合我国外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未来若干年的外贸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国际化问题我国自1987年制订和实施沿海开放战略以来,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重大突破。1992年,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实现1500亿美元,外汇收入已占一半多,出口大于进口。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我国的外向型经济才刚刚起步,外贸位次仍列于许多中小国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入世以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邢台对外贸易存在的外贸规模整体较小、外贸依存度不高、经济推动作用不强、外贸主体基础不牢固、外贸企业业务能力有待增强、政策比较优势较差、出口市场集中度较高、贸易方式单一以及外贸风险较大等问题。以梯度发展理论、产业转移理论和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战略为基础,提出了加快出海通道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创新贸易方式,开拓新兴市场,争取和出台支持对外贸易专项政策,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培育壮大一批进出口骨干企业等促进邢台对外贸易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内外形势都发生着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外贸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应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外贸持续稳定增长。有利于外贸回稳的因素增多今年1~2月,我国进出口累计增长7.3%,虽然增速继续回落,但是已经显现回稳迹象。一是对美国和日本的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说明这两大市场的需求在回升。根据以往经验,对美出口回暖是对全球出口回暖的先兆。二是机电产品出口增速超过了总体增速,说明投资品需求开始恢复,各方对未来信心在增强。三是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增速的差距大幅缩小,说明经过布局上的调整,加工贸易正重现生机。近期,世界经济贸易下行压力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