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力资本观念变革与财务理论体系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力资本所有者(包括核心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一般人力资本所有者)在知识经济时代将取得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平等的地位,甚至胜过物质资本所有者,并将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从而使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激励与约束成为企业治理的关键问题。人力资本观念变革促使企业治理理论产生深刻变化,而财务治理是企业治理的核心,因而人力资本观念的变革必将引起包含财务治理在内的财务理论体系的深刻变化。“以人为本”的思想向财务理论全方位渗透,触发了“人本财务”范畴的提出,进而推动财务理论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要素资本产权制度下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通过正式制度安排来确保企业关键要素资本产权主体--物质资本股东、人力资本所有者具有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建立一种权力分享机制和利益平衡机制,最大程度地调动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同时又依靠相互监督的机制来制衡各产权主体的自利行为,从而促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聂军 《现代商贸工业》2008,(13):162-163
在现代经济中,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逐渐体现出"稀缺性"。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互动博弈,导致了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不同范式。而剩余索取权是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普遍认为公司治理在本质上表现为一个企业的所有权分享安排问题。那么剩余索取权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本是否应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怎样分享的问题。在分析国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的现状基础上,探讨了在不同企业形式下,人力资本分享剩余索取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古典企业制度向现代工商企业制度的演进,使物力资本所有权垄断模式出现了动摇,经营管理者作为一种稀缺的人力资本,开始分享物力资本所有者的权利。尤其是现代公司制度和证券市场的形成,使企业所有权人的范围从物质资本所有者发展到大多数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人力资本产权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认股期权最早只授予少数经理人员,现在转向高级员工乃至普通员工,经理期权(ESO)、员工所有权(ESOP)等激励形式也在不断推行。我国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实践现状分析1、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差距较大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对中国四万多个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5.
企业控制权安排有两种理论流派:“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资本所有者”的范围内,两大理论都承认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的控制权主体,都是基于“资本所有者至上”理论下的企业控制权安排形式。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控制权中的最优配置份额,取决于各自的谈判力。合理地安排企业控制权,应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纳入“企业治理”范畴,不能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以实现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王瑾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6):215-216
人力资本产权的特征决定了对其所有者进行激励的重要性。尽管人力资本产权有各种实现形式,但从现实的企业制度安排来看,人力资本产权股权化,即将人力资本的贡献折合为一定数量的股份,与物质资本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趋势。员工持股制度既提高了员工的归属感又有利于人力资本正态效应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力资本参与分配,是承认和实现人力资本产权的重要薪酬策略。  相似文献   

7.
哈特的企业产权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该理论是建立在不完全合同理论基础之上的.哈特认为对物质资本的所有权可以导致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控制,他认为企业就是由它所拥有或控制的资产组成,企业的边界产生在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点上.不完全合同的理论基础仍需进一步发展,"资本强权观"的先验性假设也是该理论的一个重大缺陷.  相似文献   

8.
顿曰霞  孙涛 《商业研究》2005,(19):76-78
在知识型企业中,股东已不能再依靠物质资本的所有权独享企业的控制权,人力资本的产权权益要求得到更大的体现,从而使知识型企业的治理体现为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共同治理。在公司治理中通过双方优势———劣势的博弈来确定各自的地位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指出,传统的公司治理基于物质资本视角,提出了两权分离和委托—代理问题,形成了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观,其实质是支持资本雇佣劳动原则,采用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忽略了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社会资本所有者等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诉求,忽略了公司核心能力的构建,不能适应知识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本文认为,企业作为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所构成的一种特定契约,企业收益是三方合作的产物,三者共同拥有企业产权。因此,公司治理应由股东单边治理调整为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公司治理目标也应从股东至上调整为公司核心能力最大化。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和程度则是它们之间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产权关系与会计权益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淑君 《商业研究》2005,(18):12-15
知识经济带来了企业产权关系的重大变化,使产权关系的重心逐步从物质资本向人力资本转移。企业产权关系理论的发展为会计权益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知识经济时代,应该突出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产权关系中的地位以及人力资本所有者应该享有的所有者权益。  相似文献   

11.
鲁立  李长山 《商业研究》2003,(20):71-73
21世纪 ,知识和技术成为经济生活的主导因素 ,而人力作为生产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在知识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人的禀赋存在差别 ,对企业的贡献也存在差别 ,因此 ,应该明确只有知识型关键管理人员和知识型高级技术人员才可被确认为智力资本所有者 ,从而相应的取得剩余索取权。在这个理论基础上 ,企业对知识型关键管理人员和知识型高级技术人员的吸收应当被认为是智力资本所有者对于企业的投资 ,而不是企业的一项投资 ,传统的会计平衡式由此也必须改变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治理结构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兰玉杰 《财贸研究》2004,15(2):64-70
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本与企业的合约性质、治理结构、所有权安排三个层面构建一个关于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框架 ,提出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与知识型企业治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力资本重要性日益上升的背景下,知识型企业的治理结构有必要作出调整以激发人力资本更多地进行专用性投资。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理论探讨,通过构造模型,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激发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途径:分享利润或所有权、事后谈判、保障人力资本利益。  相似文献   

14.
李鑫  何叶 《商业研究》2005,(9):28-31
人力资本产权地位的提出,确立及相应的制度安排是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突破口。然而,目前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往往只重物质资本产权而忽视人力资本产权,对人力资本的价值从体制上给予应有的重视,从制度安排上给予有效地激励和保障,是乡镇企业壮大人力资本队伍并保障其稳定性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立足于由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构成的新资本观,根据资本权变因素,公司治理模式可划分为资本雇佣劳动型、劳动雇佣资本型、劳资双方共同治理型和利益相关资本多元共同治理型;依据实施监控的主体,公司治理可划分为股东主导型治理、债权人主导型治理、经理主导型治理、员工主导型治理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人力资本的谈判力是人力资本收益分配的主要权变因素,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过程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博弈的过程,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方式和程度是双方博弈的直接产物。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内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理论就其渊源而言起源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提出突破了古典经济学中资本只是有形资本的局限,将资本定义为可以带来价值增值的所有资源的代名词,抽象了资本的最初含义,为社会资本的提出奠定了词源上的基础。人力资本依附于具有能动性的个体而存在,个体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最终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资本强调了个体参与群体的重要性,强调了个体的价值通过他人得到增加,社会资本对个体人力资本具有整合与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建良 《财贸研究》2007,18(4):91-97
风险投资的收益机制是一种基于非对称、非充分信息的"合理预期的高收益"机制。风险投资合理预期的高收益来源于以转换的形式分享的被投资企业的"行业超额利润"和"垄断利润"以及基于这一基础条件和被投资企业管理素质而获得的"现值收益"和"透支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