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近年来,江苏着眼"三农"大局,十分重视村级集体经济改革发展。苏南先试先行,通过产权改革盘活农村资源存量,乘势发展物业经济,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以无锡为例,他们以股份的形式将集体财产具体量化到社区每一名成员,建立统一经营、民主管理、按股分红的社区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了社员占有和股东占有相结合的新模式。无锡这场始于2002年的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是苏南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一个标本。  相似文献   

2.
江苏在坚持分类指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公共服务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苏南利用村级集体经济区域性、公益性、综合性等特点,发挥资源优势综合经营,壮大了集体经济;近年来又全面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和专业股份合作),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实现由直接经营创收向物业租赁创收转变,由产权模糊向股份量化明晰产权转变。苏中苏北  相似文献   

3.
<正>在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背景下,苏中苏北地区村级集体经济要不要发展、怎么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在苏南农村大力发展新集体经济的同时,苏中苏北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绝大多数干部都有发展集体经济的强烈愿望,多数地区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都有较快增长,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层组织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村级集体经济在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提供农村公共品、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着发展水平低、发展路子不广等问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首先要正确认识村级集体经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同时要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明晰集体资产产权归属;完善和制定相关法律,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政府要创新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要创新发展思路,完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5.
<正>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主要特征的"苏南模式"曾经闻名全国。到上世纪90年代,苏南乡镇企业纷纷改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很多村的集体经济一度变得薄弱。但最近记者调查后发现,苏南农村集体经济已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资产租赁型:收益持久而稳定  相似文献   

6.
<正>上世纪八十年代,苏南集体经济伴随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典型经济模式,九十年代跌入谷底,继而全面改制转型,在经历"彻底改、改彻底"之后,集体经济陷入"零资产"困境。新世纪以来,苏南村级集体经济开启"二次创业",由村级经济2.0转向3.0甚至4.0(1.0是抓农业,2.0是办企业,3.0是建物业,4.0是资本化),凤凰涅槃华丽转身,苏南新型集体经济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鲜明特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即是典型代表之一。震泽镇地处江苏最南端,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生态镇,中国蚕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深化,农村面貌和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由于受政策和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部分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却由"强"变"弱",呈"下滑"趋势,村级在为民服务方面的功能明显弱化。切实改变农村集体经济"萎缩"状况,发挥村级组织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一、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化——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农村地区受规划严控,村级"坐地发展"模式已无法延续;另一方面,工业集中区、城镇功能区入驻项目的"单位投资产出"门槛不断提高,单个村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建设项目。以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为载体的集体经济如何突破空间制约,融入城镇发展经营,构建适应市场化、城市化的发展机制,成为推  相似文献   

9.
村级集体经济是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土地制约、产业结构单一等诸多困难,如何破解难题,推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值得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张家港经济开发区(杨舍镇)通过不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强村集群",率先走上了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省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09年,全省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74.1亿元,村均94.4万元,其中苏南村均276.6万元,苏中村均47.2万元,苏北村均22万元。苏南、苏中、苏北各村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坚持强村与富民、外部支持与内生发展、搞活经营与规范管理、保障运转与化解债务同步推进,探索了村级集体经济多种发展形式和有效增收途径。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靖江市新桥镇孝化村、沛县胡寨镇草庙村分别是苏南、苏中、苏北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代表。他们的经验,对于推进我省村级集体经济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村级集体经济是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有效运转、促进农村社会繁荣稳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主要条件,更是进入城乡统筹阶段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今年,江苏省常州市高度重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出台了《关于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召开了全市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大会。各辖市(区)结合实际,相继出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意见》,落实各项政策。全市村级集体经济保持了总体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情况和  相似文献   

12.
正甘肃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全面消除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18年底基本消除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到2020年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发展机制等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用地等保障措施。《意见》提出,重点任务包括拓宽发展渠道,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把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等资源性资产和闲置的房屋、基础设施等可经营性资产投资入股农民合作社和经营稳定、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等经营主体;开发集体"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土地资源和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村级债务问题已成为制约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拦路虎"。村级债务的持续增长、无序漫延,不仅会制约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村级基层政权的巩固。有效化解村级债务,确保集体经济组织轻装上阵,已成为当前各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和基层组织都非常关注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江苏各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造了若干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鲜经验,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经过对江苏省泰州市广泛深入的调研,笔者认为,现阶段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着力解决三大问题。一、充分认识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解决"理念创新"问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党的农村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改  相似文献   

15.
动态     
《农村财务会计》2022,(8):45-46
<正>江苏:到2025年底全省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30万元的村基本消除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促进新型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未来3年全省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到2025年底,全省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30万元的村基本消除,苏南、苏中、苏北集体经营性收入分别超过200万、100万、50万元的村占比均超过50%。  相似文献   

16.
<正>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基层政权建设,近年来,我区在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界定、农龄统计和村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基础上,按照"产权明晰、政企分开,以及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民"工作思路,有序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好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财产权,让农民共享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成果。2013年,我区在山阳镇杨家村、金山卫镇卫城村和枫泾镇新元村试点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先后成立了  相似文献   

17.
从发展乡镇企业到乡镇企业改制再到目前的集体资产经营和股份合作制改革,"苏南模式"得到了发展.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笔者认为,"苏南模式"需要创新,农村集体经济需要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践证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对于农民增  相似文献   

19.
刘怡 《农业经济》2020,(4):40-42
当前,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在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管理主体频繁变动,管理制度缺乏有效落实,造成当前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村级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由于村级集体经济具有其内在的特殊性,在村级集体经济管理过程中,应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际角度出发,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管理路径,进一步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量,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当前,宜兴集体净资产增加较快、集聚度越来越高、村级收入稳定增长、村级收支格局基本定型、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和总收入逐年有所增加.但还存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不大、收入来源不多、各类负担不轻等问题.为增强村级财力,必须拓展新的路径. 实施"留用地"制度,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也是以地生财的稀缺资源.省委、省政府在苏发[2007]1号《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允许一些地区采取‘留用地’的办法,将一定比例的征收土地用于集体组织发展经济."建议今后涉及到要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的村,由市政府按照一定标准核给村级留用地,村级留用地的非农建设用地指标可由市国土局统筹安排,也可由镇(街道)在分配的用地指标中优先安排.通过依法办理农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手续后,将其置换到工业规划区和城镇规划区,可以兴建标准厂房、仓储、民工公寓、商贸市场和酒店商铺等物业经济,通过物业出租等方式,获取稳定长效的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