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由于工业机器人的迅速普及和广泛使用,导致相关技术人才短缺。为适应社会需要,高职院校陆续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社会培养更多技术应用型人才。但与此同时,由于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专业建设相对不成熟,且综合性较强,在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尝试从教学方法和专业建设等方面探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并提出有效的改革方法,以期为学科建设提供思路,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为企业输送成熟的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
张琴琴 《进展》2020,(1):62-62,73
工业机器人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进入中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充满挑战。本文通过对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调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在生产岗位中的应用,明确在中职教育中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建设的目标,研究本专业在工作过程中的应用向学习领域的建设方法,构建基于岗位情景化的学习领域专业课程总体框架,最终形成教学用于实践的专业教学课程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涵盖多个领域的新兴专业,对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践要求较高,而核心素养不仅对学生在学习实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未来工作甚至是终身发展更是有着深刻的影响。为此,本文对中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展开了相关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出现缺口。文章在工业机器人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基础上,分析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结构和职业能力,并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医药电子商务专业是电子商务技术应用于医药健康产业的新型复合型专业和新兴学科,也是高职医药类学校开设的热门专业,笔者就高职学校目前医药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和阐述,并大胆提出了对医药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工业机器人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有效地设置高校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企业岗位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需求分析,探究了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的定位,从校企合作共建的背景下,探讨了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策略,以期为促进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7.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高各行各业的创新质量,而工业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性产业,必须要走在改革创新的前列.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情况来看,智能技术推动了工业的发展,本文是在工业4.0的基础上,结合机电一体化落实分析,阐述工业4.0的具体内容,分析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体系,并且结合智能技术的特点,将智能工厂以及工业机器...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教学现状、1+x证书制度的内涵特征和核心要求,依据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依托“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实训平台”进行实训项目的模块化设计,同时分析了学生在专业基础技能实训模块、专业提升技能实训模块和专业拓展技能实训模块中需要达到的能力培养目标。通过采用小组教学组织形式,翻转课堂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和并行作业、小组轮换的教学组织,提高实训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如何实现"十二五"时期桂林重点工业产业人才发展目标,首先必须审视桂林重点工业产业人才队伍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明确工业产业人才发展目标,制订实现目标的对策措施,通过依托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平台,大力引进、吸纳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着力抓好重点工业产业的经营管理者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技能人才队伍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综合竞争能力,促进桂林工业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专业是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比较早的专业之一,现为学院商务流通系主要专业,目前已发展成具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货代与通关两个专业方向。近几年来,商务流通系紧紧围绕学院提出的"把学院建设成为综合性、应用型、有产业经济特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德、日等国政府和相关专业人士纷纷提出通过发展智能制造重振制造业,并试图以此挑战中国制造业的传统优势地位.美国在2011年6月和2012年2月相继启动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和"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中,提出要发展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智能制造,建设"智能"制造技术平台,以加快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美国奇点大学Vivek Wadhwa教授2012年1月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出,将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技术相结合,会引发制造业革命,使中国在未来二十年中出现制造业空心化,而美国将重新获得制造业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0-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考察工业机器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显著减少了农民工工业就业;产业转移是工业机器人影响农民工工业就业的中间机制,表现为抑制传统服务业转移、促进现代服务业转移.异质性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减少了男性、新生代和第一代、初中、常规操作性和私营企业农民工工业就业...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面向数字经济治理的重要需求,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否对外部审计师决策产生溢出效应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文章以2011—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理论和审计定价理论,探究了企业层面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审计收费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降低了审计收费水平,主要通过减少审计资源投入和缓解审计风险感知对审计收费产生抑制作用,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审计师任期较短的企业中更显著,而且机器人应用对异常审计收费的治理效果强于正常审计收费。研究结论对政府完善机器人产业政策、企业推进高端化智能制造以及审计师优化定价决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智能化转型不仅是当前制造业面临的重大变革,也是世界各国产业升级的主要趋势,更是绿色生产的重要渠道之一。区别于现有文献侧重于分析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经济效应,文章旨在研究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污染物排放行为的影响。基于局部均衡模型推导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及其机理,并进行实证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能够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两条途径实现减排效应;工业机器人应用可以促使企业提高清洁生产水平,但对其终端治理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同时,工业机器人类型、企业劳动力密集度、行业竞争度以及污染或能耗强度也会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减排效应产生异质性影响。研究结论为推进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促进工业升级,还会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加服务业需求、创造第三产业岗位等路径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采用2006—2016年中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安装密度和存量密度的提高均对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提升效应、服务业需求效应和岗位创造效应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存在区域、时间和城市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比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在2013年后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对高技能劳动力密集型城市的影响比低技能劳动力密集型城市更大。应继续大力扶持和发展机器人产业,促进工业机器人应用,尤其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工业机器人应用;积极推广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促进工业机器人应用与人力资本提升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从"4+4+4"模型出发,分析芜湖市机器人产业链形成路径在四维对接、四维调控以及产业链内部方面的具体内容,得出芜湖市机器人产业链式发展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基于产业链视角,对芜湖市机器人产业从价值维、技术维、供需维和空间维进行创新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由于传统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所具备的技术技能与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升级产生的新岗位新需求不再高度匹配,文章以智能制造产业链链主企业一线所需要的岗位类型、技术技能以及职业理念为出发点,提出以校企共建的特色产业学院作为人才孵化器,培养具备智能制造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精准就业,达到特色产业学院服务区域智能制造产业链企业的最终目的。通过建立特色产业学院和链主企业互通互融,建立培养体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制定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培养符合企业一线岗位实际需求的从业人员,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链与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与时俱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国内汽车涂装中,工业机器人喷漆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对工业机器人喷涂发动机的应用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IRB5400喷漆机器人为例,结合实际,通过对应用程序的改进、工件漆膜厚度增加、油漆覆盖率提高的喷涂结果,验证了改进的应用程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海西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飞速发展,培养以信息处理为技术特长的工业工程管理人才成为管理专业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与台湾建国科技大学的交流合作,并针对当前福建省的产业发展特点,构建了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工业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定位、专业课程地图及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等,以期能为高职院校工业工程管理专业的建设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工业机器人应用诱致生产环境复杂化且易偏向于技能劳动,但现有文献并未重视在不同情境中这种偏向是否会扩大不同性质劳动的收入分配差距.基于此,采用中国2006-2018年工业行业数据,以工业机器人密度刻画工业机器人应用水平,检验中国情境下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技能溢价的真实影响,并分类考察工业机器人应用诱发技能溢价的生产率效应、劳动岗位更替效应和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差异.结果 表明: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正扩大劳动技能溢价,这可归结于工业机器人应用更易于提高技能劳动生产率,并通过非技能岗位替代和技能岗位创造的非对称方式扩大劳动技能溢价,而且在资本密集型、高垄断程度和低劳动保护程度行业中,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技能溢价效应更显著.同期,工业机器人应用不仅会扩大本行业劳动技能溢价,还能通过技术溢出效应诱发关联行业技能溢价,行业间技术关联性越强则溢出效应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