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改革创新是全域旅游建设的核心与灵魂,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要素。发展全域旅游的核心工作在于以旅游为优势产业的区域,通过改革创新,破除旅游产业发展的障碍,以旅游业引领和促进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旅游业的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探索全域旅游的新实践,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和发展的新模式,既为其他地区旅游发展提供可推广经验,同时通过旅游业的改革创新,带动经济社会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域旅游”作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发展理念和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在大量见仁见智的解读中,“域”被赋予了“空间”“领域”“要素”“时间”“产业”“管理”等多重含义.笔者倾向于认为,对于“域”的理解固然不应拘泥于空间,但是“空间域”应当是全域旅游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对于旅游经济系统建设的空间落实.它意味着对于旅游产业认知从“旅游+”的产业层面递进至空间层面,从抽象的产业关联具体到了现实的空间发展依托.为此,笔者管中窥豹,尝试从旅游空间经济系统的角度对“全域旅游”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旅游产业用地政策是推动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旅游消费快速增长、培育发展新动力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国土资源部、国家旅游局及广西自治区的支持指导下,桂林市抢抓政策机遇,主动汇报对接,建立联络协调机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探索与实践,为实施全域旅游,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就笔者任桂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期间的工作实践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李秋楠 《西部旅游》2022,(20):46-48
广东省汕尾市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各类革命遗址多达517处。除红色旅游资源外,汕尾市还拥有丰富的蓝色滨海旅游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古色文化旅游资源和特色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资源条件。文章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分析汕尾发展全域旅游的资源优势和面临的发展机遇,研究如何借发展全域旅游完善旅游基础建设,推动旅游全要素发展,促进汕尾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充分融合,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等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5.
关于旅游安全救援服务系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公共服务研究成为我国旅游发展新时期的重要课题。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应包括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两大子系统。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旅游公共基础设施系统、旅游安全救援系统、旅游服务质量监控系统、旅游公益事业系统。在这五大系统中,旅游安全救援系统是旅游服务顺利进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全域旅游是旅游业进程中的高级阶段,是要素与空间共同作用下的新型旅游发展形态。本文通过对南通全域旅游的发展基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梳理,结合协同理论的特性和全域旅游的价值追求,从思想转变、规划编制、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力南通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全域旅游发展总体战略的实质是一种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模式.李金早局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全域旅游的价值和途径》一文,对“全域旅游发展总体战略”实质的说明是:“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相似文献   

8.
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评估——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展旅游是世界各地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城市旅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开发城市相关产业的一种模式,已经成为各国经济贸易交流的重要渠道.本文在分析影响城市会展旅游发展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并用层次分析法给各个因子赋予了相应的权重,最后以武汉市为例计算了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的动力值并依据结果分析了武汉市会展旅游产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休闲旅游观念正在从城市向乡村转变,而传统景点旅游模式也逐渐转化为全域旅游模式,这些都凸显了国家旅游产业发展走向的巨大变化。乡村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舞台载体,它的人文地域风格独特,为全域旅游主题化开拓了路径,同时它也满足了部分旅游消费者群体的有针对性旅游需求,为全域旅游实现了产业附加值的极大丰富。本文以湖南湘潭乡村旅游发展为例,探寻了该地方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全域旅游理念重视产业间的深度融合,由此成为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指导战略。以产业聚集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主的旅游特色小镇契合全域旅游内涵,本文以丹寨县万达小镇为例,分析了全域旅游视角下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和发展展望,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全域旅游发展:逻辑与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域旅游发展的逻辑 在中国的发展环境下,全域旅游从地方探索和学术研究中走出来,成为一项全国性的战略部署,并非是地方官员或院校学者的功劳,而是有赖于我国的行政动员与管理机制.没有这套机制,大抵很难出现学术概念和战略对策成为全国性实践的可能.同时,如果完全依赖这套行政机制,完全借助行政资源甚至压力来推行全域旅游战略,其前途命运也令人堪忧.因此,从研究的角度看,我们有必要从市场逻辑的视角来更客观地看待全域旅游发展的问题.只有在市场内生动力的支撑下,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才有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葡萄酒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创新将成为当前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路径。随着我国相关领域对葡萄酒旅游及文化的研究逐步增加,葡萄酒旅游将迎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契机。本文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发展存在政策、产业融合、缺乏标杆项目、基础薄弱等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打造葡萄酒产业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产业发展动力和活力、提升产业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建议,对大力发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背景下,发展城乡全域旅游产业,应该立足自身特点,规避生态污染风险,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实力。本文主要对生态背景下城乡全域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进行相关研究,探究城乡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弊端问题,并优化制定发展措施,以促进城乡全域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明旅游路径依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域旅游:旅游实现方式呈现新特点 进入“十三五”,我国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全力对接大众旅游时代.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进行全方位、系统化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强调实现地域整体、要素组合、社会全员共建旅游业,实现景点内外一体化、整体环境生态化、整体氛围文明化、整体产业协调化.  相似文献   

15.
全域旅游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①.全域旅游不是简单的旅游发展空间的扩展,而是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发展,是区域旅游发展理念的创新.其核心是全行业中全要素的整合,全过程、全时空的旅游产品的供给以及全方位的游客体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全域旅游内涵解析和绵阳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分析,针对绵阳市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以全域旅游发展的视角从全域景区提升、全域旅游环境优化、旅游营销策略和产业融合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河南信阳的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在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打造上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方面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旅游吸引物的特色不突出、空间布局不够紧密、交通基础设施待改善、智慧旅游建设覆盖面有限、旅游服务需改进、行业制度需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关对策,包括注重旅游资源开发,树立旅游品牌形象;旅游布局全域化,提升公共空间要素配置效率;优化旅游服务体系,促进全域旅游信息化;完善行业细则规范,升级文旅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18.
正全域旅游是一种以旅游业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全新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目前,国家旅游局公布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单位有海南、宁夏、陕西、贵州、山东、浙江、河北7家,吉林省应补齐短板,积极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吉林省打造省级全域旅游基地,需以19个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单位为核心、以县域为基础,上下统筹、综合协调、统一谋划、分步推进,从政策保障、体制机制、产品供给等诸多方面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和  相似文献   

19.
<正>全域旅游不仅是现代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更是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指引。文章通过对江苏省无锡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产品层次不高、经营管理不善、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半径不大等突出问题的分析,提出在全域旅游视角下,无锡发展乡村旅游应采取提炼并突显特色、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改善乡村旅游软硬件环境、创新乡村旅游业态等措施,以期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焦彦  徐虹 《旅游学刊》2016,(12):11-13
从实践引导下的理念思考到行政动员下的路径探索,“全域旅游”这个概念已然成为当下中国旅游发展的热词,业内人士纷纷给出理论解读和实践建议,当然也不乏一些质疑性的思考.事实上,无论是褒是贬,大家对于“全域旅游”提出的时代背景都有着共性的认识:越来越成熟的旅游市场已难满足于某地单一文化符号的吸引,而是追求对更多元文化的体验,原先清晰可辨的旅游要素界限被打破;专门服务于游客的旅游要素与专门服务于居民的休闲要素渐行渐近,专有正在被共享打破;生产要素的破界与市场需求的融合必然带来旅游产业的新布局与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