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近农总行在通报 2 0 0 1年银行卡业务发展及综合考评情况中 ,既总结 2 0 0 1年全国农行银行卡业务拓展工作 ;又通报表彰银行卡业绩突出的分行。 2 0 0 1年全国农行银行卡业务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是金穗借记卡持续高速发展 ,质量有所提高 ;二是银行卡市场拓展工作效益逐步显现 ,低成本资金大量增加 ,依重卡消费额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明显增长 ;三是联网联合工作逐步推进 ,业务发展基础日益改善 ;四是国际卡收单大幅增长 ,国际借记卡适时推出 ;五是业务管理日渐规范 ,风险防范进一步加强 ;六是网上银行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在表彰综合考评业绩中…  相似文献   

2.
关于银行卡业务联网联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力拓展银行卡功能和受理范围,推动银行卡"一卡多用" 大力拓展银行卡的服务功能,实现以银行卡为基础的"一卡多用",是在信息化发展中银行卡业务发展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为此,各行要在不断完善存取现金、购物消费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贴近居民日常工作生活需要的服务功能,逐步推动电子钱包在加油、交通、医疗、养老保险、通讯等领域的应用,并积极与自动柜员机、自动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新的服务方式相结合,使居民真正感受到银行卡随时随地的方便和快捷.另外,农村银行卡市场几乎还是一个空白,也是中小城市发展银行卡业务的潜力所在,商业银行要用心把农村银行卡业务市场开发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中小城市人口少和经济规模小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前言:我行网上银行业务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2003年初正式对外开通。对大部分农行员工来说,网上银行还是一项新兴事物,为了普及网上银行基本知识,省分行银行卡部撰写并收集整理了部分网上银行资料,现将这些资料以讲座的形式与大家见面,希望能帮助大家对网上银行业务有个整体了解。以求共同推动我行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提升农行整体竞争力和经营层次。  相似文献   

4.
推动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网上银行服务功能的日益完善,人们对网上银行渠道的依赖性和信赖度显著提升,网上银行业务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应当加强对客户的营销,树立良好的网上银行服务品牌观念;加强网上银行安全,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网上银行的功能拓展;加快金融电子化进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加强监管机制,营造网上银行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5.
面对今年以来信贷市场营销受阻、负债业务增势减缓的实际,如何尽快将卡业务从功能性业务发展成为带动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发展的综合性服务手段,从而为农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日前,我们对襄樊农行银行卡暨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推进银行卡暨网上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邵晓 《中国外资》2013,(6):69-70
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已构成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实体网点、网上银行和客户资源构成了商业银行的网络外部性。商业银行利用这一网络外部性发展保险、理财、银行卡、银证合作等金融同业业务。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消费者都要使用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银行卡或转账服务进行交易,这使商业银行具有双边市场性质。在双边市场中,网络外部性的大小、质量和进入壁垒是竞争成败的关键。商业银行网络平台的质量和大小就决定了网络外部性的大小和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的竞争力。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金融同业业务的方向是拓展实体和虚拟网络,包括提高网上银行的便捷性和用户数量。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农行全面启动银行卡业务收费以来,中间业务收费成为一大热点。为了全面了解银行卡和网上银行业务收费现状,找准收费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进而采取应对举措,信阳市农行银行卡部组织人员深入各基层行对银行卡和网上银行业务收费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明光支行在加强内控和做好股改工作的同时,积极拓展各项业务,尤其是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业务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截至8月20日,该行新增电子银行注册客户5776户,其中网上银行589户、电话银行3862户、手机银行1325户,分别完成计划的106%、702%和80%;发放金穗支付通(转账电话)167台,完成计划的167%;营销贷记卡758张,完成计划的108%。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已构成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实体网点、网上银行和客户资源构成了商业银行的网络外部性.商业银行利用这一网络外部性发展保险、理财、银行卡、银证合作等金融同业业务.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消费者都要使用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银行卡或转账服务进行交易,这使商业银行具有双边市场性质.在双边市场中,网络外部性的大小、质量和进入壁垒是竞争成败的关键.商业银行网络平台的质量和大小就决定了网络外部性的大小和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的竞争力.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金融同业业务的方向是拓展实体和虚拟网络,包括提高网上银行的便捷性和用户数量.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银行卡业务开始发展。伴随“一卡在手,走遍神州”这样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以及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附加功能的不断推动,使得银行卡业务飞速发展。据中国银联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银行卡总量达到11.75亿张,同比增长23%。2006年全年银行卡交易额超过60万亿,其中消费交易额超过1.6万亿;  相似文献   

11.
苏宁副行长在会议上的主题报告,对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在重要信息系统、银行卡和网上银行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风险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部署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对促进和加强银行业信息安全上作,保障业务经营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下而我结合农业银行交际,在分析银行卡和网上银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把握安全防范的风险点,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确保业务健康发展方面谈点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探讨农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及网上银行业务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金融信息化是当代商业银行体系增强竞争能力、应对WTO,推动商业银行持续变革的重要力量。在商业银行推进金融信息化的过程中,发展银行卡业务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现在的银行卡业务是建立在信息业务基础上的金融服务,整个银行卡交易流程及与之相应的综合服务、风险理财等各个方面必须依赖于银行信息系统的整体建设并形成互补。目前发展较快的有: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各种新兴的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14.
《金卡工程》2000,(4):7-8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诞生和壮大起来的我国银行卡业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协作和广大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十多年来,我国银行卡的业务运行和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产品品种和功能不断丰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用卡环境不断改善,业务联合取得积极成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显著。截止到1999年6月,全国银行卡发行量已接近1.4亿张,特约商户30多万家,发卡银行超过20个;1998年银行卡交易额达到1.74万亿元,其中直接消费1500多亿元;银行卡消费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 银行卡的推广应用,加快了我国支付手段变革的步伐,推动了金卡工程的实施乃至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整体进程,减少了现金流通,降低了货币流通成本,加速厂资金周转;方便了人民生活,节约了社会劳动;对于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规范社会经济活动以及引导公众树立现代观念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银行卡的普及也扩展了金融服务的时间和空间,创新了金融服务的方式与手段;推动了商业银行新兴业务的开拓,促进了银行传统业务和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拓宽盈利渠道、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竞争实力以及建立与客的新型合作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银行卡巾场虽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但就整体普及程度而言与欧美、日本乃至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业务发展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功能发挥不充分、交易结构不合理、集约化水平低、发卡银行分散经营等制约业务发展的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面对金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的现状,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快银行卡业务发展步伐,已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迫切要求,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银行业要注意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业务联合步伐。从分散经营到联合经营是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我国银行卡业务深入、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只有通过全面联合,实现市场、设备、网络和信息的共享,才能从根本上规范竞争秩序、优化用卡环境,最大限度地扩大规模效益和减少业务风险,保证发卡银行的共同利益。近几年来,银行卡业务联合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金卡工程12个试点城市的银行卡网络服务中心于1997年全部开通,初步实现了这些城市和区域内的银行卡跨行联合和设备资源共享;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于1998年底投入试运行,目前已实现了与部分城市网络中心和商业银行的联网运行;部分城市实现了POS无中心联合;IC卡业务联合试点正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地进行。为加强对银行卡业务发展和业务联合的组织推动,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各发卡银行共同成立了全国银行卡工作领导小组。当前,要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抓紧制订银行卡工程发展规划和相关的制度、办法、规范、标准,完善利益机制;要充分发挥中央银行的协调作用和商业银行的主体作用;要尽快全面实现总中心与各商业银行行内中心及城市网络中心的联网;充分利用现有业务资源,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各城市和全国范围的业务联合进度。 二是大力促进持卡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发生了阶段性变化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已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方针政策给银行卡业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契机,推进银行卡消费功能的充分发挥,为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和促进经济增长服务。要在搞好现有产品促销、重点促进持卡消费的基础上,加快贷记卡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工作;以贷记卡为载体,丰富消费信贷品种.增加业务灵活性,为广大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消费信贷服务,更有效地刺激和创造消费需求。同时,银行界要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尽快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及风险防范体系,为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三是做好新产品开发和业务宣传工作。我国丰富的社会资源为银行卡业务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为更好地服务于企事业单位的商务活动和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我们要积极适应消费及投资方式日益多样化的趋势,不断推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银行卡新产品、新功能,不断拓展业务发展空间,以进一步推动银行卡在全社会的普及应用。特别要注重推进高新技术在银行卡领域的应用,以银行卡为载体,推动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业务的开展;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和普及银行卡知识,增进公众对银行卡的了解,引导消费者积极领用银行卡。四是不断提高业务质量。银行卡业务要向规范化、国际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努力实现业务数量、质量与效益的同步提高,促进业务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要大力强化风险管理,严格依法合规经营;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进业务与国际接轨;要提高网络化处理程度,全国提高服务水平;要不断优化交易结构,注重培养和发展优质客户;要自觉强化效益意识,努力提高业务创利能力。 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银行卡业务一定能够进一步加快发展,并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银行卡遇上互联网和手机,引起的反应足以改变原有的支付产业格局。 在这个网购风靡全球的时代,传统线下POS商户纷纷转向线上拓展业务,而较高的技术门槛和繁琐的操作步骤使得有着“5A银行”之称的网上银行难以普及,广大网民对便捷、安全的支付模式的需求日趋强烈。如日中天的支付宝捷足先登,于2010年底推出无需开通网上银行的快捷支付业务,目前其用户已达6500万。作为我国唯一的银行卡组织,中国银联也于2011年6月应时推出银联在线支付平台。  相似文献   

16.
《金卡工程》2000,(4):9-14
当今国际金融变革的最大特征之一是银行业务电子化的迅速发展,即金融与科技的高度结合。突出表现为传统货币逐步向以现代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银行卡为主要载体的电子货币转化,银行业务也迅速从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变为高科技的电子作业。电子货币以其高效率的运转有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减少劳动与物化劳动耗费、降低货币流通成本的同时,也为银行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电子货币的主要运行载体是银行卡和电子资金传输系统。作为主要载体之一的银行卡,以其方便、快捷、灵活,集存款、贷款、转帐、汇兑于一身而备受人们青睐,短短50年时间便风靡全球,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人们已普遍持有银行卡。目前,全球发卡银行已超过4万家;在美国,信用卡发行量超过10亿张,而在日本,每百人拥有信用卡高达150张;全球特约商户已超过1500万家,信用卡交易额每年高达5000多亿美元。银行卡在我国虽然仅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但已形成了较大的业务规模,对推动我国货币电子化进程和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发挥丁重要作用。一、银行卡的普及应用推动了我国货币电子化进程 1.我国支付体系的构成及银行卡的定位 支付体系由支付工具和清算系统两部分构成。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支付体系不断发展完善,银行卡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银行卡的产生是支付工具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建国以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银行所用的支付工具主要有现金、现金支票、取款凭条、委托付款书、委托收款凭证、托收承付凭证、汇票、汇兑凭证等手工纸制工具。198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行结算办法》,进一步明确了银行支付工具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现金支票、转帐支票)、汇兑、委托收款六种。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进程加快,在上述六种工具逐步实现电子化支付操作的同时,一种新型的支付工具——银行卡进入我国并得到了飞速发展。到1998年底,我国银行卡的总发行量已超过1亿张,相当于每3个城镇人口中拥有一张银行卡。在银行卡应用以前,我国个人支付工具除现金以外基本是空白。银行卡的出现,有效丰富了我国个人支付工具的种类,标志着我国传统货币开始向电子货币转化。 (2)银行卡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支付体系的完善。按照国际通行的支付体系划分方法,我国支付体系可划分为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大额支付系统包括跨行清算、行内清算、证券清算、企业大额支付等,由人民银行牵头组建的支付清算系统来完成。该系统由金融数据专用卫星通信骨干网络、全国电子联行系统、金融清算总中心和同城清算所系统组成,其中与卫星通信骨干网络相配套的中国金融数据通信地面骨干网也已基本建成,“天地对接”己成现实。小额支付系统是满足企业和个人日常支付要求的系统,主要涉及贸易、商品、劳务、服务等方面的价值支付,该系统的组成比较庞杂,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的系统内电子资金汇兑系统、银行卡授权系统以及由邮电部门组成的邮政储汇系统等。从1996年底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用电子资金汇兑系统取代了原来的手工联行,大约四分之三的异地支付业务经过这些系统办理。 银行卡作为一种功能多样、使用灵活、快捷方便的支付工具.能够广泛应用在与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业务范围渗透到商贸、旅游、交通、电信、医疗、保险、证券、税务、教育等诸多领域.因而也奠定了其在小额支付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银行卡的普及应用有效促进了我国支付体系的完善。 2.银行卡在推进货币电子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电子货币、货币电子化、支付系统是三个相互关联而又严格区别的概念。1电子货币最基本的涵义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系统储存、处理和流通的货币。电子货币与传统货币(现金、传统的存款货币)的最大区别在于:传统货币以纸张或金属为载体,其流通是通过手工操作(给予、凭证填制与转移)来完成的;而电子货币以数字电路或记录数字信号的材料为载体,主要包括电脑数字存款和银行卡,其流通必须借助于银行专用设备(ATM、POS等)和计算机网络才能进行。2货币电子化包括两个方面,即货币形式(存在形态)电子化与货币流通电子化。货币形式电子化就是将现金或传统的存款货币转化为电脑数字存款或卡基支付工具。3支付系统由支付工具、支付手段、支付网络等组成。因此,广义的货币电子化应当是支付系统的电子化。 (2)我国货币电子化的总体目标就是建立中国现代支付系统(CNAPS)。根据中国现代支付系统的构想报告,我国将建立处理银行间大额资金转帐的支付系统(HVPS)、处理大量同城纸票据支付业务的同城清算所系统、银行卡授权系统和证券簿记系统等五个支付应用系统。其具体作用是:1大额支付系统(HVPS),主要办理银行间大额资金转帐,对于社会经济、支付体系和金融体系本身的平稳运作关系重大。2电子批量支付系统(BEPS),主要办理大量的中、小金额支付。3同城清算所系统,主要办理同城跨行支付业务。4银行卡授权系统,重点是要建立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本着“跨行通用、联合经营、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真正实现各种银行卡在ATM和POS上的通用。5证券簿记系统,主要是实现证券结算(过户)的电子运作。 (3)银行卡对推进我国货币电子化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银行卡作为现代支付系统中重要的支付介质或支付工具,其本身的经济功能和物理功能决定了它能够在相应的支付系统中提供各种支付服务,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银行卡的普及应用使与人们生活消费息息相关的小额支付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1使用银行卡进行购物或消费,减少了人们携带大量现金的不便,而且可以不受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和营业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交易支付,电子化的业务处理手段使银行卡支付变得更为轻松,满足了人们享用安全、方便、快捷的交易支付需要,从而促使人们的支付偏好由现金向银行卡转移。2相对于接受现金而言,商户受理银行卡可以有效减轻收银及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保管、运送现金的成本,避免误收假钞及现金被盗、被抢的风险,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银行信用卡使消费者能够灵活地使用信用消费功能,适度提前消费,改善生活质量。银行卡因其所特有的这些优势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支付工具。 二是银行卡从分散发展到规范发展的转变,极大地推进了我国货币电子化进程。我国银行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发卡行自成体系,互不兼容,分散经营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金、设备、人力等经营资源的浪费,制约了业务的深入发展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实践表明,银行卡的发展绝不是几家银行、几个部门或地区能够承担和完成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统一规划,联合建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以减少现金流通、构建现代化电子支付系统为目标的金卡工程于1993年开始实施。作为金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卡工程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几年来,在商业银行不断完善自身银行卡业务处理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12个城市进行了银行卡工程的试点,初步建立了区域性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由人民银行总行联合各商业银行组织建设的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也开始试运行。随着银行卡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覆盖全国的银行卡网络将为实现货币电子化提供重要保障。与此同时,人民银行对我国银行卡业务的指导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促进了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运作,也有力地推动了货币电子化进程。 三是智能化技术在银行卡领域的普遍应用促进了货币电子化进程。从广义上讲,电子货币包括网络型货币与集成电路芯片类型的货币。目前,以集成电路芯片为载体材料的智能型电子货币一共用三种:一种是用完即弃的电子货币卡,例如电话卡等;第二种是可重复使用的电子货币卡,卡内资金用尽时,持卡人可通过IC卡圈存机等有关设备,存入一定金额,以便重复使用;第三种是银行(IC)信用卡、借记卡。截止到1997年底,全国各类IC卡发行总量已超过6000万张,到1998年底已接近1亿张,其中银行IC卡已突破400万张。1997年12月,人民银行颁布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卡规范》,1998年下半年又推出了《金融IC卡终端规范》并成立了检测中心,1998年3月,国家金卡王程协调领导小组发布了《集成电路卡注册管理办法》。这些措施有效推动了智能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进而促进了我国的货币电子化进程。 四是银行卡在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有效减少了现金流通,推动了传统货币向电子货币的转化。随着产品功能的不断丰富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银行卡逐渐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支付需要,消费者使用银行卡支付B趋频繁和普遍,不仅促进了银行卡业务自身的发展,也有效减少了现金流通,推动了传统货币向电子货币的转化。截止到1999年6月,全国银行卡发行量已接近1.4亿张,特约商户30多万家,发卡银行超过20家。1998年全国银行卡交易额高达1.74万亿元,其中持卡消费占10%,也就是说,当年通过银行卡的应用减少了1700多亿元的现金流通量。一些大型商户的银行卡消费额在其销售总额中的比例已接近20%。 五是未来科技的发展,将使作为网络支付工具的银行卡在推进货币支付网络化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网络化,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经济迫切需要网络金融服务,网上银行和网络货币因此应运而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广泛应用,我国网上银行和网络货币的发展趋势将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网上银行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全世界在INTERNET上设立的网上银行已达180多家,在我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都已开通了网上银行服务站点,并将网上银行服务作为争取新一轮业务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二是银行卡支付网络日趋完善。银行卡是网上购物与消费的主要支付手段之一,银行卡授权与清算系统及“国家金融认证中心”的建设将为网络货币支付提供通用快捷的服务。三是银行卡业务的国际化运作。网上银行的发展及高新技术的深入应用,将为我国银行卡业务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国际化创造条件。 二、银行卡业务在推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的作用 1.强化了商业银行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金融服务等职能 首先,银行卡业务强化了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且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的职能,它通过负债业务,将社会上的闲置资金集中到银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部门。银行卡业务一方面通过借记卡和准贷记卡的推广发行,吸收大量的低成本存款,扩大了信贷资金来源,为开展贷款业务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发挥贷记卡或准贷记卡的信用借款功能,丰富了信贷业务内容,从而在传统的存贷款基础上,发展了新的信用中介作用。随着商业银行电子化进程的加快和普及,银行卡业务所发挥的信用中介职能将越来越明显。据统计,截止到1998年末,我国各家商业银行通过银行卡吸收的存款余额己超过1000亿元,信用卡透支余额20多亿元;1999年2月,人民银行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利用银行卡作为载体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要求,体现了银行卡业务对于强化商业银行信用中介职能的重要性。 其次,银行卡业务发挥着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职能。转帐结算和存取现金是银行卡的基本功能,商业银行通过银行卡帐户资金的转移,为持卡人提供支付结算服务,从而使银行卡成为代持卡人进行货币保管、出纳和支付的主要载体之一。1998年,我国银行卡直接消费交易额高达1700多亿元,占同期货币流通量的12%。银行卡支付职能的发挥,有效地减少了现金使用,加速了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降低和竞争力的提高。 再次,银行卡业务在提升商业银行服务职能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银行卡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了银行服务,使定时服务延伸为全天候服务,定点服务拓展为全方位服务,定向服务发展为多元化服务,从某种程度上说,客户拥有了银行卡就如同拥有了“随身银行”;另一方面,银行卡可以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充分满足持卡人在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支付、融资以及理财等服务需求,从而方便了人民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此外,银行卡业务运作可以有效拓展银行营业网点的服务功能,促使银行加强内部协作,充分利用现有业务资源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2.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 商业银行竞争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业务创新能力的高低,而业务创新主要表现在金融工具及业务种类的创新上。银行卡业务作为发展最快、涉及面最广、潜力巨大的新兴中间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新业务竞争的焦点和对外竞争的重要手段,其业务开拓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快创新步伐、提高综合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银行卡是在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较高阶段后产生的新型金融产品,银行卡品种的不断丰富、功能的不断完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也是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求、开展业务创新的具体表现。以银行卡为纽带,推动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融合发展,有助于商业银行不断提高发掘、满足和创造市场需求的能力,有效地将客户的潜在需求转化现实需求,多方位抢占市场,把握竞争主动权。 如工商银行从原来单一的牡丹信用卡发展到现在的包括国际卡、灵通卡、专用卡、智能卡等在内的牡丹卡产品系列,使工商银行的服务领域得到拓展,企业信誉得到提升,极大地提高了该行的竞争力;招商银行的“一卡通”以及其它银行发行的各类银行卡,无不使这些银行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功能得到扩展,增强了这些银行的竞争能力。 3.提高经济效益,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逐渐发育成熟,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发展空间逐步缩小,存贷利差难以长期作为获取收益的主要渠道,加之当前信贷资产质量普遍不高,“收息难”成为商业银行经营中的普遍现象,贷款利息收入增长随之放慢,收入渠道的单一和盈利水平的下降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开拓新兴业务市场、拓宽创慢渠道、培植新的效益增长点已是商业银行实现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从国外商业银行发展实践来看,银行卡业务是一种能够实现高收益的银行新兴业务,它主要是通过为客户提供支付、代理、小额融资等服务来获取业务收益。银行卡业务开拓为商业银行开辟了新的业务领域,拓宽了收入渠道,拓展了盈利空间。发展银行卡业务,不仅可以吸收更多的低成本存款,而且可以创造年费、消费回佣等各种手续费收入和透支利息收入。我国银行卡业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业务自身的创利能力不断提高,实现了较为显著的规模效益,正逐步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为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状况、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4.有利于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促进传统业务发展 银行卡业务的推广和普及。能有效地调整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业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不良贷款占比偏大,负债结构不合理,中长期存款比例过高,而发展银行卡业务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银行卡业务吸收的存款大多是低息或无息的备用金存款,负债成本低,吸存费用小,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定期存款占比过高的问题,如工商银行1998年来仅信用卡和专用卡存款余额就达193亿元;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鼓励持卡人合理运用银行卡的信用借款功能,由于拥有资信审查、授权管理、透支监控等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相对于一般贷款而言,银行卡透支的安全度和回收率较高,信贷资产质量有一定保障,同时其资产收益率也相对较高。此外,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银行卡透支余额与其存款余额的比例为10%,不仅可以保证业务自身资产与负债期量结构的对应,而且可以为商业银行的其他资产业务提供资金来源。 再者,银行卡业务的开拓促进了存、贷、汇等传统银行业务的发展。以储蓄业务为例,通过各类银行卡的推广发行及其在储蓄柜面、ATM上的广泛使用,拓展了储蓄营业网点的服务功能,提高了储蓄业务的自动化程度,延伸了储蓄服务领域;转帐卡产品的出现,使银行卡业务与储蓄业务进一步融合发展,银行卡不仅可以包容定期、活期、本币、外币存款等储蓄业务的主要品种,一卡多户、一卡多用的趋势将日益显著,而且也为开展代理收付款业务提供了更为丰富和灵活的手段,在储蓄业务与对公业务之间找到了良好的结合点。此外,银行卡信用借款功能的充分发挥拓宽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范围,特别是对个人贷款业务进行了有效补充,简化了贷款申请手续,增强了贷款使用的灵活性。不仅如此,银行卡的推广应用还扩大了转帐结算的业务范围;借助其电子化的业务处理手段,结算速度得以提高;银行卡的异地通存通兑,拓展了传统结算业务的空间。 5.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推进了银行电子化进程 作为商业银行业务与科技结合最紧密的金融产品之一,银行卡业务发展必须依托于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银行卡也是商业银行拓展新兴业务市场的重要领域。积极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断深化科技应用,是银行卡业务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由此也有力地推动了商业银行的电子化建设。 作为现代商业银行计算机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卡业务计算机处理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推动了银行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的不断完善;国际卡、智能卡、转帐卡等新产品、新业务的推出,促进了高新技术在商业银行业务领域的应用,提高了业务开发和技术保障能力;银行卡异地授权、通存通兑系统的建立以及银行卡、储蓄等相关业务处理系统的联网,扩大了商业银行的计算机网络覆盖面,促进了系统维护和网络运行水平的提高;ATM、POS、TBS和其它自助银行设备广泛应用于银行卡业务领域,提高了银行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银行卡跨行交易网络的建立推动了商业银行业务处理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化进程;银行卡处理系统与商业、证券、税务等相关行业计算机处理系统的联网运作,延伸了银行计算机网络,丰富了业务处理功能。 6.有利于商业银行与客户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 客户是决定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密切与客户的合作,通过提供使客户满意的服务来获取利润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客观要求。银行卡业务从一开办起就面临市场竞争的挑战,银行卡的特点决定了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经营运作;其业务实践对于商业银行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密切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通过银行卡的普及应用,消费者支付、融资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得到充分满是,商业银行因此有效地密切了与广大个人客户的业务联系,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社会知名度,发掘和培养稳定的客户群体。另一方面,通过发行商务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发卡、开展代收代付业务、推动商户受理银行卡等,商业银行开辟了与单位客户合作的新途径,满足了他们在加强财务管理、共享客户资源、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等多方面的需要,以银行卡为纽带,巩固和发展了彼此间全方位的业务联系,强化了银行与重点客户的合作,把银行与企业的利益关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结束语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业务的特殊企业,货币电子化和电子货币的普及应用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乃至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影响。银行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主要载体和现代金融支付产品,在我国货币电子化进程和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捞演着重要而独特的角色。随着银行卡在全社会的进一步推广普及,它必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魏敏 《中国信用卡》2006,(5X):52-55
在银行卡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了解影响银行卡业务需求的因素,研究银行卡业务需求的变化规律,对进一步拓展银行卡业务经营范围十分重要。本运用需求函数方法,对影响银行卡业务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揭示银行卡业务的需求特征、发展趋势和需求函数等重要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为商业银行进一步拓展银行卡业务提供经营决策的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18.
银行卡业务需求函数建模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银行卡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了解影响银行卡业务需求的因素,研究银行卡业务需求的变化规律,对进一步拓展银行卡业务经营范围十分重要。本文运用需求函数方法,对影响银行卡业务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揭示银行卡业务的需求特征、发展趋势和需求函数等重要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为商业银行进一步拓展银行卡业务提供经营决策的实证基础。一、银行卡业务需求函数模型1.函数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银行卡业务虽然与一般的商品有所不同,但还是具有商品的属性,即拥有流通的市场,有商品的卖方(发卡银行)和买方(持卡人),有商品的度量价值——银行卡的功…  相似文献   

19.
手机支付属于卡基衍生支付工具,是继ATM机具、POS机具、网上银行后,银行卡电子化应用的又一种新的形式.近几年,手机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给用户带来了便捷体验.本文在考察借鉴国外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PEST框架分析的视角,揭示影响我国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进而寻求推动手机支付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银行卡业务竞争需要拓展新的领域1、我国银行卡发行的前三个阶段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中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迈出了中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的第一步,随后银行卡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银行卡业务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93年以前是起步阶段;1993年1月到1996年3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