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题。它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较好地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要求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我们要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相似文献   

3.
程凯 《商周刊》2014,(20):61
我觉得楼市的趋势是不是真的反转了,政策上有一件事情必须要做,那就是我这几个月以来一直在反复说的事——满足刚需。同样的数据,会有不一样的解读。9月1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报告,2014年8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771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59%,连续第4个月下跌,但跌幅收窄。同时,百城住宅价格同比还是上涨了3.15%,涨幅也收窄,连续第8个月收窄。百城中39个城市住宅价格同比上涨,北京、上海等7城同比涨幅超10%。大多数人相信趋势反转了,房地产的好日子到头了,而且根本原因是市场规律使然,是供需发生了逆  相似文献   

4.
5.
6.
樊纲 《资本市场》2014,(11):18-18
<正>从这次房地产调整过程当中暴露出来的,我觉得需要房地产商、政府政策制定者们认真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城市化当中的房地产需求问题。这次出现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三四线城市产能过剩,内陆一些边远地区如果搞很多房地产的话,就会形成一个鬼城,因为那边的人口还在净流出,而且长远来看也不会流入,所以这类地区就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这与我们过去的一些政策相关,我国过去的政策一直叫做城镇化,鼓励发  相似文献   

7.
《经济视角》2008,(9):4-4
“上调部分行业出口退税率”“调增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进入8月份以来.我国财政、货币两大宏观经济政策在继续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均出现一些新调整,这引来经济界人士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15):F0003-F0003
当前已近年中,在各种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刚刚公布的80个投资示范项目再次引发海内外关于中国开始采取刺激政策的猜测。  相似文献   

12.
13.
陆燕 《经济世界》2001,(8):12-14
美国经济在持续近10年的强劲扩张后,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突然急剧减速。这令国际社会始料不及,也令美国决策当局措手不及。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有关美国经济走势及影响的判断及分析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那么,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对于日益发展的我国外贸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国外贸出口受到影响 但未造成大的冲击 中美两国自 1972年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关系在坎坷的道路上一直快速前进,贸易额在过去近30年中增长了60多倍。据我国海关统计,2000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744.6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2…  相似文献   

14.
易宪容 《商周刊》2011,(21):19-19
市场广为流行的稳定物价及保证经济增长“两难”抉择判断事实上并不存在,当前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关注点理所当然更应放在物价稳定的节点上。否则,再高的经济增长其意义都不大。  相似文献   

15.
郭霞 《商周刊》2015,(1):41
对时间有耐心,是不骄不躁,顺势而为。数字降下来的时候,保持信心;改革诉求与改革阻力并存的时候,保持决心;自我削权、自我革命,有所"不为"的同时,保持"有所为"的进取心。被称为"深改元年"的2014已经在喧嚣中落幕,这一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反腐大计、百姓生活都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一年,经济领域充满不确定因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矛盾交织,下行压力加大,各种唱空中国的声音此起彼伏。中国经  相似文献   

16.
国企脱困之后有五忧—以黑龙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黑龙江省统计局数字,至2000年10月末纳入全省考核范围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累计已有202户扭为盈或不再亏损,为3年脱因180户目标的112.2%,我省国企基本脱困目标已达到。然而最近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脱困的国企还存在担扰。  相似文献   

17.
采取何种政策来应对世界经济波动和国内经济矛盾的冲击是当前经济政策的核心问题之一。东亚危机以来经济学界已经提出了许多看法和建议,政府也采取了不少对策。诸如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人民币不贬值,暂缓金融开放,加强金融监管等等,这些政策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相关理论基础,本文分析了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作用,即政府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保障者。根据气候变化问题的公共产品属性,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财政政策与应对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即财政政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工具和物质保障,应该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雅 《财经文摘》2010,(8):102-103
我们正在面临巨大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大变革,中国正走在崛起的道路上,人们似乎已经看到了中国奔跑的速度。但中国的经济奇迹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外资、外贸和外汇政策在其中扮演着何种角色?中国人为此付出了多大代价?中国获得的经济资源如何通过和平手段转变为国际影响力?就上述问题,《中国为什么有前途》的作者翟东升博士从跨学科和整体性视角解读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并为读者勾勒出未来的政策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20.
郭振宗 《经济师》2008,(4):9-11
推行农业企业化有利于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力,有利于把现代生产要素引入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业专业化、商品化水平,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是我国农村继生产关系改革之后,对生产力进行改革的逻辑必然,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的内在要求及“入世”和农业国际化外在竞争压力下的必然选择,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推行农业企业化必须按照两条线索,在三个层面上展开,构建三元结构发展模式,并进行相应政策调整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