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假酒”、“毒米”、到“黑心棉”,从厦门远华案到郑百文事件,从牟其中案到广东虚开增值税发票案……面对发生在身边的走私诈骗、假货泛滥、股市黑幕等一桩桩触目惊心的案例,重整质量信誉和社会信用已经到了无路可退的时刻!  相似文献   

2.
王琦 《中国企业家》2007,(10):48-60
在从第二个十年迈向第三个十年的道路上,万科发生了许多惊人变化。在这变化中,董事长和创始人王石经历了自己从“优秀”到“卓越”的晋身,从登山家到社会公益活动家的转变。而接班人郁亮,则完成了证明自己优异的万科基因的过程,而且,正创造着另一个万科。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新“社会契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曙光  丁伟 《中国企业家》2008,(20):160-161
有人说。50年中国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就是从同志、敌人变成了有钱人和没钱人。套用英国历史法学奠基人亨利·梅因《古代法》(1861)的经典论断,“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中国人迎来了自己的“从身份到契约”。哲学家卢卡奇说,商品形式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并按照自己的形象来改造”,这种改造不正天天发生吗?作为商业社会的基石,契约已经遍布我们商业活动以外的日常生活,比如爱情和婚姻,比如“潜规则”。陈丹青抱怨道,“我曾经嘲笑的东西忽然没有了,长期政治运动时期的人际关系终于被九十年代的人际关系逐渐替代了,生活的动机变得单面、功利。”但在法学家看来.这是很大的进步,从身份到契约意味着人们的权利从不平等到平等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发展观不断演进和变革的历史。从“农业社会”步入“工业社会”,再从“工业社会”迈进“信息社会”,人类的发展观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到“可持续发展观”,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集中管理、分配各种社会资源,采取了“单位制”的社会组织模式,“单位制”社区的形成一方面满足了职工的诸多生活功能,另一方面密切了地域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社会结构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社区”概念也因行政辖区的划分而获得了与西方“社区”完全不同的内涵,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冷漠和全球化后“脱域”机制的影响,如何使“社区”的概念再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迫切需要回答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与马克思哲学理论的形成过程是一致的。马克思在对旧哲学进行理论改造、实现其对人和社会自由全面发展追求的同时.确立了他的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客观精神”到“现实具体”、从“物质实体”到“现实的人”、从“客体直观”到“主体实践”、从“人的异化”到“人的解放”的形成过程。本文针对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信仰困惑的经济方面的原因。提出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是信仰困惑的现实的社会基础。由于这种“基础”的作用 ,人们的精神世界发生了激烈的动荡。东欧社会剧变的国际浪潮的冲击 ,使得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产生危机 ;进入市场经济后 ,又形成了只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精神追求的“经济人”效应 ,这一切“挺进”到人们的信仰世界 ,必然造成人们的信仰困惑。  相似文献   

8.
梅清华 《企业经济》2004,(12):23-24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私营企业主政治上存在着可塑性:由“资本家”到“劳动者”再到“建设者”;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私营企业主在参与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可塑性很大:有积极面,又有消极面。本文分析了致因因素及社会根源,并就如何抑制消极因素,增进积极因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调整,资本与劳动对立和冲突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推动了劳资冲突理论在不同论域的新发展.其中, “劳动过程理论”从劳动控制与反抗的角度,阐述了劳资双方在劳动过程中围绕各种因素展开多重博弈;“全球化理论”从资本流通的角度,阐述了劳资冲突的时空转移与跨国联动;“国家理论”从国家维度阐述了国家制度体系、国家治理策略对劳资冲突的制约和影响;“道义经济学”从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变迁的角度对劳资冲突和劳动反抗作出了的解析.  相似文献   

10.
破译企业文化的密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产品都有生命周期一样,国家治理、社会发展、企业管理也有不同的阶段及周期。通常会从“无知而为”的管理,到“哲学理念/制度化”竞争,到“数学/量化”管理。最终到达“无为而治”的和谐阶段,并不断循环。因此,构建和谐组织或社会无疑是国家治理和企业管理应当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黄艳 《价值工程》2010,29(21):210-210
中西文化在社会习俗、自然环境、历史事件、宗教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的处理需要相应的翻译策略,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会给语言翻译带来种种障碍,本文在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力求再现原文和译文的美感的同时探讨恰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寇延年 《价值工程》2011,30(20):281-282
影响汉字的因素总体上可分为思想意识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社会历史因素主要包含文字政策、书写工具和材料以及其他民族文字影响等。  相似文献   

13.
李军 《价值工程》2012,31(18):125-126
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起着根基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邓亚中 《价值工程》2011,30(19):6-7
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从社会发展的运行层面上系统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东方社会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社会发展理论,是面对世纪之交的国内外形势,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有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王郁 《城市问题》2006,(5):56-61
回顾、总结了城市社区改造理念的变化及其发展历程,结合典型事例介绍并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低收入社区的参与型社区改造在项目手法、开发方式上的阶段性特点,从社会、经济、政治的多维视角总结了参与型社区改造的经验,并揭示了其对中国社区改造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茶的原产地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一直纠结着中国人的心。文章译自日内瓦大学教授尼古拉·祖费尔的一篇从历史角度来论述关于茶的原产地,茶与中华民族的关系,茶文化在儒家思想中的诠释的文章,尼古拉·祖费尔教授从另一个角度,一种与国人不一样的模式,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阐述他是如何看待茶的原产地,茶文化对中国人思想的渗透,茶的历史与中国历史的关联等问题的。译者翻译此文目的是拓宽读者阅读视角,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陈明吾 《价值工程》2014,(15):310-3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西方启蒙思想家以"人权"否定"神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以唯心史观抽象出来的人性论忽视人权的历史性、社会性和阶级性,必将导致人权与国家主权的对立,使之成为瓦解发展中国家民族精神的工具。为了更好地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批判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所衍生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社会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振武 《价值工程》2010,29(34):3-4
中华民族在不懈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历史进程中,逐步积淀了十分丰富和有独到见解的社会和谐思想,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具有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和内在的一致性。发掘其中的积极成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精神动力、思想方法、政策主张、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具有可资借鉴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许东海 《价值工程》2013,(14):205-207
本文证实我国股市的投资者们长期存在对股票历史业绩的反应过度现象。我们发现历史上拥有最高收益率的股票在之后业绩都表现不佳。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股市的投资者们在做投资选择时都遵循一条简单的规则:即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拥有最高的历史收益率的股票进行投资。集中投资使拥有最高的历史收益率的股票被过高评价,导致其后来的业绩表现要比那些拥有较低历史收益率的股票差。我们称之为"最大值效应"。通过使用Fama and Macbeth(1973)横断面回归分析方法,我们确认了"最大值效应"要比CAPM理论,Blitz and Pim van Vliet(2007)发现的"波动性效应"等更为有效地解释我国股市横断面股票收益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系统理论、管理会计权变理论的框架,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研究社会环境和组织内部环境对中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影响。认为影响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模式、政治因素、来自国外的影响、学术界引进等变量;组织内部环境因素主要有:组织文化、员工价值观以及组织结构等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