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正经历着一次根本性的变革,经济运行主体及国家宏观调控方式,将出现重大变化,对财政职能和调控方式也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要求。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财政作为政府主要的宏观调控部门之一,其职能作用必须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2.
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九五"期间.必须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根据"八五"期间宏观调控的经验,确定"九五"宏观调控目标时,注意把握好这样几条原则:(1)正确处理改  相似文献   

3.
市域经济体制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经济》2006,(9):34-35
市域经济体制机制构建是一个系统性、持续性的创新过程。整个"十一五"时期,发展市域经济的目标是要实现"城区经济与县域经济协同发展"。在这样一个阶段性发展目标下,必须综合考虑该阶段市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现实基础及发展部署,确定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建立统分结合的市域规划管理体制规划是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  相似文献   

4.
地区经济:“诸侯”争忙“摊煎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现状与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财政"分灶吃饭"和地区承包等改革措施的实施,各地区获得了一定的财政、投资与外贸等权利,地方经济利益主体地位不断加强。然而由于体制不完善、政策不配套、宏观调控乏力和指导思想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缓慢。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变迁及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基本涵义 所谓投融资体制是组织、管理投融资活动的基本制度和方式,主要包括投融资主体、投融资方式、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内容。这里投资主体一般包括政府、企业、银行、其他法人和个人等;投融资方式是指投资主体筹集资金的渠道和方法、资金运用方式;投融资的运行机制主要是投资运行的目标、决策、动力、信息传递和运行的调节方式与手段,对投资活动的激励与约束;而投融资的宏观调控主要是指政府对投资主体的管理体系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市场宏观管理方式是与政府宏观调控方式基本一样的。然而,企业家市场毕竟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综合运用经济、政策、法制等手段,能够增强企业家市场活力,培育出促进企业家成长的良好体制和环境。一、经济杠杆经济方式主要是利用经济利益作为导向的杠杆,按照企业家市场宏观管理的目标要求,对企业家市场配置进行调节。第一、推行年薪制。当前,我国企业家市场总的来说是优秀企业家供给不足,实行企业家年薪制度,对企业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位高层人士指出,宏观调控要突出解决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结构、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等矛盾,扩大宏观调控成果。随着宏观调控加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质量提高,但解决经济运行中深层问题具有艰巨性。专家指出,提高宏观调控的微观效率,对于宏观调控中改革深化与发展意义重大。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衡量宏观调控成果,不可忽视微观经济的基础效率。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不排斥政府行为,还需要完善的政府行为支持。但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行为同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行为有很大不同。目前经济生活中突出的政府宏观调控问题与职能转变问题,已触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行为的性质、范围及其调整,对此作一番探究,有助于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一、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行为的性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行为与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行为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首先,企业追求市场目标,而政府追求社会目标。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通过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有利于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而,企业追求市场目标本身就是最经济、最合理的行为。 另一方面,政府追求社会目标也是必要的。因为单纯的市场目标有消极方面,它以各种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作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不能自动地反映社会需求的长期变动趋势,不能自动地实现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有效结合,容易产生某种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政府作为社会的代表,必  相似文献   

9.
十七大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目标、方式与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又好又快发展国民经济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增长拉动力的三个转变等;其次,就是要形成一套完善的体制机制,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宏观调控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也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只有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行 ,才能健康发展。审计监督既是宏观调控体制的重要环节 ,更是法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11.
李保民  刘勇 《产权导刊》2014,(10):17-21
正4十四届三中全会与国企国资改革1993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第一次提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管理。对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  相似文献   

12.
当前政府宏观调控的行政环境如现代化阶段,体制环境,法治环境 外开放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迫切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政府宏观调控方式,建立了小康社会的政府宏观调控模式,小康社会的政府宏观调控方式主要包括内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由直接干预社会经济运行转向对名种经济成分公共管理,对经济的管制与审批计划审批向公共审批转变,财政与税收调控方式由“大一统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市场准入管理由个案性的歧视性管理向普遍性的非歧视性原则转变。  相似文献   

13.
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工具贺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宏观调控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以行政手段为主过渡到市场经济下的以经济手段为主。从我国宏观调控实践看,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工具主要是需求管理,即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我国...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各级计划部门的职能转变由以缩减指令性计划为主的放权,迈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重建计划宏观调控体系的脱胎换骨的新阶段。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启发了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构建县级计划宏观调控体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宏观调控对总量的调控措施必须与解决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结合起来,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同时也必须与改革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经济改革的序幕.开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进入转轨时期。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这一改革目标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表述,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西方经济学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参与宏观调控的理念,运用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来缓解市场失灵并取得成效,在经济欠发达和市场体制还未完全建立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面对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也一度采取了相应的货币与财政政策,而土地政策作为一定经济发展时期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的手段也越来越受重视,文章以土地政策宏观调控的概念为出发点,分析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合理可行性以及方法方式,提出如何提高土地政策宏观调控效果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处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的过渡时期。其间的经济增长及其波动,就是在这种双轨制经济中发生的。现实经济生活表明,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1986、1988、1993年三次较大的波动,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改革以来第四次循环波动的收缩阶段。这次循环波动与以往不同,波动的收缩阶段较为平坦,没有表现出大起大落特征。考虑到未来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情况下,抑制物价较大幅度的上扬。据此,采取与体制变迁相适应的宏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的问题,以及近年来党和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方针与策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促进了社会效率的提高,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整体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以及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成就和经验,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基础,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95年,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的方针,经济发展由快转稳并逐步趋近于适度增长区间,社会需求增势减弱,通货膨胀得到初步抑制,总体经济运行符合宏观调控和经济"软着陆"的预期目标。但与此同时,宏观经济形势好转的基础不够稳固,经济增长中结构和效益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微观经济困难有所加大,物价涨幅依然较高。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我们要按照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结合宁波实际,紧紧抓住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速结构调整;同时,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松紧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治本措施,积极缓解微观经济的困难,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