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就业促进法>的颁布与实施,如何切实保障各个群体的公平就业权引起了理论界的进一步思考.在就业领域,就业歧视已形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实行公平就业,反对就业歧视,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是就业促进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实现公平就业是实现人类基本价值的需要;是"和谐社会"的诉求;是保障基本人权的途径.完善公平就业立法,应明确界定就业歧视的概念;明确特殊群体公平就业的具体规定,在明确劳动者的公平就业权的同时,必须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督与管理,以更好的保护公民平等就业的权益.  相似文献   

2.
法治是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弱势群体政治、经济、社会权益享有不公的主要原因在于法治滞后,主要是缺乏专门针对弱势群体的部门法、对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执法力度不够、缺乏健全公正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与利益表达制度等,因此要从制定并完善弱势群体的相关立法、健全公正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与救济制度、加强执法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等方面加强法治建设,促进弱势群体公平享有权益.  相似文献   

3.
滕达 《北方经贸》2010,(9):25-26
政治公平是人们在政治交往关系中体现的公平,是人们自由平等地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但在当今社会存在很多不公平现象,政治特权滋生;贪污腐败等问题严重;人民当家作主不充分。公平的缺失造成人们的价值观扭曲,加剧社会道德沦丧,影响了我国民主化进程顺利进行。要想达到政治的公平目标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公平观念,培育科学的公平意识;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我国民主政治;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公平得到有效地贯彻实施;完善法律制度和司法体制,全面推进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4.
对嫌疑犯近亲属权益维护缺陷的法理思考主要涉及我国现行法律对嫌疑犯近亲属权益保护的缺位和不足的分析,以求逐步完善法律资源的均衡化配置,实现整体社会的法治文明、社会和谐与嫌疑犯近亲属个体权益的统一.嫌疑犯近亲属的拒证权、精神损失救济制度的创建以及辩护权的完善与我国整体法律资源公平配置与分享机制的关系,是个体与整体的辩证关系.对嫌疑犯近亲属权益的维护是个体性利益的表现,而我国整体法律资源公平配置与分享机制就是整体性的利益表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强调在效益中切实保证社会养老保险权益的实现,以达到社会公平。并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的获得与资本市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贫富差距已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要缓解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可采用的手段很多,其中发挥政府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手段和根本保障。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以实现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的统一为目标,在实现经济公平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渗透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多方入手,综合调节,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力手段;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弥补市场分配带来的社会分配不公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7.
薛韬  刘红 《商场现代化》2008,(8):350-350
信息披露是否公平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甚至引起股价异常波动。随着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证券市场进入了全流通时代,部分上市公司可能通过选择性信息披露吸引机构投资者购买其证券,从而侵害中小投资者公平获得信息的权利,这有违"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容易产生内幕交易,不利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因此,在实践中,上市公司如何实现公平信息披露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雨辰 《商》2012,(18):139-139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它既是一个价值观问题,更是一个制度体系问题。当今中国社会仍然存在诸多不公平现象,因此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表面上看是各项具体的制度的不完善,背后的实质却是公共权力私有化严重阻碍着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从而使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难以实现。为此,必须首先有效防控公共权力私有化,保证制度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公平性,以制度来保障权利和机会的公平,切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9.
张学清  姚彬彬 《消费导刊》2009,(22):176-176
教育公平问题是涉及到教育制度伦理的一个核心问题,它不仅对教育有重大影响,而且对整个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政治稳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教育公平不仅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而且还会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政府应用制度来保障公民获得平等的发展这一伦理底线。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教育公正的实现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公正,并最终影响社会成员权利与义务的实现。因此,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切实考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诠释效率与公平的概念,并阐明树立正确公平观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一种实现效率与公平兼得的可能性思路:在微观经济中的初次分配领域,充分发挥"无形之手"的基础作用以实现效率;在宏观经济中的再分配领域,运用"有形之手"进行纠偏以实现公平.在市场社会中,"有形之手"只是一种政治家的审时度势、权衡利弊、需付代价的权宜之策,"无形之手"才是经济得以正常有效运行的基础,前者为后者提供服务是前者存在的理由.最后,阐述了一种在上述两只"手"协同作用下实现效率与公平兼得的理论图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开征遗产税可行性、必要性和价值分析表明:我国开征遗产税的物质基础、征管能力、法律环境的条件已经具备。开征遗产税的重要意义在于:调节社会分配不公,防止贫富分化过大;弥补个人所得税,完善财产税制;维护国家主权利益,促进国家间权益平等;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的目标的作用。征收遗产税是我国当前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周爱冬 《中国市场》2009,(35):74-75
实现社会公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无论从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看,还是从党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看,都体现了这一本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公平原则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社会关系,为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曾艳 《致富时代》2016,(4):206+208
钟摆原本是物理学的一个现象,后被运用到心理学的研究,以描述某些政治现象。然而,在公共管理理论中,同样存在"效率"与"公平"钟摆效应。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及新公共服务理论等,从理论上实现了"效率—公平—效率—公平"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唐恬 《消费导刊》2009,(4):251-251
反垄断法经济方面的价值目标主要有实现社会整体效益、谋求实质公平,非经济方面的价值目标包括维护市场自由竞争、保障民主提高经济效率、保护消费者权益等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5.
李直飞 《品牌》2014,(5):12-12
"屌丝"心态近年来在社会中蔓延,显示了人们对当前社会不公平的无奈,而与此同时,"中国梦"提出要人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梦"的实现,是由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汇集而成的,要实现"中国梦",就要消除"屌丝"群体的无奈,创造更为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只有"屌丝"的"中国梦"实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文章立足陕西省情,从效率与公平探讨构建立体的"和谐陕西",即通过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保持效率与公平的均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科技等产业,化解效率与公平的对立,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通过制度创新与财政政策,调整效率与公平的分配领域,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经济活动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完善效率与公平统一的调节机制,应赋予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的经济地位、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明晰和保障各类财产、物品的所有者权益,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发挥政府对不同收入群体进行再分配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公平分配是实现公平与正义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充满活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同工同酬是社会分配公平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正确理解同工同酬问题。"富士康涨薪未了局"事件的爆发是同工同酬问题的集中体现,本文以此为例,对同工同酬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我国进城农民工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研究。研究发现,进城农民工的社会公平权益表现出一种矛盾不和谐的态势,即进城农民工的社会公平权益得不到保障的现状、政府原因。这种状况对进城农民工和城市社会都可能并已经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对此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真实社会中,到处充满了不同个人或不同利益集团站在自我本体立场上,为充分实现自我主观判断的利益最大化而展开寻求纳什均衡的博弈。在这样的博弈格局中,不可能存在"具有社会中性的公平"与"具有社会中性的效率"。由此即决定了必须以"存在社会中性公平与存在社会中性效率"为前提的"公平与效率之争"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